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读懂地域文化
2018-08-30
2017年12月27日,著名学者葛剑雄在即墨古城大讲堂重磅开讲,他从概念、特点、产生原因、价值和前景五个方面对地域文化进行了丰富生动的阐述。
今天,本土文化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方面,我们要靠“自觉保存”“积极保存”等方式保护物质或精神层面的,特别是优先保存濒危、很难“自然保存”的本土文化。另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确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什么是地域文化
首先,为什么要讲地域文化呢?我们讲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其实马克思早就做了研究和说明。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在他的墓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他讲道,一个人如果能对人类贡献出一种思想,那就是非常了不得的,而马克思贡献了两种。一个就是社会价值的理论,还有一个是历史唯物论。恩格斯非常形象地总结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即马克思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注意到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人首先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宗教、艺术等活动。说明我们讲的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它的基础都是人的吃、喝、住、穿,它是人的长期生活、生产、生存过程中间,提升出来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等,所以文化的基础还是人类本身的日常生活,这就是唯物论。再杰出的艺术,再了不得的天才,之所以最后能够创造出杰出的文化成果,它的基础也是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生存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空间范围内特点的文化类型。比如即墨文化,是最能体现即墨空间范围特点的文化类型,即它和周围区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你说即墨也穿这个衣服,青岛市区也穿这个衣服,那这是我们的特点吗?这就不是什么特点了。所以简单说,讲哪一种地域文化,它应该有自己跟周围不同的特点,如果是一样就带有普遍性,就不叫你的文化。
为什么有这个现象呢?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面引用了当时的一个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可见中国人对于地域文化的自觉与关注可以追溯到比司马迁所在时代更加久远的年代。“风”是一种流行,是多变的;“俗”即习俗、习惯,比较稳定。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小范围的变化是“风”,大范围的变化是“俗”,而“俗”时间久了就成了传统。一种地域文化能不能沉淀下来成为传统,在于其本身的内容和价值。
地域文化怎么来分呢?按空间分,可大可小。大到比如说华夏文化区、汉文化区。再小一点,一般都会用古代的国、古代的地名来命名,比如山东有齐文化区、鲁文化区。还可以以通用的地名划分,比如闽南文化区、西南文化区。再小一点,还可以是文化亚区,比如齐文化区里面可以再分,鲁文化区也可以再分。
另外,还一种特殊的现象,叫作地域文化岛。什么叫文化岛呢?就是这个文化区跟周围都不同。比如在西南有些地方,称为“屯堡”文化。明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建立卫所,规定不用本地人做将士,而是从外地调过来。比如天津,当时建了卫,天津卫的将士是江淮一带调过来的。这些将士无论是死亡还是逃跑,凡是缺少的,必须到来源地找人替补。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集中居住,不跟周围的民众通婚、交往,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尽管这个制度到了清朝已经取消了,但因为是在屯堡里面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延续到了今天,形成地域文化岛。近代某些租界与外侨区也是如此,某种程度上讲,青岛曾经也是一个文化岛。为什么呢?因为它有很多文化不是本地產生的,是外来的,跟本地文化结合后,形成一种不同于周围其它地方的文化。比如青岛的啤酒文化,它是外来的。山东周围哪有喝啤酒的?青岛人很多生活习惯,也受到西方人的影响。尽管租界早已取消了,但是这种文化有一部分还留着,所以这是一种地域文化岛的现象。
地域文化反映在哪里呢?我们现在一讲文化,都往往拿出一些我们认为最高的、最美的、最好的普遍特点。比如我们老是讲一个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民勤劳勇敢、礼仪之邦、尊老爱幼,这个没有错。但是请问,哪一个地方的人不勤劳勇敢?哪个地方的人不承认自己是尊老爱幼、讲礼仪呢?这些当然是文化,但是这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我前面讲了,一种文化,要说跟你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得有你的特点。所以我认为一个地方,讲到地域文化,就像马克思讲的,它更多反映的不是形而上的、高大上的,而恰恰是一般民众都具有的,而且正是在这些方面必不可少又有区别的。
地域文化的特点:方言
