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的探究与视觉设计思考

2018-08-30蒋佳鸿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9期
关键词:字体毕业生个性化

蒋佳鸿

(亚马逊中国,北京 100024)

一、应届毕业生简历与其视觉价值

经济发展和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应届毕业生日益增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应届毕业生通常通过线上平台、校友推荐、校园宣讲、人才市场及招聘会等不同求职渠道投递简历。作为求职过程中重要的链接工具——简历,越来越受到应届毕业生和招聘单位的重视。一份良好的简历既可体现应聘者的基本情况和能力素养,也能够让招聘者挑选出符合要求的人才。经调查,应届毕业生会针对不同单位和岗位制作不同的简历以增加竞争力。

现阶段的简历制作系统和简历基本以“批量化”模版为潮流,缺少对视觉个性化的关注。作为应聘者在求职过程中的第一“颜值”,简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一届应届毕业生具有创新、个性、高效等时代特征,针对他们的简历制作和呈现,更应多维度地思考如何运用视觉设计来解决和满足应届毕业生对简历制作的困惑和期望。因此以视觉设计为主,探究符合应届毕业生需求和职业要求的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不仅可以满足数以百万为简历制作苦恼的应届毕业生凸显个性、准确表达,而且也有利于招聘单位筛选人才。

二、简历制作诉求调研分析

为了最大程度地了解招聘者筛选简历的标准和应届毕业生简历制作的现状,笔者多次走访职业发展协会和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并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举办的简历培训课程和招聘会,分别采用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的调研方法深入了解。

针对就业相关机构和其培训课程,采用咨询调研法了解招聘单位在筛选简历时的具体要求。如,筛选内容的优先顺序、筛选简历所用时间等。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图1、2)和访谈调研方法对应届毕业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抽取不同专业同学进行单个轮流采访和共同采访。相关采访内容有:专业背景、就业意向、择业方式、简历制作过程及诉求、采访者对自己简历的期望等。

通过以上调研方法总结得知招聘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制作有两个建议。其一,针对所投职位凸显相对应的简历模块。如,计算机类侧重经验;法律类侧重实习内容等。其二,简历除内容清晰外,还要有良好的视觉排版。与此同时,笔者总结出应届毕业生在简历制作过程中的诉求:第一,现有的简历制作系统视觉引导生硬,用户体验感不佳。第二,制作的简历与招聘标准匹配度不高。第三, 简历过于模版化。

三、现有简历与简历制作系统(网站)分析

笔者通过对应聘者和招聘单位的大量调查访问总结出适合应届毕业生就业需求的简历,应包含以下内容: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实习/工作经历、科研/参与项目、获奖经历、语言与个人技能、兴趣爱好和其他。同时,根据国内国外相关资料,整理总结出现有简历形式与简历制作网站的交互方式。

截至目前,流行于社会的简历形式有交互式简历、视频式简历、可视化简历。交互式简历,基于社交软件或交互媒体界面进行的“个人秀”。如,H5简历和个人网站等。视频式简历,利用AE、PR等视频制作软件以扁平化或真人拍摄的方式展示自己。可视化简历,也可概括为图文并茂的简历(图3)。在笔者资料收集和调研过程中发现此类网站有可取之处,但大多数仍以冗长的文字表达和不恰当的装饰元素为主,且有明显的模版痕迹,难逃千篇一律的结果。这不仅不能为用户制作简历起到良好的引导,更可能为其求职过程画蛇添足。

> 图1

> 图2

> 图3 (来自Behance)

