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美学的日用陶瓷产品研究

2018-08-30许晓云刘松婷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9期
关键词:陶瓷产品日用陶瓷产品设计

许晓云,刘松婷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引言

随着工业时代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这种环境下,生态美学的概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态美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引入,不仅是将设计理念与美学观念的有效渗透和融合,也是从设计形式、技术及价值理念上取得的重大进步。日用陶瓷产品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陶瓷产品被赋予的功能性也产生了较大变化,不单是日常消费领域的手工艺品,更多的赋予了其工业品、工艺品和陈设产品的意义。如何将生态美学的要素引入日用陶瓷设计中,探索符合生态美学价值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生态美学思想概述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和后现代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工业科技进步的突破,在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精神文化的关系失衡时,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平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开始采取积极的行动去维护生态平衡。其中,最具有战略价值的是生态主义观念的提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态主义是一种现代文化,它要求人类真正超越个人或地方的利益,以实现对阶级和整体利益的尊重。这种横跨对立面所实现的跨越,开启了人类思维向现代化文明方向发展的新时代,人类自此开始理性地认识到人的生命本身就是客观真实和整体并存的,其中的理性思维则是生命产生和发展的唯一源泉。因此,基于后现代主义文明的发展背景下,人类对于人生、世界、价值以及哲学的认识与看法开始有了向生态主义发展的印迹。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J-M·费里指出,“生态学及其相关理论体系的产生,昭示着以美学理论所主导的现代化思潮开始盛行。”实践发展证实了他的预言,生态美学作为由哲学、生态学和美学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美学领域,在二十世纪后半期被人们所提出。它主要以人与生态间的自然平衡关系做支撑,构建人与生态、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自然平衡关系,将打造人类的自然审美作为最终目标。生态美学的出现展现出了一个的深刻而丰富的主题领域。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其深层价值在于它的价值立场和理论维度,生态美学具有独特的价值立场和理论维度,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映了人与现实、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审美关系,是对审美现代性的深层思考和反思。

> 图1 蛋形陶瓷花盆

> 图2 陶土灯具

> 图3 无印良品燃香碟

二、以生态美学观为核心的设计原则

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经说过:“生活是一件艺术品”。生态美学以和谐的生命系统作为美的本质,该美学主义主张人的基本生活状态以及生命的存在形式同样是一种美的体现。在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中引入生态美学的思想与观念,在设计中借用生态美学的理论方法来打造符合其认知要求的产品,是将美学概念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领域,是创造多种形式的生命美学与和谐共生要素的新思路。基于生态美学的日用陶瓷产品是以生态美学为载体来丰富和提升人们的日常审美。它不仅要求赋予产品自然生态之美,而且要在技术上节约自然资源,将自然融入价值观念,起到唤醒人们自然意识的作用。

现如今的产品设计依据大多来自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功能性要求,但单纯以人的需求为依据的设计理念与生态美学中没有主客体之分的观念存在冲突。如今许多人开始使用一次性日用品,这种一次性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与此同时人们却忽视了一次性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物质回收和循环利用问题。虽然这种日用产品的设计可以使使用者达到愉快的生活体验,但依据生态美学的理论观点,它违背了人类可持续性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要求,所以单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去观察这一个产品,并不具有美感。

产品设计中生态美学的概念包括三个主体:生态、人和人造物。这三个主体体现了循环系统中的和谐、互动和共生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即生态对人的间接作用以及人造物的主观存在使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都产生生态美,为了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在设计中考虑生态美学的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的形式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融入形式美的形式层面,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充分考虑生态因素、价值定义及审美需求,由此来明确产品设计的倾向性,将保护生态贯穿到产品设计生产加工的全部流程中,对人类的价值取向带来科学的指导作用,让现实世界所创造的审美更加丰富多样,从而保障社会生产与消费能够在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美学所主导的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视角看,未来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时必须以生态系统的发展需求为前提。以生态美学为核心构建设计理论体系,以生态主义价值观作为其设计基本理念与原则,以生态主义的多元化视野作为其基本设计思路,这对现代日用陶瓷产品本土化设计的合理指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生态美学与日用陶瓷产品的融合层面

生态美学强调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未来的生活日用品的设计应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以生态美学为核心的日常产品设计必须是简洁、平缓的,这是适度审美观在生态美学中的体现。 陶瓷这种以自然原料为设计的产品充分满足生态美学的核心概念,无论是纯粹的自然材质还是朴实的工艺技术,既能使人在平静、缓慢的美感中感受到陶瓷产品的意境美,又能利用日用陶瓷产品本身的特点和气质营造出意境氛围。