第一个特点是方言。比如你到南方去,会有各种方言,往往有时候城里人跟城外人说话,非但不同,且都听不懂,山这边和山那边的话也是不同的。北方呢?我们南方人听来,好像你们山东人讲话都差不多,但你们自己都明白,这个县跟那个县讲话是有些不同的,有些内行一听就知道这是哪里的话。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当时英国人招了一批威海青年到香港做警察,效果特别好,之后专门招威海人。招的标准是什么呢?第一关,就是会不会讲威海话,不会讲就不要。
为什么方言这么重要呢?因为人际交流,主要的手段是讲话。书面,一方面速度比较慢,另一方面,以前中国古代知文识字的人比例很低,不仅中国这样,世界其它各国都是如此。有人说可以用肢体语言,这个也可以,但是最有效的是讲话。所以方言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同一个区域讲同样方言的,就形成一种共同的心态。我连他的话都听不懂,怎么对他了解?除非有其它手段,不然还是有隔阂。古代的人际交流圈很小,所以讲话就显得更重要了。
为什么有方言呢?一个老祖宗生下后代,如果集中在一起,不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但是如果分开了,时间长了,最早一点细微的差别,慢慢慢慢就会扩大。因为自然环境的阻隔,在古代,交通条件很不方便,所以大多数人分散了以后就不来往了,原来没有什么差别、甚至细小的语言差别,就演变成各种方言。比较闭塞的地方,相对比较开放的地方,方言要更多。因为自然环境的阻隔,中国南方的方言要比北方多。以前村子里,很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没有进过县城,更不要说进省城,这种现象很普遍,因此跟外界的语言差距会越来越大,就产生了各种方言。
人口迁移了,随着人口的流动,移民又会形成新的方言。比如说闯关东,很多人都是山东过去的,就把山东话带到了东北,所以东北好多地方,特别是辽东、吉林,它们的话跟山东话差不多。当然慢慢它也会演变,又形成新的方言。
方言区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历史上往往以方言为基础,形成一种地域政治集团,甚至形成一个行政区。比如汉高祖刘邦是如今江苏沛县人,他的祖上是江苏丰县,所以他以丰沛两地的老部下为骨干形成了西汉初年的统治集团,就是所谓“丰沛故人”。刘邦将他的庶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当时齐国的界限,就是根据百姓是不是讲“齐言”来划分的。
唐朝有一个“关陇集团”,皇帝的老家是甘肃东部,陇西,这个宗族讲的都是关中方言,这批人成为唐朝初年统治集团的骨干。
宋朝,曾经有“南人、北人”的概念。宋朝人认为北方人可靠,南方人靠不住,甚至有这种说法:“南人不能当宰相”。什么原因呢?他们总觉得南方人的方言听不懂,就认为不是一条心,没有办法共事。有一次皇帝看中一个人,要提拔他,大臣们反对,说南方话听不懂。但皇帝还是提拔了这个南方人。过段时间,皇帝把这个人罢免了,还是因为他说话皇帝听不懂。语言听不懂,在这个过程是会产生怀疑的。比如皇帝问你什么,你回答不了或者回答错,皇帝就认为你能力太差或者认为对他不是忠心耿耿。还比如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江西人,所以反对他变法的人以北方人居多,说北方人忠厚老实,南方人靠不住。后来王安石重用吕惠卿,更麻烦了,吕惠卿是福建人,北方官员齐说这个人说话像鸟语一样,更靠不住。所以宋在用人上的地域矛盾一直存在,后来都城迁到南方了,时间长了被南方同化了,这个概念才慢慢消除。
明清时候更显著。明朝权臣严嵩是分宜人,就称他严分宜;张居正是江陵人,就称他为张江陵;李鸿章是合肥人,就称他李合肥,段祺瑞也是合肥人,称为段合肥;张之洞是南皮人,就称他张南皮。同样,他们在任用下属的时候,下属如果会讲他们的方言,就格外重用。清代,因为满洲皇族长时间在北京,就都讲北京话了。你要做太监,必须会讲北京话,不会的话怎么伺候呢?有次我回到故乡绍兴去,人家送我一本绍兴的名人辞典,里面有“李莲英”,我就纳闷了,李莲英伺候慈禧太后,怎么会是绍兴人呢?后来一查,他祖籍是绍兴,一直在北京生活。所以说明朝、清朝,要送小孩子进宫做太监、宫女,必须到河北献县或者找河北献县的人来调教,据说宫里讲的话最接近献县的口音。
被称为“两朝帝师”的清代名臣翁同龢,虽然是江苏常熟人,当地的方言很难懂,但其祖上四代早已迁至北京,不存在语言障碍,所以才能担任帝师。
民国时期的直系、皖系、奉系等军阀,就是按照地方来分的。直系军阀是今天的河北、天津、北京。皖系是指安徽一带,段祺瑞任用的人,基本来自安徽。奉系就是今天的辽宁,当时叫作奉天,其组成也基本都是奉天或者东北人。到了蒋介石时期,当时有一种说法叫作“湖南人当兵,广东人出钱,浙江人做官”。这是因为蒋介石是浙江宁波奉化人,这个地域特点更明显,民国时候有句话叫作“湖州的中统,江山的军统,奉化的侍卫官”,中统由湖州人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掌控,中统系统里面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信任的人都是湖州人。“江山的军统”,是指戴笠所掌控的军统,因为他本身是江山人,所以他任用的人以江山人为主,特别是管电报来往的,这个很重要,如果听不懂他的话,电报写错、发错,就会出问题。戴笠的手下沈醉虽然是湖南人,但是他听得懂江山话。“奉化的侍卫官”则因为蒋介石本身是奉化人,他的侍卫或者警卫,基本都是宁波人甚至是奉化人。曾经发生过这么--@故事,有一天蒋介石早上出门,忘了带手帕,手帕用奉化人讲叫“卷的”(音译),侍卫听不懂拿了块砖头,闹了笑话。在方言盛行的时候,方言往往成为一个地方地域文化很大的特点。
