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探究
2018-08-30王艳娟
王艳娟
摘要: 保护矿区存留的矿业遗迹是现代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将对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意义、方法加以探讨和分析,以供相关工作的参考和借鉴。
Abstract: The preservation of mining heritage in mining areas is an important path fo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ining citie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status,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mining heritage landscape resourc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work.
关键词: 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保护方法
Key words: mining heritage;landscape resources;development;protec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0-0217-02
0 引言
一直以來,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将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而我国对矿业遗迹的利用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归根究底在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以及宣传力度稍有不足,要想改变当前现状,就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矿业遗迹的利用率,从而推动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1 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定义与分类
所谓矿业遗迹就是指矿产资源被开发殆尽以后遗留的空间区域,其历史悠久,数量庞大,具有着研究、教育、观赏等多重价值,之于我国矿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一般来说,矿业遗迹可以分为矿业开发史籍、矿业生产遗址、矿业活动遗迹、矿业制品、矿产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六大类型,各个种类的矿业遗迹形成机理不同,包含的内容也有所差异,比如说矿业开发史籍主要用于研究并记载当地矿业的发展状况,生成文献;矿业生产遗址是由矿业生产建设的场地、厂房及其他建筑物共同构成;矿业制品是由矿产资源制成的各类产品等等。
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分类方式也比较多样化,具体的分类标准如下所示:
①按照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特点和价值等属性进行划分,可分为珍稀、重要和一般三个级别;
②按照矿产种类进行划分,可分为煤炭、石油、非金属矿和金属矿;
③按照空间位置进行划分,可分为地面矿业遗迹景观和地下矿业遗迹景观;
④根据开采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露天矿业遗迹景观和井工(矿井)矿业遗迹景观。
2 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现状
国外对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经过了5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规和体系,许多矿业遗迹景观资源都是以矿山公园的方式存在的,能够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向人们展示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起步较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矿产资源供不应求的背景之下,矿山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反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环境问题愈发彰显出来,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现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矿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已然迫在眉睫。
矿产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与竭泽而渔毫无区别,这是大多数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矿产资源被开采一空以后,地方经济的发展速率将会逐渐放缓,甚至呈现倒退状态。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被提上日程,借鉴国外矿山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将矿业遗迹打造成集研究、教育、游览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能够显著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这给我国矿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值得在矿业城市予以推广。
3 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意义
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矿业遗迹的科研和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建设具有旅游、教育和考察功能的矿山公园,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大有助益。具体而言,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矿业遗迹景观资源是城市的独有特色,将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起来,在人们游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历史和文化知识,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人们将会被优美的景观所深深吸引,为生活在矿业城市感到由衷的自豪,进而对城市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动力源泉,促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收获一抹轻松和惬意,以蓬勃的斗志迎接未知的挑战。
其次,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量保存矿山原有的自然景观,一草、一木、一石都可单独成景,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建设一些人文景观,确保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格相一致,这样人们在观光游览时才能感到舒适、亲切,深深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内涵。
最后,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可以转变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产品质量不佳、经济发展缓慢等弊端,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显然比传统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是矿业转型和改革的必然趋势,为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矿业遗迹的数量十分可观,以往对矿业遗迹的处理不够恰当,流于表面,甚至很多矿业遗迹都被弃之不顾,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与保护,正是由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重视度不足才造成了这样一种不利的现状,在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确保该项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开展,才能真正展现矿业遗迹应有的价值。
4.1 建立矿业遗迹保护体系
长期以来,矿业开采力度的加大给矿业遗迹景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破坏,很多珍贵的遗迹和遗址受到自然和人为破坏,给人类的精神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保护和抢救现存的矿业遗迹已经刻不容缓。全国各省、地区要开展系统的矿业遗迹调查,对现有的各种矿业遗迹进行评价,建立资料档案和矿业遗迹数据库,统筹规划,实行合理分级保护和开发,逐步形成类型齐全、建设规范、管理科学的矿业遗迹保护体系。矿业遗迹保护具有公益性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投入到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中,借助群众的力量来督促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4.2 加強科学研究力度
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并把我国独特的矿业遗迹和有关管理经验推向国际。国外在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理论和经验上都远远超过了我国,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比如说地质公园、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教训,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取得成绩,应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结合我国的国情国策,推进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步伐。
4.3 规范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建设规划和设计
对于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规划和设计,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出详细的分期、分区规划以及博物馆、景点解释牌、科普知识手册、公园标志碑、相关网页或网站等项目的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制定《矿业遗迹景观资源设计规范与要求》,作为指导矿业遗迹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成立矿业遗迹开发与保护的专门研究机构,实施规划与设计的资质审查制度,包括单位资质和个人从业资格的审查。
4.4 探索多渠道投资机制
从当前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来看,融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资本注入不足,单单依靠国家财政拨款难以满足矿业遗迹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求,当务之急是拓展新的投资渠道,积极引进社会资金,保证资金的持续注入,以防止资金链断裂引起的不良问题。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将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列入财政计划,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金融机构前来投资,那么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也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获得长远的发展。
4.5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科学健全的法律法规能够为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大大减少了违规行为的发生,是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必要前提。应加大法律法规的研究力度,找出现有规章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针对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章程,同时做好地质环境的勘探和评价,以便作为矿山公园建设的参考依据,保证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4.6 加快矿山公园和矿业遗迹保护区的建设
矿山公园是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矿山公园当作研究矿业遗迹,普及矿产知识以及观光游玩的场所,能够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人们在游玩的同时收获了快乐和知识,潜移默化的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更易于获得人们的青睐。矿业遗迹保护区的建设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将那些珍稀的矿业遗迹重点予以保护,防止矿业遗迹遭到进一步的破坏,这是还原历史,传承文化的关键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任重而道远,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得到解决,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研究和创新,致力于引进最为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科技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矿业遗迹的综合价值,同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保护体系,促使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从而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詹艳杰.煤矿产业遗迹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煤炭技术,2013(11).
[2]谢嘉雯,唐踔.空心型古村落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广西贺州富川县古村落群为例[J].人民论坛,2015(14).
[3]曹荣,侯运炳,林大超.矿业遗迹保护风险内涵的二元特性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