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靠什么延揽人才
2018-08-30张涛
张涛
【摘要】汉光武帝刘秀算得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君主,他重振汉室江山,由此开启东汉一朝二百年的基业。他能在年轻时就创立丰功伟业与他精妙的用人策略难以分割。刘秀善于审时度势,在正确的时间吸纳、使用正确的人才,这也是其成功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汉光武帝 用人策略 权变制衡 【中图分类号】K234.2 【文献标识码】A
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君主。称帝后,他措意于文治,“退功臣而进文吏”,起用了不少良吏,使王朝迅速走向稳定。可以说,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够创下丰功伟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吸收、利用人才。如果要对其驭人之术进行总结,大致可归为“推心置腹、权变制衡”八个字。“推心置腹”谋心,从感情上维系君臣关系;“权变制衡”谋权,从权力上强化、巩固君臣关系。刚柔相济,使天下人才尽归于刘秀彀中。
汉光武帝刘秀勤于政事,整顿吏治,开创了“光武中兴”
刘秀以忠厚待人,换来部属至死不渝的忠诚
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专政,不久后篡汉自立,是为新朝。新朝初立,屡行暴政,百姓苦不堪言,反抗的火种在民间悄然兴起。此时,身居南阳的刘秀似乎也嗅到了一丝躁动的气息。刘秀本是汉朝宗室成员,史书记载,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王莽失政,天下骚动,使这批“亡国宗室”看到了复国的希望。于是,原本“勤于稼穑”的刘秀便跟随兄长刘绩开始秘密筹划起兵事宜。然而这样的计划却遭到了其他家族成员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行动会招致灭族之祸。但当刘秀以一身戎装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才稍稍心安,感叹道:“像刘秀这样谨慎忠厚的人都参加了啊。”于是,起义最终得以顺利进行。史书中这样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了刘秀早年谨慎忠厚的性格特征。为人忠厚、待人以诚,这使刘秀结交了一批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战友。
李通是刘秀早年的至交,追随刘秀起兵反莽。后来王莽政府追查起事者,残酷地杀害了李通家族成员六十四人,但他不为所动,依然忠诚地追随刘秀,最终成就了刘秀昆阳大捷的功业。邓晨也是刘秀早年好友,史书记载他与刘秀“甚相亲爱”。刘秀起兵后,邓晨追随其左右。这也遭到了王莽政府的疯狂报复。新野县令为了羞辱邓晨,不仅将其家宅弄得污秽不堪,更掘开了其家族坟墓。面对家人们的愤怒与责备,邓晨“终无恨色”,无怨无悔地为刘秀的兴汉大业出谋划策。
刘演、刘秀兄弟起兵之后,联合绿林军推举刘玄为帝,号“更始”。此后更始帝听信谗言,杀害了刘绩。遭遇如此变故,刘秀的处境危若累卵。他在赴洛阳博取更始帝的信任后,带着数名随从匆匆赶往河北,招降当地郡县,由此逃离了是非之地。但河北尚未被更始政权控制,各郡县的态度尚未可知,所以刘秀此行可谓凶多吉少。当时,河北实力最强的是王郎,他抵制更始政权,驱逐了刘秀一行人。刘秀无奈,只得流落于田野之间。当此困窘之时,刘秀身边的挚友并未离他而去,冯异就是其中一位。冯异此前一直追随刘秀,又随从到了河北。时值严冬,天气极冷,刘秀一行人衣食无着。冯异为刘秀煮粥充饥,砍柴御寒,鞍前马后毫无怨言,帮助刘秀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
不久,刘秀忠厚之名传遍河北,吸引了不少豪杰主动归附。居于“云台二十八将”前列的吴汉、耿奔、寇恂、岑彭、盖延等名将,都是从此时开始追随刘秀。这些人大都是北境郡县的长官,手握闻名天下的“幽州突骑”。于是,刘秀便借助“幽州突骑”之力,一举击败王郎,在河北站稳脚跟。这时还发生了一个插曲:在刘秀与王郎交战时,由于王郎势大,部分刘秀的部属私下与王郎交通文书,而这部分文书在战后恰好被刘秀发现。出人意料的是,刘秀不仅没有追究这些人不忠之罪,反而当众焚毁了这些文书,以示不疑。刘秀的做法不仅打消了部属们的顾虑,展现了用人不疑的大度,更收服了人心,使麾下将领心悦诚服。消灭王郎后,刘秀获封“萧王”之号。此时,活跃在河北的各路农民军又成其心头大患。这些农民军各有首领,有“铜马、大肜、高湖”等数十路人马,聚众达百万。经过艰苦奋战,刘秀最终降服了各路农民军。然而,这些降将却意不自安,生怕刘秀不信任自己,缴械投降后落得个授首于人的下场。刘秀对这样的心思洞若观火,为了展示自己的信任,他令降将们各自归营、重整军备,自己则带着几个随从检阅他们的军营。见刘秀对自己如此信任,降将们大为感动,纷纷说道:“萧王将自己的赤心推入别人之腹,这怎能不让别人为他拼死效力呢!”这便是“推心置腹”这一成语的由来。于是,各路降将纷纷放下戒备,诚心将部属交由刘秀处置。经此一事,刘秀的军力迅速壮大至数十万。由于降兵中以原“铜马”军士兵居多,以至于后来据守关中的赤眉军戏称刘秀为关东的“铜马帝”。
可見,刘秀基业之创立,与他推心置腹的驭人之术息息相关。他早年以忠厚待人,换来的是部属至死不渝的忠诚,转战河北时用人不疑、对降将推心置腹,换来的是上下一心的团结,这在尔虞我诈的乱世争雄中更显难得。随着不断扩充实力,刘秀集团逐渐成为关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势力。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登基称帝,史称汉光武帝,汉朝由此复兴。此后又经过十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战,最终在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刘秀完成了克定天下的伟业,结束了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的乱局。
汉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不以地域为限、不以新旧为限用人