前面讲的是影响到政治,其它呢?影响到地方的文化艺术。一个地方的艺术,往往主要反映在曲艺上。但这个如果不拿本地方言来表演,本地人根本听不懂,该笑的地方笑不起来,该悲的时候悲不下去。我们看地方曲艺,如柳琴、快板,必须用地方的方言。往往离开这个方言区以后,人家也欣赏不了。比如在南方,上海有沪剧,浙江嵊县有越剧,宁波有甬剧,苏州有南昆,无锡有锡剧,还有更多的曲艺、山歌等等。为什么这些戏都能到上海演呢?因为上海有这些地方来的移民。为什么现在地方戏曲都衰落了?因为好多方言讲得越来越少,而且趋同,大家都差不多了,小孩子都讲普通话了,有的都跑到外地去了。郭德纲在北方很火,但是到上海去效果就很差,因为他用北方话讲相声,他讽刺在哪儿人家都不知道,等大家知道笑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同样,上海的曲艺节目几次到春晚都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全国的观众能听懂的很少。离开方言区,必须产生新的剧种,如果还是保留原来的剧种就不行了。比如全国流行的京剧,两百多年前都没有,当时徽州戏班叫作徽班,后来为了给乾隆皇帝祝寿,把全国各地的戏班调到北京演出。一年以后,比较好的徽班就被留下来了,慢慢改变适应了北京,特别是适应皇帝和皇亲贵族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京剧。所以京剧跟原来的徽班已经不同了,但是京剧也不是标准的普通话,是以徽班为基础演变的。
地域文化的特点:饮食
第二个特点是饮食。什么饮食呢?要注意,它是民间的日常饮食,不是官方的、富人的、特殊场合的饮食。什么原因呢?因为民间的饮食,是以当地物产为基础。古代的运输条件困难,不像今天早餐可以吃到海南产的西瓜,中午可以吃到澳洲的龙虾,即使当时能够做到,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承担得起的。所以以前的民间饮食,主要是以当地的物产为基础,不大可能从外面运过来。比如说海鲜,海鲜在没有保鲜技术、没有冷冻链的情况下就只能是沿海地区的食物,而且往往一上岸就撒上盐。还有一个特点,要适应当地的环境,比如寒冷的地方,当地饮食必定有比较高的热量。
所以中国民间的饮食,有的以米为主,有的以面为主,有的是乳制品为主,有的是鱼,有的是肉,味道反映在辛、辣、酸、甜、咸、腌、腊、干,这些都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的必需。比如说辣,现在说四川自古以来都吃辣,又说湖南、四川、贵州三个地方一个是不怕辣,一个是辣不怕,一个是怕不辣。其实辣椒不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是明朝后期才从美洲通过海上传播进来,一般是到清朝才开始传播开来。因为辣椒是可以广泛种植的,再加上很适合西南、贵州、四川气候条件的需要,所以这几个地方吃辣椒就比较厉害,成为当地的特点。以前穷人家里哪有钱买菜、做菜呢?一串辣椒放在那里,腌一腌,就饭吃,连菜都有了,逐渐适应了辣之后,就在辣上面做文章了。比如说现在很多肉制品,有腊的,有风干的,不是說有意这样,最早是因为你宰了一头猪,你舍得一下子全吃掉吗?就给风干或者做成腊肉。还有一些民间的小吃,比如很多地方,肉是比较贵的,肉里面就放很多其它东西,放粉条、干菜什么的,甚至放米粉蒸,目的就是为了节省一点肉,客人来了都吃肉怎么吃得起呢?我们从小都教育“到别家吃饭不要拣肉吃”。我第一次跑到温州,他们一上来给一大盆米粉、炒饭,这是因为温州人以前很穷,就先让客人先吃饱,再拿点肉上来,客人就吃不了多少了。这都是一种生活方式,都能找到它的道理。
比如喝茶,南方一般喝清茶,北方喜欢喝花茶,什么道理呢?我开始也以为是花样,茶农说好的茶叶做清茶,花茶是不太好的茶做的。但北京都是喝花茶,真正的原因是北京的水矿物质比较多,泡清茶味道不大好,但如果放点花在里面,味道就好了。你到牧区,都是喝奶茶,有的放上很多糖,什么原因呢?喝茶的同时要增加热量。我到阿里地区,那里有很高的山,当地人说多喝奶茶,有利于应对高原反应,我本来一杯也不喝,但是后来喝了觉得也不错,可以看出真正有地域特点的饮食,一定要适合当地的条件,既能够就地取材,又能够对生活各方面有所帮助。
不仅进食内容不同,连进食方式也是有地方特点的。用餐时,大多地方都是坐着,但是有些地方喜欢盘膝坐在炕或者席子上。有的地方因为生活拮据,甚至连凳子都坐不起,蹲着用餐,到现在也是这样。有家报纸曾经报道过,前几年建设新农村,工作组到四川梁山,因为当地人依旧习惯蹲着吃饭,于是给每一家先送两把凳子,这也是一种地方特点。
人迁到外地去,能不能再保持原来的饮食方式呢?这就要看地理环境了。有的时候能够保存,但代价太大就保存不了。比如公元四世纪初,大批的北方人因为受战乱影响逃到了南方,包括后来东晋的皇帝,还有山东人,他们都逃到南方了。刚到南方,他们不习惯吃米。这里有个故事,皇帝跟宾客在外面喝酒,开始喝得愉快,后来感慨:这个地方虽然风景好,但是跟我们老家不同。喝着喝着大家都很伤感、掉眼泪,我想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拿上来的饮食不是面食而是米食了。怎么办呢?皇帝于是下令在今天浙江北部种小麦,但是种下来后,效果不好。时间长了,这批北方人只好改食米食了。
为什么这种地域文化现在不容易保持呢?因为现在交通条件好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以前,在北京如果吃到小青菜,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现在你到超市什么都有了。所以移民能否保持原来的饮食方式,是要看不同的地域环境。在古代,一般情况是保持不住的,所以只好入乡随俗改变了。饮食作为地域文化的特点,就是因为在古代是不容易保持的。
地域文化的特点:民居
第三个地域文化的特点就是民居。注意,这不是指官方建筑、公共建筑或者祭祀性的建筑,因为那些建筑可以不惜工本,而且有一定的功能要求。比如县衙,有几个基本功能必须要满足,除了办公的地方,还要有官员住的地方、监狱,这些不能少。祭祀性建筑,如寺庙以及家庙,这些都有一定规格,不惜工本。但是一般老百姓住的,像饮食一样,--+是只能就地取材,第二个是要适合当地的环境,要平民能够承受,所以这样才有强烈的地方性。你看西式的花园洋房等传到中国以后,为什么老百姓都不学呢?学不起。如果盲目学外来的风格,则不可能持续。改革开放后各地房地产刚兴起时,很多开发商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在中国北方城市也建造了很大的阳台,结果后来全都封掉了,因为保暖性差不适应中国北方。
所以中国当地的民居最有特色,比如干栏式房屋、吊脚楼、广东广西的骑楼;还有窑洞、石屋、板屋、碉楼,福建的土楼,客家族的围屋,皖南的徽派建筑,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等等。很多地方不一定是本土产生,是外来的,但是外来以后,一定要结合本地的条件,这样才能长期为老百姓所接受,主要是解决物质生活,同时兼顾精神生活。正因为这样,它的地域特色就很强。
