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2018-08-30仁青旺加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改革

仁青旺加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体制属于计划經济的产物,一定时期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已经不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刻不容缓。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落后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赖于教育事业,只有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才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环境下产生的,学校受政府的干预较大,学校主要是根据政府的指令进行招生和培养。而这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明显的政府与学校权责不明的问题。由于学校受政府支配和干预,学校自主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工作就无法有效开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忽略了地区间的差异、民族间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那种旧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求教育管理体制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做出调整和改进。只有改革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这种缓慢也直接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比较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逐渐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一般管理与特殊管理的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因此,作为政府,要彻底摒弃旧观念、旧思想,要下放权力,给学校应有的自主权,实现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结合[1]。同时,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特殊性,推行特殊管理,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如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待遇,一方面稳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吸引外来优秀的人才,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改变过去由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都是由政府一手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行政干预较大,学校缺乏自主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学质量。因此,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彻底改变由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渐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同时,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推行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分离,给学校一定的自主权,进而更好地动员社会资源发展教育。

(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

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经济发展落后,大多数地区财政比较窘困,没有富裕的资金去开展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因此,中央及国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投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增大财政转移支付,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供支持[2]。另外,地方政府要对医务教育分担一定的比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从而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

(四)构建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相符的法规制度

目前来看,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措施从制度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加以保障,一定程度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少了保障、缺失了有效依据。法律具有强制性,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因此,有关部门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际,从法律及地方性制度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做出明确规定,给各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教育事业以有力的法律法规依据。同时,要从法律上明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的职权,对教育经费比例分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及增长、教育投资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从而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3]。

(五)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结合

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当认识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肩负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任,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有助于民族教育特色的形成,较好的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本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在学校教育中,要考虑传播什么样的文化,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人。在社区教育中,要根据学校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人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在推进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教育的管理,强化对社区教育机构的建设和社区教育形式及内容的引导和管理,进而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4]。

三、结语

综上,现行社会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刻不容缓。教育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只有搞好教育工作,才能缩小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差距。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调整和改进,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婷瑛,李嗣婷.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03):1-4.

[2]李子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创新典型案例研究——青海省果洛州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05):25-35.

[3]冯涵.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03):134-138.

[4]房文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05):149-15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改革
改革之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