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养生内涵综述
2018-08-29侯曦丁琪曹峰
侯曦 丁琪 曹峰
摘 要: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养生内涵的整理,呼吁现代人们在关注“养身”的同时注重“养心”,注重中医传统养生文化中的整体观念,并将阳明心学中的养生内涵运用到现代养生中来,彰显其现代社会价值。方法 将已发表的研究论文为主要资料,从阳明思想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方面出发,发掘阳明学研究状况中蕴含的养生思想,并对阳明学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经查阅大量文献及书籍,发现研究阳明思想者以哲学,史学,教育学方面为主,几乎不涉及医学领域,该课题拓展了阳明心学的研究领域。 结论 将阳明心学引入到中医养生文化之中,既充实了中医养生内容,又可以指导现代养生实践,阳明心学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可以应用于中医养生领域。
关键词:王阳明 养生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
要研究阳明心学的养生内涵及其现代价值,首先必须对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众所周知,伦理学与宗法关系、政治、哲学紧密结合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三大特征[1]。相较于近代西方哲学那种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将认识论、实践论、人的存在与本质等问题分而论之),中国古代哲学的表现方式显然更为注重融合性和整体性,“它在某种意义上将以上诸项化约为一个问题,即如何成圣……在理学中,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以及终极关怀呈现为彼此交融的格局。”[2]因此,整个阳明学均可视为阳明心学养生内涵的载体和呈现。了解阳明心学的养生内涵的研究现状,必须对阳明学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和把握。本文将已发表的研究论文为主要资料,对阳明学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借以了解阳明学在国内的研究发展动态。
一、心即理
阳明心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王阳明首度提出并详细阐释了“心学”二字,后世则称其为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研究数量较多,内容各式各样。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如下:邵顯侠《王阳明的“心学”新论》[3]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实际上是试图说明德性之知的先天性,但这并不是没有经验的德性,更不是所谓的唯心主义。刘静《“心”的历程——王阳明心学探析》[4]提到,“心”的历程中的“心”是成长的,是在人生的磨砺和实践中不断强大的。于丹《心学大师王守仁的生命修行》[5]认为,生命修行当修天地万物一体,修己以敬而安人。钟诚《成就德性的新路径——王阳明心学探微》[6]认为,王阳明通过“致良知”树立起他心中的德性观,奠定了心学的基础和宗旨,以“知行合一”的思想,确立起对个人道德和知识追求的手段和方法。薛勇民、赵宁《从“心之良知是谓圣”到“万物一体”——小议王阳明的圣人观》[7]认为,心之良知是谓圣”回答了“ 成圣何以可能”的问题;“ 万物一体”则进一步指出了圣人必然要达到的精神境界。范军娣《王阳明的心身之学》[8]认为,王阳明万物一体的核心在于心身的统一,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物”等命题;在实践方面,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修身方法。
二、知行合一
知行问题是阳明心学与朱子理学的一大重要分歧点。朱熹认为知在行之前,从而把知和行分开加以理解,而王阳明则认为知和行本是一体,知行本就合一,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同样也是各界学者关注的重点所在。对于知行合一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一峻《从“知行合一”看王阳明的心学》[9]认为,“知行合一”论反对朱子“先知后行”说,与“心即理”、“致良知”构成了阳明心学的基础。董平《“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10]认为,随着以“知行合一”为实现手段的“致良知”的实践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展,终究有可能实现天下一切万物都与我心相关联的境界,那就是“ 心外无物”,从而实现出“仁人与天下万物为一体”的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展明锋、陈勇《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学说》[11]指出,“知行合一”演变的逻辑路径即是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而“知行合一”道德修养方法的关键:立志。徐圻《谈“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内在统一》[12]则认为,“知行合一”就是“天人合一”,是“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间的融会贯通。此外,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时代价值,也是学者关注的问题。刘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刍议》[13]概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理论的内涵,认为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我国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龚淑玉、许红红《知行合一——王阳明对当今人们日常生活的借鉴之处》[14]认为,知行合一、致良知在反对虚伪作风和处世的方法上,对当下生活仍能起到借鉴学习作用。