开平的碉楼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他们让我评价,为什么它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我答是因为“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结果当地人很不高兴,说我贬低他们。我说我不是贬低你们,这就是赞扬你们,如果你是纯西式建筑,轮得到你吗?为什么说你“不伦不类”呢?其实遗产不是说它什么都好,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特点。碉楼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碉楼是怎么来的。原来是没有碉楼的,一批广东人到了外国,有了一点钱以后,遵照当时的观念,是要回来叶落归根、光宗耀祖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家造一栋房子。造什么房子呢?如果按照传统方法,造一个大的住宅,一个是造不起,另外也没有那么多的地,因为广东很多地方地少人多。但又要显示自己成功富裕,就干脆从外国画个图纸或者把自己看到的外国元素放在上面,有的上面放着罗马柱,有的像塔楼一样。但是一方面要宣扬名声,另一方面当地的盗贼横行,自然条件也比较恶劣,怎么办呢?所以就把房子建得像碉堡一样,底层有很厚的墙,有的底层没有窗,甚至设计了枪眼,如果有强盗过来全家人都躲在底下。当时容易发洪水,所以碉楼都比较高,一般是三四层,底层基本用来防卫,上面才住人。其实广东建的碉楼很多,怎么只有开平留下这么多,其它地方没有呢?因为解放以后,要土地改革,很多地方是华侨的地产,不能动,再加上开平这个地方没办什么乡镇企业,所以都留下来了。物以稀為贵,它是集中的、唯一的,因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经常讲上海石库门,有的说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错了。上海本来是没有石库门的。是因为太平天国的时候,很多富人都逃到上海的租界。租界一方面很高兴,来了很多人,有的还带银子来了,但是另一方面也犯愁,这么多人来了怎么住呢?如果按照中国传统,每家都要建大住宅,但没有土地怎么办呢?就从英国引进联排式建筑。到了上海,要适应上海的特点,英国的联排建筑,本来前后都是大草坪,但中国的富人不习惯,就给前面加了墙门,涂上黑漆,放上门环,几平方的一个院子,看上去是很大的住宅,很受欢迎。后面封起来,厨房放在后面,佣人都走后门,就形成了上海的石库门。因为很适合中国特点,就延续下来了。上海把它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再比如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都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真正的北京四合院是明清时才形成的。
地域文化的特点:婚丧节庆
维持一种风俗或礼仪需要物质条件和经济实力。平常舍不得,到了婚丧节庆的时候就不惜工本,穷人也会尽力而为。折个窗花,也要红纸的,自己不会也要去买。再比如有些仪式,以前很多地方人去世出丧要摔掉一个罐子,平时是舍不得摔罐子的,小时候碗用破了还专门补一补。但到了丧事,大家都摔盘子,你敢不摔吗?所以到了婚丧节庆的时候大家千方百计维持,就延续下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与精神生活和民间信仰有关的,一旦形成传统,就得以长期保存了。
为什么很多节庆的礼数大家都一样呢?因为人都有基本的祈求,过年要图吉利,不吉利的不能做,有的不能开火,有的不能动刀,有的不能倒垃圾,但是目的是一样的——图吉利。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有,外国有些地方,过年以前把东西扔光,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都要祈求一种美好的生活。很多菜,比如有的菜过年不能吃,有的菜非要过年吃。在上海,那些家庭主妇以前过年一定要吃一种豆制品,上海话叫“烤麸”,什么意思?靠夫,靠的是丈夫。还有一种菜“脱苦”,就是脱离苦日子,这个菜要有。饺子要做出花样,就是反映一种寓意,反映一种愿望。所以在婚丧节庆的时候,往往会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也要把它办好。因为这样一种观念,有些风俗习惯礼仪得以延续。
甚至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祖国,还这样做。我们到一些华人社区,看到还保留着清朝时候的很多习惯。那年我到吉尔吉斯斯坦,参观东干人的村落。清朝时陕甘混乱,曾经有一万人向西撤退,逃到吉尔吉斯斯坦,现在在当地已有十多万人,当地人称他们为东干人。他们给我看嫁娶的录像,有两个多小时长,从梳头穿衣服到上花轿,全是清朝时期陕西的风俗,比今天陕西当地的还要丰富和完整。我说你们怎么都保存得了呢?他们说我们人多,一万多人里,有裁缝,有专门给出嫁的女儿家梳头的等等,所以整套习俗都得以传承。
地域文化的特点:民间信仰
再一个是民间信仰。外国人往往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如果说信仰只是指一种单一的宗教,的确中国没有普遍的宗教信仰。但是实际上中国有广泛的民间信仰,这种民间信仰比宗教信仰更加世俗化,更加关注现实。
比如以前北方经常闹蝗灾,那时候没有什么农药,知识也不够,灭蝗的办法,就是建两个庙。一个是刘猛将军庙,一个是金龙将军庙。甚至有些地方两个庙都有。我们曾经考虑研究中国古代蝗灾的分布,没有资料怎么办?什么地方有这些将军庙就知道哪里是蝗灾地区。
