APP下载

科举制度浅析

2018-08-30赵鹏燕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举制利弊考试

【摘 要】科举制度从建立到废除的1300多年中,暴露出很多弊端,培养的人才逐渐趋于单一化,作弊险象丛生,社会等级意识加剧,科举和学校的关系问题颇多争议,但仅管如此,对于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选拔,文化的传承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一分为二看待科举制,更应该关注其优势,挖掘精华为现代社会的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科举制;考试;利弊

科举制自隋朝建立以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颇多争议,直至1905年清光绪年间废止,仍然有学者对它进行研究探讨,并且褒贬不一,但不乏一批学者开始逐步重视科举制的积极意义,旨在挖掘其中值得我们继承学习的东西为现代教育服务。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尤其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下,大批学子积极备考,望通过科举一举成为国家或地方官员,为自身也为国家发展做贡献。这样一种行为对当时造成何种影响呢?对后世又有何作用呢?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一、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始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以进士科设立为标志。唐代得到发展,设置了常科(秀才、明经、进士、明字、法律、算学等)、制科。通过省试和吏部试进行选拔。考生为生徒和乡贡,生徒一般指在校生,而乡贡则为地方考生。宋代的科举制继承了唐代,但是更加趋于完善。吏部试主考官由皇帝任命,建立了殿试制度,考试制度也逐渐完备,比如眷录和弥封制,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有较大的突破,设立了八股取士法,为控制民众的思想;并且科举必由学校,科举由此成为学校的附庸。最终,清王朝于1905年废止了科举制,历时1300多年。

二、科举制的利弊分析

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初衷是选拔有用之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但是由于实行过程衍生出诸多问题,引起学者的争议。固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多年,我们仍应以此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进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社会的教育转型做出参考与借鉴。

(一)科举考试的弊端

科举考试废止必然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考试的方式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但是难免有作弊的现象发生;由于考试科目的限定,考生只在一定范围内复习备考,造成了知识面的狭窄,重文才轻干才;考生只注重知识的学习,相对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建设,以至于有些考生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而最终造成一批文人的精神沦陷等等。这些都是科举考试带来的弊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加剧了社会的等级意识

科举考试作为一种选拔制度,初衷是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服务,实则是选拔一批官员治理国家。除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外,各级官员拥有相应的权利,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人拥有权力并且可以得到晋升的机会。于是人们普遍愿意通過科举考试走上仕途道路,从而摆脱自身的平民身份。比如范进出场时,“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一副穷酸文人的模样。他“实年五十四岁”,“二十岁应考”,“考过二十余次”,还是一位老童生。但他却一直不死心,一心专注于科举考试,对于家庭生活的艰辛完全没有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变的意思。1还有很多像范进一般的人,不顾家庭妻儿的生活,认为唯有做官最高,一心想要做官的人。由此种种,更加剧了人们的等级观念,做官优于平民身份,并且官越大权利越多,生活越好。

2.科举与学校体系不明晰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统治者不断完善科举制,利用科举笼络天下英才,至此“重科举,轻学校”的局面逐渐形成。2唐朝考生分为生徒和乡贡:生徒一般是在校生,而乡贡是地方考生。这些考生通过省试和吏部试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取得功名。宋代的考试继承了唐代,但是增加了殿试制度。同时,统治者重用士人,将科举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却忽略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学校真正意义上逐渐沦为了科举的附庸。而到明清之际,科举必由学校出,学校完全成为了科举制的附庸。学校培养的就是完全为科举考试的人才。

这种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反观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我们发现学生时代的学习是为高考服务的,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考取理想的大学。尤其是贫穷的孩子,更是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人生轨迹,信奉的还是“知识改变命运,高考决定人生”的思想。高考与其说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者,不如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及考试的应试机器。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改革很难改变。虽然我国在不断地改进高考,寓意也是不希望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不是只会课本知识的书呆子,而是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人才。但是传统观念改变需要时间以及对的策略,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学校教育不应只是用来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真正实用人才。而考试作为一种选拔的机制,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检验服务的,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学校和考试是相互促进的两个体系,不应束缚了彼此的发展。

3.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校教育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学习内容总是顺应科举要求展开。内容除四书五经外略显空疏,尤其到了清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有了严格的限制。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不到,致使培养的学生大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朝后期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开设实用课程,学生学以致用对抵御外来侵略,社会的经济建设发挥很大作用,科举制培养的人才无用武之地,加剧了其瓦解。

现代教育依然如此,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学生如果能力不足即使分数再高也会被社会所淘汰。反而职业教育正在被人们所接受,培养各个领域的实用性人才直接为社会服务逐渐受到欢迎。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教育,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摒除对其落后的观点和看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科举考试的作用

科举制在实行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以致最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被迫废止,正因如此,我们更应以史为鉴。正如每一事物出现都有它的必然性,也是可取性,更应探究科举制存在的可取性为我们所用。