“知行合一”与“心即理”、“致良知”构成了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知行合一”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是良知学说的外在表现形式。修身与养心齐备,体现了中医养生之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
三、致良知
良知是阳明心学中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学者特别的关注。对于良知学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盛珂《“致良知”工夫论的新视角——王阳明的“立志说”》[15]则认为,致良知可以从立志角度来认识,立志在阳明良知学说中占据特殊的地位。陈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16]认为,“致良知”思想在生存论反思的立场上实现了以“心”统摄“理”、“气”的心、理、气合一的三位一体性的本体观。金文瑜《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17]则认为,王阳明从“良知”出发,运用了儒家的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以及人性论及其学说于一体,重新系统的构建了一个首尾连贯,思想完整的道德哲学体系,即王阳明心学。赵彦涛《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18]则认为,“良知”作为人的心灵主宰在面对当代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时需要通过事上磨练发挥出来它的自明自觉,而“良知”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人们内在的精神信仰。付红玉《王阳明良知学研究》[19]认为,王阳明的良知学提出了具体的道德实践方法,强调个体要坚持不懈的认识良知、践行良知。
王阳明所强调的良知是一种精神形态,通过立志,确立自己的成圣目标,保持内在的精神信仰,正是养生先养心这一中医养生观的体现。只有精神内守,保持本心,才能形神一致,成为真正的圣贤之人。
小结
从阳明心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对于阳明学的研究多从哲学、文学、历史学视角切入,虽然在三大核心思想的内部构思有所创新,但在总体上看研究仍是以哲学领域居多,并持续低水平重复。现有少量文献描述了王阳明德育思想部分,其主要导向为社会教育和道德品德的树立,并没有以养生养德为主要内容去描述。而阳明哲学的一切讲论都是以道德践履为目标,以成贤成圣为最终目的,这成贤成圣的工夫论,从传统中医养生角度来看,就是养生本身。
中医传统养生理论历来重视形神一体,形神共养。而现今社会的中医养生“热潮”更多的是在强调“养身”、夸大“养身”的重要性,而很少去关注“养心”的意义,对中医养生传统文化中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关注更是微乎其微。本课题通过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养生内涵的整理,呼吁现代人们在关注“养身”的同时注重“养心”,注重中医传统养生文化中的整体观念,并将阳明心学中的养生内涵运用到现代养生中来,彰显其现代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0.
[2]杨国荣.心学之思一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3]邵显侠.王阳明的“心学”新论[J].哲学研究,2012(12):30-37+123.
[4]刘静.“心”的历程——王阳明心学探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4):1-4.
[5]于丹.心学大师王守仁的生命修行[J].中国纪检监察,2016(08):58-59.
[6]鐘诚.成就德性的新路径--王阳明心学探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05):97-101.
[7]薛勇民,赵宁.从“心之良知是谓圣”到“万物一体”--小议王阳明的圣人观[J].晋阳学刊,2015(04):136-139.
[8]范军娣.王阳明的心身之学[D].西北大学,2010.
[9]张一峻.从“知行合一”看王阳明的心学[J].鸡西大学学报,2012,12(08):36-37.
[10]董平.“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N]. 光明日报,2013-11-26(014).
[11]展明锋,陈勇.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学说[J].道德与文明,2002(03):37-41.
[12]徐圻.谈“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内在统一[N]. 贵州日报,2017-03-04(004).
[13]刘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刍议[J].新西部(理论版),2012(07):83+112.
[14]龚淑玉,许红红.知行合一--王阳明对当今人们日常生活的借鉴之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S3):13-14.
[15]盛珂.“致良知”工夫论的新视角——王阳明的“立志说”[J].哲学动态,2012(10):58-62.
[16]陈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7]金文瑜.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18]赵彦涛.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7.
[19]付红玉.王阳明良知学研究[D].湖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