水灾多的地方,会建二郎神的庙,据说二郎神是李斌的儿子,善于治水。还有的地方是河神庙。最早是拿妇女扔到河里祭祀,以后是用物品祭祀,目的就是为了不要闹灾。清朝皇帝曾经派人寻找黄河的源头,我们现在把它称为地理学。是清朝皇帝多么重视地理调查吗,其实不是,是因为那时候黄河一直闹灾,皇帝就找大臣商量,每年祭河神那么隆重,怎么还不领情跟我们过不去呢?有大臣就跟皇帝讲,我们祭的地方不对,河神老爷一般在河的源头。所以皇帝就命令寻找黄河的源头,最后找到了,到那里去祭,当然祭了以后河神还是不领情,还是有灾,但至少证明当时人的祈求,信仰就是得到它的现实利益。
又比如说,江西经常山洪爆发。古人认为山洪爆发是蛟龙出世,所以江西到处造许真君庙。后来江西人迁到了四川、重庆、贵州,他们还是造许真君庙,但是那里不大有山洪,所以许真君庙就改成了万寿宫,成为江西的会馆。所以民间的诉求信仰有非常强烈的地域性。比如江南,往往是养蚕的,就产生“蚕花娘娘”这个神。再比如北方很多渔民出海,每年出海以前要祭海神,就是保航海平安的。
福建人祭妈祖,保佑出海。等到福建人迁到了台湾,台湾几乎每个地方都离海不远,都需要打渔出海,所以妈祖在台湾的崇拜超过了福建。等到福建人迁到了上海,上海也建妈祖庙,但是到了上海这个庙就改名“天后宫”或者是“天妃宫”,到了天津也叫“天后宫”。福建人到了越南,为了适应当地就改成“天母庙”“林母庙”。
所以民间的信仰,更多不是来世、彼岸或者是天堂,它关心的是现实,更加有强烈的地方性。所以如果你们看某一种民间的崇拜,它分布的范围,往往正好是一个地域文化圈。
另外的特点还有服饰、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器具、工艺、民风。
弘扬地域文化的优势,要找到具体指标、具体措施
大家说你讲的怎么都是具体的呢?伦理、道德、观念、制度,这些有没有地方特点呢?就是我前面讲的,不能是没有,但是这些慢慢就趋同了,有的到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出认真研究。所以比如讲民风,有的说这个地方民风纯朴,那个地方民风浮华,问题是,这些都是过去的,我们怎么研究呢?过去的研究,只能根据只言片语,有没有事实根据呢?比如这个地方的民风纯朴,它的指标是什么?所以不是说这些地方文化不存在,而是现在没有办法复原和研究。同样的,现在如果讲地方文化的特点,你可以这样表述,但是得有具体指标和说服力,要有比较。
前段时间我到淄博,当地在进行儒学普及,办了讲堂,效果很好。我说我也相信效果很好,但是我希望你拿出具体的指标来,这样才有说服力。什么指标呢?比如这里学了儒家文化,城市市民素质提高了,怎么提高了?不是描述,也不是找个典型,你要定个指标来比较。比如两个村,一个村没有开展儒学普及,一个村开展了,那这两个村的比较,或者是跟其它外地的比较,比如跟济南、曲阜做个比较,城镇比城镇,农村比农村,如果比出来效果是好的,我才承认效果好。
所以我们以前研究地域文化,为什么缺少说服力呢?就是缺少这样的比较。怎么比较呢?要拿出具体指标,要用社会学的方法,用人类学的方法,这些科学长期积累下来是有用的,我们叫借鉴。比如有人曾经做过实验,拿出一千部手机,故意放在世界上不同城市的公众场所,实验结果表明:有的手机很快还回来了,有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还给你,有的从此没有下落。以此说明当地的诚信程度。
我前面说的这几种比较具体,但不是说后面的不重要,就是前面几种比较容易研究、了解、表示你这个地方文化特点的,至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还有我们讲的民风这些,往往缺少具体的指标。我们今天如果在这些方面要挖掘它的地方文化,弘扬地方文化的优势,就得找到具体的指标,具体措施,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赞美或者批判上,这是没有作用的。
地域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是因为地理环境。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生产力不发达,往往一方水土在很多时候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春秋时候,古人已经认识到这个道理。比如在语文课本里的课文《晏子使楚》,齐国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认为晏子是齐国善于言辞的人,要想办法拉拢他。等晏子进来刚刚坐定,楚王就让人押了一个犯人进来。楚王问这个犯人做了什么?近侍回答,偷东西。楚王又问,哪里人?近侍回答,齐国人。楚王就开玩笑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葉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原因是什么?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回答,我真是自讨没趣。这个故事说明无论是楚王还是晏子,都已经承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一种地方的文化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自然环境,就不能长期保存,或者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有一个事例,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把父亲接到皇宫供养,让他做太上皇,但是父亲经常闷闷不乐。刘邦问,怎么回事?父亲说,我以前在老家的路上溜达玩耍,看看人家斗鸡斗狗,大家都说家乡方言,日子过得很舒坦。你现在把我关在宫殿里,听不到家乡话,看不到左邻右舍日常的生活,我有什么好快乐的。刘邦明白了,下令把老家丰县整座县迁移到关中的新城一新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临潼,甚至百姓家里面鸡窝、狗窝也照原样制作。那些移民把带来的鸡、狗一放,它们就找到了自己的窝,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复制。但是建筑可以复制,人、鸡、狗可以迁移,原来的地方文化保存得了吗?保存不了。