1.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科举制设立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是为选拔全国范围内的能人贤士,不管贫穷富裕,因此对于很多下层平民来说科举成为唯一可以改名命运的机会。据统计,利用现存明代35种进士登科录等资料,重新估算了明代向上社会流动率,结论是,有56%的平民向上流动,证实了所谓明朝“官场对有才能人士开放”的传统说法。3

这种教育的公平性在现代社会体现的也比较明显,国家通过出台很多政策来保障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比如降低贫困地区录取分数线以及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给予他们贫困补助以及各种助学金,保证他们不为学费和生活费困扰。这些政策一方面保证了他们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对于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提升都有帮助,利于文化强国和文明国家的建设发展。

李世愉《清朝在土司地区推行科举制度述略》探讨了清政府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土司地区推行科举制度时所实行的优惠政策,如童试中专为少数民族子弟设立苗童、瑶童学额,在乡试中额分配中体现“鼓 舞宜亟”的原则,并对文化落后地区设立保护性中额,会试则采取分省取士,以保证边远省份每科都有一定的进士录取名额。这种政策倾斜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促进民族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4

体现在现代社会中,就是国家针对少数民族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比如和普通学生竞争中的过程中,实行“同等成绩,优先录取”,降分录取、开设预科班等政策。国家通过这些政策,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予以鼓励扶持。体现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利于教育的公平发展,促进各民族平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民向上流动,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国家各民族的团结以及整体局势的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考试过程中也尽量避免作弊的行为,有效的借鉴了科举制时期的做法。一定数量的考生安排在一个考场,一人一座并且采用AB卷的形式,甚至一些大型的考试不允许提前交卷,避免传阅答案。这些行为都有效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为科学的选拔人才提供了依据。

2.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文化发展的特色,这与科举制的设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唐朝的唐诗、宋代的宋词、清朝的儒学,这些文化的发展与科举制设立相应的考试科目相关。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考试重诗赋,导致人们认为诗赋创作是通往科举功名的唯一捷径,于是促进了诗赋的繁荣发展。权德舆《王公神道碑铭》: 自开元、天宝间,万户 砥平,仕进者以文讲业,无他蹊隧。5其次,唐朝实行纳卷、行卷制度,极大程度地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

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学来讲,首先儒家思想在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之后依然能够保存旺盛的生命力,与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考生为夺取功名利禄,不得不学习四书五经的内容,这种手段保证了文化的传承。其次,对于唐诗宋词的文学体裁,现代社会虽然运用不多,但是对于议论文以及散文的学习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文学一方面描述当时社会的现状,使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现实,另一方面有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悲欢离合。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成为现代选拔制度的借鉴

科举考试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隋朝为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仁人志士, 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科举制成为下层平民跻身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他们只要苦读诗书,通过层层选拔即可达到仕途梦想。

考试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反映在学校中就是期中或者期末考试。反映在社会中就是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其中与科举制度相似性极高的考试制度当属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科举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择优录取,从而使家境富裕或贫寒的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仕途梦想。打破了以往任人唯亲的局面,真正选拔出国家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充分实现国家有序治理。正是由于与科举制的一脉相承,我们在现代社会更应该全面优化现有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使得考试更加合理化,公平化,避免其出现与科举制一样的下场。

科举制度自建立以来,除了培养出大量的仁人志士,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遺产。虽然因其弊端最终废除,我们更应研究探索出其中值得我们称赞之处,合理改良借鉴,为现代的选拔制度提供思路。因多年来我国的选拔制度存在颇多争议,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量身打造适合我国国情以及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

作者简介:赵鹏燕(1994-),山西晋中人,汉族,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17级高等教育学专业。

参考文献:

[1]蔡正道.科举学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与启发——以《科举学导论》为讨论基点[J].教育与考试,2016(05):57-64.

[2]柴荣怡.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兼论其传承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6(34):17-18.

[3]陈星如.当今公务员制度与科举制度之比较[J].法制博览,2017(33):165-166.

[4]江婷,熊英.基于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来看我国高考的改革[J].中国考试,2015(06):47-51.

[5]江俊伟.科举视野下的明代官学知识传习体系[J].教育与考试,2017(06):30-34+47.

[6]刘海峰.科举制的遗产与申遗问题[J].教育与考试,2016(04):5-10+20.

[7]吕紫烟.从范进中举看科举制度下中国文人的灵魂沦陷[J].文学教育(上),2018(02):132-133.

[8]滕云.从唐宋诗词看科举制度由唐至宋的人文进步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6):79-83.

[9]谢建平.宋代富绅争相“榜下捉婿”[J].文史天地,2018(02):93.

注释:

1.吕紫烟.从范进中举看科举制度下中国文人的灵魂沦陷[J].文学教育(上),2018(02):132-133.

2.江婷,熊英.基于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来看我国高考的改革[J].中国考试,2015(06):47-51.

3.赵蓁茏.第13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06):72-73.

4.赵蓁茏.第13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06):72-73.

5.《全唐文》,卷五○○,第 5096 页

猜你喜欢

科举制利弊考试
“科举”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利弊怎么看
微型学习之利弊谈
电子产品利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