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公众档案意识 树立“大众档案观”

2018-08-30马忠花

办公室业务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马忠花

【摘要】公众档案意识影响着公众档案利用的行为与利用档案的机率和程度。档案要在个人发展、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必须培养公众的档案意识,提高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树立“大众档案观”和全民参与档案工作。这样才能改善公众档案利用行為,从而提升档案在社会中的地位,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关键词】公众档案意识;培养;策略;大众档案观

一、公众档案意识的表现形式分析

(一)档案认知度。档案认知度是指公众对档案、档案馆、档案法规和档案事业等档案事物的了解程度和整体印象。公众对档案的主观意识,必须要首先了解档案的性质、种类及作用等档案知识,同时对档案馆的地位与功能、档案法规条款的内容及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状况形成整体印象,才可能进一步形成较高的档案意识。

(二)档案需求层次。公众对档案的需求表现为工具需求、信息需求、文化需求。工具需求是指公众对档案发挥凭证价值的需求,表现为利用档案解决具体问题、维护个人权益,这是最基础的需求。信息需求是指公众对档案信息价值的需求,表现为学术研究之用。文化需求是指公众对档案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精神生活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休闲利用观,这是最高层的需求。

(三)档案情感。档案情感是指公众对档案是否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一方面,档案情感以档案认知和利用活动为前提,只有具备基本的档案知识,在实践中接触并利用过档案的人,才能对其是否可以满足自身需要作出判断。另一方面,档案情感对档案认知和利用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积极的档案情感将会成为利用档案的重要动力之一。作为以往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档案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行政、业务、文化、法律和教育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四)档案利用的自觉性。档案利用的自觉性是指公众自觉自愿地利用档案的程度。从哲学角度讲,自觉是自发相对的范畴,由自发到自觉,体现在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一个人能深刻地认识档案的作用与价值,意识到档案利用活动的重要性,并主动利用档案,是具有档案利用自觉性的表现。这种自觉性对档案利用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决定了公众是否选择利用档案信息,以何种方式利用档案以及利用哪些种类的档案。

(五)档案收集与保护行为。档案收集与保护行为是指公众受自身观念与意识支配而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档案收集与保护活动。这种客观的行为活动是主观意识的外在表现,是档案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妥善保管实践中形成的档案材料,传承和保护家族的重要档案,或者将珍贵档案资源捐赠给档案部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指向于一定目标,根据对一定事物的认识而采取某种方式和方法的一系列行动构成。

二、公众档案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构建系统的档案普及教育体系。档案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活动获得的。教育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对个体档案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面向所有学生的档案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档案认知度,培育档案收集和保护的基本能力,为个体档案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倡导“大众档案观”,积极开展家庭建档。档案事业产生之初,服务于统治阶级,聚焦于王朝档案,保存政务文书,主要有户籍、律法地图等,以及一些天文、历法、生产方面的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档案馆逐渐走向开放,面向大众。但档案价值视角仍未远离官方文件,档案馆馆藏仍以政府机关形成的公务档案为主。20世纪末21世纪初档案记忆观兴起,人们将档案与民族、国家、社会、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引发人们从多元价值视角思考。大众档案观就是档案记忆观的延续,它将档案价值视角由单一的官方记忆转向官方记忆与民间记忆并重,强调了普通大众的历史记忆诉求。档案观是人们对于档案表现形式、档案价值及其意义所持有的观点与认识。那么,大众档案观是指人们对于记录大众生活、反映民间社会变迁的档案所展现出的价值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家庭建档工作。家庭建档是留存和延续大众记忆的过程,也是公众档案意识培养与提升的过程。由此,更加珍视档案这一社会记忆的载体,最终强化固有的档案意识。

(三)开放多种渠道,全民参与档案工作。档案部门畅通渠道,邀请公众补充馆藏档案,完善档案信息也是培养档案意识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人们在档案实践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对档案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影响深刻,持续久远,远胜其他间接宣传的效果;另一方面,档案是集体记忆的建构元素,在参与过程中人们完善、补充档案资料大多数与自身相关,进而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获得了积极的档案情感,公众的档案意识也会得到正向的强化。全民参与档案工作,包含了广泛性与深入性两个特点。广泛性是指参与的公众覆盖面大,数量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深入性是指参与到档案的具体工作环节中,而非简单地提供建议与反馈。通过档案网站或社交平台向公众展示已有的档案信息资源,以“贴标签”“起名字”“讲故事”等方式吸引用户添加背景信息,完善档案内容。

三、结语

公众档案意识的水平不仅影响档案工作的开展,而且事关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培养公众的档案意识,需要在把握其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实行针对性的措施。档案认知度、档案需求层次、档案情感、档案利用自觉性和档案收集与保护行为是公众档案意识的五个表现形式,构建档案普及教育体系,树立“大众档案观”以及全民参与档案工作为培养公众档案意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胡燕.我国档案馆尚未走向公共的实证分析——基于六省、市居民的调查数据[J].档案学研究,2015(1).

[2]向立文.加强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J].档案管理, 2015(02).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