所以西汉以后,人们再也不提新丰跟周围的城市有什么区别,相反以后新丰成了一个新的皇宫贵族聚集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它的建筑如果不适合关中的气候条件,肯定不久之后就要被改造。鸡狗如果不适合那里的生活条件,就被淘汰了,人们会饲养其它品种的家畜。皇帝可以免除他们的赋税,但是可以保证供应家乡的食品吗?时间长了,新丰的特点就消除了。所以一种文化离开了特定的自然环境,是不容易保存的。改变了以后,相应的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讲的精神生活,包括民间信仰等方面,其实都是对应具体的物质条件的。所以往往在不同的物质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精神生活。比如我国西藏地区最崇拜高山、湖,山比较容易理解,西藏有很多高山。但是西藏没有海,只有各种各样的湖,给人变幻莫测的感觉,所以藏族对山的崇拜到了极点。它们那里有神山、圣山,人们相信山能给人带来幸福,山都有它独特的属性。比如今年是这座山的生日,所以今年到这座山去转一圈胜过平时转十圈。对湖也是这样,有神湖、圣湖,围着湖转一圈也是积了功德。以前每次经过山口的时候,藏民都要祈祷,现在开汽车经过山口,驾驶员照样要祈祷。我几次到西藏,藏民到了山口就会祈祷,在山口挂风马旗,请山神保佑,这是一种长期崇拜。至于汉族地区、华夏地区,为什么崇拜山?因为他们认为山离天最近,所以什么事情向老天汇报,就要到山上去。山东泰山的海拔只有1500多米,但是周围没有高山,而且当时它又最接近文化发达的地方,孔子说“登泰山晓天下”,当时他不知道还有华山、嵩山。尽管到了汉朝以后,人们知道了华山、嵩山等,但已经形成了传统,所以汉武帝还是会到泰山祭天。
其次是移民。古代没有电视、互联网,信息传播不发达,当时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人,所以移民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
一个地区移民的来源往往决定一个地区的原始文化形态,比如东北,现在东北人主要是从山东移民过去的,它的原始文化从哪里来?往往是山东移民传播过去的。后来俄国人、日本人来了,也把它们的文化带过来,所以东北就形成这样一种局面。
什么情况下移民会对当地文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呢?移民与当地文化的形成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土强客弱,本地人居多,移民人数少,移民的人没有势力,就很难影响本地文化,就以本地文化为主。二是客强土弱,本地人弱,移民成为主流,客文化取代本地文化。三是土客相当,这种情况会产生不同文化共存的现象,最后有可能形成新的更富有活力的文化,或者继续保持多种不同文化共存,最理想的情况是多元文化共存。比如改革开放以后,浙江苍南县新形成了一个城叫龙港,龙港不是政府规划建立的,完全是农民做买卖挣钱了,自发建起来的,比县城经济还发达。龙港移民主要来自四个地方,所以讲四种方言,互相听不懂,结果就产生新的现象,城里人全部讲普通话,但他们在自己家里又保留原来的方言。
比如上海,上海跟天津同样都是移民城市,但是上海移民比例高,占到70%以上,天津大概是60%。上海的移民很丰富,主要以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人为主,近一千年来这两个地方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相对来说,移民的文化素质、市场观念都比较先进,而且上海的移民是多元的,每一种移民往往都能发挥自己最合适的作用。比如以前上海警察很多是山东人,因为山东人个子高、忠厚老实、文化程度比较高。上海方言也吸收了很多文化,甚至吸收了很多英文词汇。最后中西文化匯合,对上海经济文化产生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外来文化跟本土文化结合以后,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上海历史上外国人比较多,特别是租界地区,讲英文的人比较多。很多英文词汇慢慢跟本地结合,变成了上海话。比如有人研究上海话,发现好几百个日常用词,其实都是英文转化的。比如上海人说这个人不好,叫“盎司”(音),开始不懂,其实所谓“盎司”(音)就是英文的“On Sale”。比如上海人称说闲话为“钢塞五”(音),后来发现来自英文的“Gossip”。比如上海人说这个女人很“嗲”,就是源自英文的“My Dear”。还有沙发、麦克风等,都是上海人用英文翻译过来后才普及到全国各地的。
而天津,一是移民比例没有上海高,二是天津60%的外来人口主要是河北和山东的农民,文化多元的特色没有上海强,而且移民的来源主要是相对比较贫困落后的地方。最后导致天津移民文化总的特色不如上海,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来讲也不如上海。所以哪怕有了先进优秀的移民,也要考虑怎么发挥它的作用,来形成新的、优越的地域文化。
移民中的杰出人物,特别是同时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优势的人物,往往能够对当地文化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比如古代的一些地方官,来自先进的地区,他就有各方面的优势,来推动某种文化。比如今天的成都,有一所重点中学叫石室中学。学校前身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一个安徽人到四川出任地方官,他发现四川经济已经开始繁荣,但是当地风气还不行,所以他就想办法大力提升当地文化。第一,他规定办一个学校,就是石室学校,富家子弟必须经过念书才能做官,所以富人们都送孩子上学读书。第二,他派人到首都长安去留学。但留学没有经费,他又去解决经费问题。当时地方官每年要派一个代表团到首都去汇报工作,他就每次带上一些本地的小商品、工艺品,顺便带到首都去卖掉,用这个钱供养一些人到首都留学。经过他的努力,使蜀地文化得到了极大提升,现在有句话叫“文公化蜀”。后来他也不回老家安徽,留在了蜀地。