天下初定,光武帝刘秀审时度势,采取了“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策略。所谓“退功臣而进文吏”,简单说来就是提拔文法、儒学之士,以代替功臣群体主导朝政。刘秀深知“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的道理,在建国之初,就虚心招揽善于治国理政的人才。如时任大司空的宋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刘秀对于招至麾下的人才,都能给予充分的尊重。一次,宋弘觐见刘秀时,发现刘秀总是注目于席旁屏风上的仕女图案,宋弘便直言进谏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刘秀听罢羞愧不已,立刻命人撤去屏风,并向宋弘郑重道歉。正因为刘秀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天下名士纷纷响应朝廷征辟。仅宋弘推荐、后官至公卿的,就有三十余位名士。在刘秀拔擢的“文吏”中,还有不少是前朝旧臣。对于这些人,刘秀一视同仁,礼遇有加,卓茂是其中代表人物。卓茂早在西汉便已出仕,历经西汉、莽新、更始三朝,后隐居于家。刘秀即位之初,就下令访求卓茂,给予其极高的荣宠,不仅任其本人为太傅、封褒德侯,还任用了他的两个儿子。建武四年(公元28年)卓茂去世,刘秀还身穿素服,亲自为其送葬。与卓茂同时的,还有孔休、蔡勋、刘宣等六位贤者,刘秀即位后都对他们及其子孙封赏有加,以彰显对人才的尊重。光武帝刘秀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知识阶层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史书记载,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听到这样的消息,纷纷克服艰难险阻、抛下妻子儿女归附刘秀。后世范晔在著《后汉书》论及此事时,也给予了刘秀极高的评价,称其“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由此,刘秀成功地招揽来一大批治国理政的贤才,为东汉政权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同于汉高祖刘邦“狡兔死,走狗烹”式杀戮功臣的做法,刘秀在处理功臣问题时采取了更和缓的方法,他通过封赏和人事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使功臣群体光荣的退出了政治舞台。其实,对于如何处理功臣问题,刘秀早有思考,大致说来,是通过不断任用新人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淡化旧功臣的影响力。这也体现了刘秀不拘一格的求贤思想。在平定河北时期,刘秀用人就不局限于与之同乡的“南阳旧人”,而是给予河北将领充分的信任,其集团内部因而形成了“南人”和“北人”并驾齐驱的局面。天下初定后,刘秀又大力任用以窦融、马援为首的“河西派”将领。窦融此前是河西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归汉后刘秀不仅不以降人遇之,反而给予其极高的恩宠。在窦融初至洛阳时,刘秀就立刻召见,赐予其诸侯的高位,史载“赏赐恩宠,倾动京师”,并在数月之间升迁至大司空,位居功臣之上。窦融作为后归附的将领,心不自安,常常在刘秀面前低声下气。刘秀为了打消窦融的顾虑,就更加和颜悦色地对待他。到了窦融晚年,刘秀还派遣近臣赴家中探视,以示恩宠。
虽说刘秀此举有借新臣淡化旧功臣在军中影响力的目的,但不以地域为限、不以新旧为限的用人风格也确实最大程度上扩展了自身的军事基础,使天下名将均为其所用。而对于退居二线的南北功臣,刘秀也给予很高的尊重。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统一战争结束,刘秀大封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大都受封侯爵,同时也被解除了实职。他们在解甲归田后依然可以过着地位崇高、衣食丰足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人心,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将领在帝国边疆建功立业。
总之,“退功臣而进文吏”是光武帝刘秀在建政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他通过不断吸纳“文吏”进入朝廷以制衡“功臣”,从根本上改变了功臣主宰政权、左右政局的形势。而在军队中,又通过不断吸纳“新臣”来制衡“旧臣”,避免了军权独大的局面。最终,刘秀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从“武治”走向“文治”的转变。其实,刘秀制衡之术的运用还不止于此,为了避免出现西汉末年外戚专权的局面,他又通过设计外戚之间的复杂制衡,以确保政权的平稳过渡。
从勤于农事的农夫到九五至尊的天子,刘秀用短短数年的时间完成了华丽的转变。纵观刘秀的创业史,可以发现在他个人的光辉下,闪烁着众多熠熠发光的明星。古人以北辰星喻帝君,后人又以“云台二十八将”与天庭二十八星宿的名称相對应,这恰如孔子的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光武帝刘秀正是依靠自身虚怀若谷的贤德,才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人才为其效力。汉代人擅长根据不同季节的天象制作出四季月令,从而指导人间百事。可知天常变,人事亦需随之变更,此之谓“权变”。君主用人亦是如此。刘秀善于审时度势,在正确的时间吸纳、使用正确的人才,这也是其成功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①【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②【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③【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④【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⑤陈勇:《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责编/潘丽莉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