> 图4

> 图5

为了解以上提及的简历形式在制作系统中的操作过程,笔者着手国内国外相应简历制作网站进一步探究。发现针对交互式简历和视频式简历的制作网站较少,并了解到大部分制作此类简历的用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户本身是设计师可自行制作;另一部分是用户雇佣设计师制作。而针对可视化简历的制作网站却较多,但制作的简历和交互体验的水平层次不齐,笔者亲身实践对此类系统交互方式进行了归纳,初步总结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一的交互方式,即以功能为主的批量化制作,忽视用户人文关怀和情感需求,大多是表格式的机械填写,除了简历上的照片和内容不同再无其他可表现应聘者属性的地方。例如,传统招聘网站中的简历填写和企业内部简历填写系统等。另一种是较为多元化的交互方式,即允许简单的模版式自主设计,系统提供简单有限的模版让用户在此类模版基础上填写信息或自定义操作。例如,国外国内的Vizualize.me、ResumUP、Kickresume、乔布简历和五佰仃等等。它们都是现阶段简历制作系统中比较完善的网站,经笔者多次实践和访问其他应届毕业生用户,总结其优点:提供较为完整的简历信息内容填写,并有部分自我设计的空间。其缺点总结:一是不能及时在用户没有相关信息填写的模块做出引导。因为应届毕业生因教育背景和自身性格不同,所以其经验和履历也不尽相同。二是自定义设计较为局限。这种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用户体验,但在体现用户专属个性方面意义不大。三是不能合理优化。在自定义操作中会出现同一模块可多次被选择出现在简历中或无规律随意选择样式,此类操作易增加用户体验的困惑。

基于以上调查和分析,笔者将以图文并茂的可视化简历为研究导向,优化和改进现有简历制作系统,从而进一步对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探究

(一)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架构与动态界面设计

信息的重要程度是由“人的认知”本质所决定的,其内在结构也是层级化的①。本文所研究的个性化系统的本质就是以应届生为本,了解他们的需求是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的基础。为了使应届毕业生更易于使用系统,笔者认为首先要有清楚的信息架构和视觉层级,应届生才能最大程度地体验设计专属简历的乐趣和成就感。因此,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架构和动态界面设计将综合信息层级、用户情感诉求、个性化推荐等方面进行探究。

放眼国外的简历制作网站,如多伦多Vizualize.me、圣彼得堡ResumUP、斯洛伐克共和国Kickresume,再回看国内的五白丁、乔布简历等,都是调研过程中用户制作简历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站。笔者从以上提及的网站中总结出几套基本系统架构(图4),并取其精华,结合应届毕业生情感和求职需求以及招聘单位对其制作简历的建议探究本系统的架构。(图5)

此架构如何以功能性为主且“绘声绘色”地引导刚出象牙塔的应届生合理优化地制作个性化专属简历呢?其动态界面设计要考虑两点:一是要考虑到应届毕业生在系统中填写简历时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例如不知如何开始制作、心理压力大、时间紧等。二是要考虑用户在个性化操作界面进行再设计时的具体设计需求和简历的个性展现。

首先用户进入系统后,印入眼帘的是信息收集界面,与此同时整个制作系统都贯穿着两个动态互动 :背景圆环柔和地变动和屏幕下方彩色波条缓慢地律动。此动态来展示呼吸的视觉运动规律,并可在彩色波条上选择界面元素色彩,以此为用户营造一个轻松的操作环境。整体设计灵感来源于宇宙空间,每一个应聘者都可看作宇宙中的一个元素,经简历制作、投递、面试等,进入不同星系开始自己的运动轨迹。其次在填写简历部分,信息元素从等待模式到收集聚拢而进行动态视觉表现。用户填写信息时系统会按照信息层级的先后顺序将其推送到用户眼前,提醒用户填写的进度,以激发用户的操作期待感。这种自然的视觉层级引导,不仅可减轻用户操作压力,而且能给用户交互趣味性(图6)。随后是个性化操作界面(图7),分为设计区和简历预览区,用户可在设计区进行个性操作如:推荐字体的更改、信息图表选择、模块变更等。简历预览区可以实时看到操作所产生的效果且可用鼠标点击相应模块进行细节调整。这样用户既可整体观察简历也可及时在此界面上进行再编辑和设计。在用户操作结束后点击保存,与此同时界面背景的圆形图案会有一个吸入的动作,表示系统会在用户非专业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这个优化升级体现了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的专业性。(图8)

(二)个性化简历视觉设计思考与其制作过程

在视觉语言的表达上,版面编排至关重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读者更大的反应效果②。换言之,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使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引发情绪和情感输出,也能使功能性和审美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个性化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在界面设计上,更多在于简历的设计和个性表达。版式设计不仅是视觉元素的合理摆放,更是审美艺术与信息传递的融合,笔者主要从色彩、字体、图形图标三方面阐述。