比如东北,当时的工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应当承认东北的文化发展不足,因为东北的移民文化不够强大。所以张学良要办东北大学,教师几乎全部是从外地聘请。到了近代东北就出了几个作家,没有全国性的大学者。所以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到东北的几所大学考察学习,像人文最强的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几乎全部是从其他省市引进的,没有本地人。所以移民的素质和地域文化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古代的地域文化跟行政权力相关。古代中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由政权推行的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是通过政治权力加强的。这个行政权力会渗透于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逐步形成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地域文化。比如一个县跟另一个县往往有区别,府之间的区别更大。什么原因?比如考科举、办学校、做交流,往往是以一个府为单位,时间长了就对周围影响比较大。所以如果对古代历史文化有兴趣,你会发现往往明朝、清朝的一个府,就构成一个文化小区。现在我们想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但实际上还是免不了受其影响。比如山东跟江苏交界的地方,即使去对方那里交流更方便,但往往还是要到各自的行政区,时间长了,两个地方的文化区别就比较大了。官方主流的文化,往往是通过行政制度强制来推行。
还有一些特点对地域文化的产生影响不是很大,不具有普遍性,比如民族、宗教、外来文化。--+民族迁移的时候,往往尽量保存本族的文化。还有一些宗教,因为中国没有特别强大的本土宗教,佛教、道教也是与本土文化结合,所以外来宗教对我国地域文化影响比较小。但是在特殊地区,比如新疆、河西走廊、青藏、蒙古和历史上云南南部的大理国等,这些地方往往受宗教的影响比地域文化的影响还大,所以相应的地域文化都带有宗教特点。
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
地域文化有什么价值?为什么我们今天要重视地域文化?
第一,地域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生命力。其实中国的文化,从精神层面上讲,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但是在物质层面,恰恰反映了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伟大的生命力。历史上中国文化不仅包含本土,还包括朝鲜半岛、越南北部、琉球、缅甸北部等,当时这些地方都是通行汉字,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内部是怎么构成的?就是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第二,地域文化更真实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实际,特别是民间的、底层的实际。往往很多抽象的、上层的,并不能反映实际。比如同样讲勤劳勇敢,具体而言怎么体现呢?恰恰是靠民间的、底层的具体表现。比如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如果不了解具体的文化,你就不能够想象可以艰苦到这样,这么顽强地生存发展。
第三,地域文化更适合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过去民间有些饮食,今天我们说它富有营养又环保,但在当时是因为没有办法为了生存,把很多一般其它地方不能利用的东西都利用起来。这样形成的文化,肯定是更适合本地的生产生活。
第四,民间文化、地域文化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中国传统的文化。正如孔子曾说“礼失求诸野”,我们的礼仪制度到哪里去找?到“野”。因为很多在中心地带、经济发达的地区、交通方便的地方,礼仪制度往往已经被破坏。但是在落后的、经济不发达的、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恰恰还保留着。我们现在也碰到了这种现象。一些濒危的传统文化在全国都已经找不到,但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还存在着;甚至有的在国内已经找不到了,在国外却找得到。
比如满人入关以后,要求汉人剃掉头发,留辫子。清政府在当时的朝鲜也下令实施剃发令,但朝鲜人进行抵制,坚决不改,后来清政府只好网开一面,容许它们保存。所以今天讲的华夏衣冠,明朝跟明朝以前的服饰,在中国大陆上几乎找不到了,但是在朝鲜,到近代还保留着。就因为这样,我们恢复祭孔,原来只能恢复到清朝时期。有人问能不能恢复到再早些时候呢?在中国找不到,在韩国找到了,那里完整保留了反映明朝以前祭孔的服饰、礼仪、音乐、舞蹈,我们重新引进了这个文化遗产。
辩证看待地域文化的保存和保护
我们这一代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超出了上一代人的梦想。但是精神生活、精神境界呢?未必后来居上。今天人们的道德、伦理、素质,难道一定超过了孔子时代吗?特别是一些杰出人物、天才人物,他们所达到的精神境界,也许今后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所以我们对待精神文化,采取最好的办法是先保存下来,不要轻易地毁掉。有的还分不清楚精华糟粕的,就尽可能保存,而不要轻易任它自然消亡,因为不保存就等于破坏。