要实现将生态美学的审美要求与产品设计的要素特征的有效融合,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来保障两者的融合程度。首先是形态的融合,所谓形态融合是指在日用陶瓷产品外观中融入自然元素,在形态上尽量与自然造型相吻合,充分凸显自然特性,并将这一特性从产品设计的造型、机构、纹路、材质和色彩上,体现陶瓷产品的自然属性,以陶瓷产品作为载体来反映自然,使人们在日用陶瓷制品的使用中可以感受到自然与生态的联系,从而间接地获得对自然的审美体验。其次是工艺技术方面的融合,即筛选最佳材质、应用现代工艺、生产加工过程及循环再利用等关键因素,从实质上看,该过程是在保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最小的前提下实现陶瓷产品的实用性。这种融合技术观的概念本质是为了在将满足审美体验方面的同时对环境的损害达到最小化,人们在使用日用陶瓷产品时,可以体会到用户的责任感和为生态的共同繁荣付出行动的自豪感。第三是意境观的融合,意境是判断一种艺术创作是否有高度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现代美学家宗白华通过对美学的研究,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要将客观世界的自然景观与主观世界的创意情调相互融合为一体,呈现给大家的作品必然是鱼水交融、渊然而深的妙境。 构织出如此妙境的创造才能称之为艺术,形成艺术的意境表达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的多样性不仅体现了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也反映了自然物质的灵动光辉。设计者对艺术意境的追求,其实并不是全神贯注于追求图形、外观等形式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情感表达的层面, 把原本没有生活性或情感性的产品,处理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在画作里画家用色彩和笔触描绘意境,正如文人借助文字来烘托作品的意境,而设计日用陶瓷产品可以从造型、功能、系列组合等多种方面来创造意境,最后实现共存理念的融合,人与日用陶瓷产品的完美融合必须体现出和谐性、依存性和一体化。基于生态美学视角所设计的日用陶瓷产品,能够提升设计师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感性认识,使内心有所感悟并提升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感悟能力,这也是实现生态美学与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理念达到最高契合度的重要保障。

四、生态美学在日用陶瓷产品中的应用形式

根据上述理论推导上可知,生态美学应用于日常陶瓷产品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生态学和美学的观念与设计原则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在基于哲学的概念范畴上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特征,对日用陶瓷产品进行局部理性规划和设计,构建秩序井然、和谐统一的良性循环系统,使人类的日用陶瓷产品的需求与创造可以实现可持续性。利用生态美学的理念重新定义日用陶瓷产品,改变了陶瓷产品所选的材质,丰富了设计的属性,最终得到生态美学视域下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丰富性的应用形式应有以下几种:

(一)借鉴自然造型

借鉴自然造型方法是指在现有的自然材料中寻找与预期产品的相似外观和生命特征,作为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参考。客体参考不一定是有形物体,无形的感性思想、动物的情感、物体的自然规律也可以作为参考渗透到日常陶瓷产品的设计思路中,比如,参考自然界生物的沟通协作方式和日常娱乐形式,对花草树木、游鱼、高山、流云等有机形式的参考。我们还可以从现有事物的无形特征和显性矛盾中汲取灵感,甚至可以从人类的发展现状中提取符号特征作为设计元素。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日本雪花釉面蛋形陶瓷花盆,它以鸡蛋这种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体作为设计主元素,依据破碎状态下的蛋壳所设计的花盆造型凸显出生活的纯粹与简洁。

(二)以自然色彩为本质

在陶瓷产品中日常产品中要尽量保持原材料的原始颜色,不要做太多的多重装饰,而是更重视用原料材质来表明产品属性,提倡真实而非人工的精神。如图2所示,该灯具的设计以粘土为原料,通过粘土的原料配制、焙烧成型、工艺加工,呈现出独特的陶土风情,表现出了灯具的简约美。

(三)风格朴质平和

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要借助简单的元素来体现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韵味,利用周遭的生活环境来塑造自身独特的审美视角,打造出形态朴实但韵味不凡的作品,设计师通过意境创设来提升审美能力并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如图3所描绘的无印良品品牌的燃香用品,造型融入了“天人合一”的禅学思想,简单但是具有古典韵味,体现了自然与禅的统一。

五、总结

日用陶瓷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日用陶瓷产品的外观上,更应注重其内在情感价值的转移。生态美学是培养人的情感、调节人的情绪、丰富人们的感知和创造力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生态审美价值的日用陶瓷作品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的同时,将更加关注人的行为与日用陶瓷产品之间的交互关系,在满足消费者感官愉悦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展示日用陶瓷产品的生态审美内涵,从精神层面促使人们提高对自然生态保护的意识,警示人们应该给予我们生态家园的生存更多的关注,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应该肩负起的使命。■

猜你喜欢

陶瓷产品日用陶瓷产品设计
数字媒体技术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智能产品设计
综合材料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VR技术在工业陶瓷产品展示中的应用*
浅谈模块化设计在陶瓷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基于参数化的日用陶瓷几何建模方法
徐茹日用陶瓷设计作品选
《冷·暖》
《教堂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