> 图6

> 图7

> 图8

> 图9

> 图10

首先,色彩体现在用户的性别、喜好、行业倾向以及操作时的视觉情景引导。不同的教育背景、性别差异、行业诉求都有不同的色彩倾向和主观表达。本系统根据调研结果不仅提供符合简历行业诉求的颜色范围,还给用户在此范围内选择颜色搭配的可能性,在视觉色彩上先入为主,让招聘者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应聘者的隐性信息。其次,不同风格简历呈现的个人性格和行业特征决定着字体的搭配。简历的主要作用是向招聘单位传递应聘者的履历和求职意愿,文字大小是否适合、能否快速清楚浏览、是否能够突出重点、字体是否搭配合适等都是视觉设计要考虑的内容。然后,在简历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图形与图标,协助信息传递的更加明确、精准。它们作为信息界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连接用户的交互体验和视觉引导等功能性。所提及的设计思考均在以下简历制作过程中诠释。

笔者随机抽取了一位法律专业的同学进行情景实验以便了解设计反馈和展示定制过程。当此用户录入完基本信息后,首先要选择求职领域:法律行业,系统根据法律行业推荐出多款具有行业风格的简历版式。用户依据自己喜好选择简历版式,随后进入具体的单项个性定制。以下的个性定制顺序是依据用户的行为选择的,并非系统制定的顺序。(图7)

具体个性化定制过程如下(图8):

第一步,选择字体。此用户在情景实验时,先选了字体修改,面对系统提供的字体,想要尝试体现自己性格的其他字体,便点击要更改的文字,右面弹出设计区域(此时设计区域内包括可更改颜色的色盘和根据法律行业特征推荐的字体等)。此用户选择系统推荐字体的其中一种作为小标题的字体,另一种作为正文字体,若两款字体不符合搭配审美法则,系统会给予提示。

第二步,选择简历背景,大多数都是以白色或浅色为主,便于纸质打印识别。经调研法律专业的大部分人会选择浅色系,因为他们认为深色让本身严肃的法律专业更加沉重。此用户选择了识别度最高的白色。

第三步,图表选择,图表形式语言在快速筛选简历时比文字更清晰明了,所以系统会根据版式设计的布局,推荐使用不同的图表。此用户选择的图表是原版式中所带的圆环图,在情景实验过程中符合用户喜好,未进行改变。

第四步,选择装饰元素。如果选择了有装饰框的简历版式,可在右边的设计区内选择已经设计好的装饰框,比如充满着系统推荐元素的装饰框等。关于法律专业的元素,系统提供了天平、书籍、法槌等装饰元素,同时根据用户填写的兴趣爱好推荐相应的装饰元素。

第五步,内容模块更换。此用户更想让招聘者最先了解实践经验,但系统根据大数据调研总结,教育背景是招聘者优先查看的模块,却不符合此用户需求。那么,用户仍可更换模块位置,但如果教育背景被用户移出优先查看的版式区域,也就是F型视觉路线(图9),系统会给予提示,以保证简历的高质量输出。

第六步,终极优化。用户点击保存设计后的简历,然后系统会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导出最终专属用户的个性化简历。(图10)

第七步,输出设置。最终简历可在系统内分享链接,发送给投递部门邮件或纸质打印。

五、结语

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简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探索性研究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的可操作性。通过大数据和信息交互作为辅助手段,实现个性化简历定制,丰富对视觉引导行为和视觉层级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其意义在于视觉引导应聘者如何制作符合应聘标准且凸显个性的简历,同时能够提高招聘者在简历筛选工作中的效率和愉悦感,并为其挑选出优秀人才。尽管此系统实践制作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探索的地方,但愿以此为始,引发更多新的设计思考。■

注释:

①刘凯.基于屏幕视觉热区的用户偏好提取及个性化推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②南云治嘉.版面编排[M].台北:枫书坊文化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字体毕业生个性化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字体的产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最“叛逆”的毕业生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组合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