比如有的文化通过人来传承,就把这个人列为传承人,给他的任务不是带人参观、挣钱,是让他带徒弟,把手艺传承下来。因为这些是反映我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精神生活,即使是糟粕也没有关系,我们并没有扩大弘扬,如果你把这些过早去掉的话,后人就不能理解古代、前人曾经有过这样一种精神生活。现在集中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当然是恶的文化,但是如果不保存下来,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相信以前曾经出现过这么丧失人性、这么恶的罪行吗?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相信,但这是事实。
拿中国来讲,裹小脚是从宋朝开始形成的恶俗,一直延续到清朝,到民国年间废除。本来孔子时代是没有的,到宋朝开始成为普遍。這很残酷,一个女孩子,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就人为地把她的脚骨折断,包扎起来让它永远长不大,形成所谓三寸金莲。而且认为脚小就是人美,一些文人写了很多诗歌歌颂这种畸形的美,这当然是糟粕了,但有关的文字和资料要不要保存?如果不保存,不要说今后就是现在的人们能够想象到以前的中国妇女必然要经过这一关吗?这样你们才理解为什么满族进关以后,下令满族妇女不缠脚。再比如经过口述记录下巫婆、神婆的一些特殊表演方式,这样后人才能完整地了解这个社会。
所以首先要把这些地域文化保留下来,将来慢慢消化理解。如果有的真是文化糟粕,那么保留一个品种,保留一段历史,也是有益的。如果其中有一些我们今天所不能达到的境界、不能了解的智慧,保留下来会让它们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域文化的前景不容乐观,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应该承认一部分地域文化消失了,地域文化的趋同也不可避免。比如以前一个村里的某些人终身不进县城,县里的某些人终身不进省城,方言得以保留。现在从小学普通话,再加上人际交流广泛,有些方言消失了,这没有办法,保护不了。
以前很多地域文化能够保存下来,大多属于消极保护。一个古建筑,因为人们不知道其价值,因为当地人穷、改造不起,因为古董商人没有看到而保留下来,这都是因消极保护而幸存。今后要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才能避免它的灭绝,不保护实际上就是加速地域文化的灭绝。
地域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现在往往是一把它列入文化遗产,我們就强调它怎么先进,地域文化跟传统文化一样,本身也存在着糟粕。如果过分强调地域文化,会产生地方主义,产生地域歧视,造成文化封闭的倾向。比如方言有它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为了保护方言不推广普通话,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又比如学习繁体字、异体字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因此而不推广规范的汉语书写,不用简体字,那对整个文化是有不良影响的。
当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要求书写标准统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命令,今天中国很可能不会存在。为什么?因为当时各地方言大量存在,人际交往间缺少一种规范的交流工具。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后,原先很多地方的文字都消失了。又比如秦始皇以前,各国过年的时间是不统一的,有的是九月初一,有的是十月初一,有的是十二月初一,秦始皇将其定在十月初一,到了汉武帝时,又统一全部改到正月初一。过年时间的统一使得某些地域文化消失了,但是哪一个更有作用?当然是统一更有作用。比如现在有些地方规定当地不讲普通话,这也是不对的。所以现在国家一直限制某些方言只能用于一般范围,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所以过分强调地方文化或者把糟粕的东西认为是先进的,要考虑到它的消极作用。有些文化是要保护的,但不等于需要推广。当然反过来不是因为这些文化不值得推广或者没有积极作用就不保护了,要兼顾这两方面。
另外,新的地域文化还是会形成的,有生命力的地域文化,会很快为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所接受,成为人类共同文明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之所以没有我们大家想象得那么大,一是,因为中国历来不愿意把自己的文化推广传播到世界。所以中国历来没有真正的开放,以前是开而不放,容许外国人到中国来,但不许自己的人到外面去。二是,中国对自己的文化传而不播。唐朝时,日本人、朝鲜人、越南人会到中国留学,但是中国文化没有主动传播出去。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在外国办过孔子学院,从来没有派过文化使者。比如宋朝,甚至限制书籍出口,不让其他国家看,逼得它们创造文字,结果文字比汉字还复杂。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它们拼命派传教士传达自己的文化,传达上帝的福音。今天的地域文化,如果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但为保证地域性而不对外积极传播,那就不会持久。
现在中央明确提出“一带一路”等倡议,其目标是建成利益共同体,最后要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命运共同体里面,就需要有大家共同接受的文化,需要有相互借鉴对方的文明。所以今后优秀的地方文化,是能够承担这个使命的,所以我们对地域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它的地方作用,而要立足于它的地方性,积极向世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