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2018-08-29胡毅军

价值工程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主楼教学楼城市更新

胡毅军

摘要:沈阳市是一所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矛盾越加明显。124中学主楼建筑呈对称式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特征,是沈阳近代教育发展史的重要载体,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相关研究,探讨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方式,指导学校改造方案,更好的发挥历史建筑的价值。

Abstract: Shenyang i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renewal and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main building of 124 middle school is symmetrical layout, which reflects th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and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Shenyang modern education history, so it has precious historical valu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chool,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of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to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the school, so as to better play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关键词:124中学;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

Key words: 124 secondary school;urban renewal;historic buildings;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9-0223-02

0 引言

沈阳市是一所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一大批优秀的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历史建筑的利用功能不尽相同。随着近年来沈阳市城市发展的加快,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矛盾越加明显。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可持续保护历史建筑,发挥历史建筑在历史文化城市传承中的作用,是当前研究历史建筑保护的热点话题。

1 项目概况

124中学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新华地区,东临南京南街。用地范围东至现状住宅、南京南街,西至同泽南街,南至南十一马路,北至南十马路,用地面积约3.8公顷,学校师生人数1600人,现状包括教学楼、体育馆、换热站、校办工厂等建筑,校内绿化条件良好,包括多棵古树名木。教学楼面积约10200平方米,其中体育馆面积约1200平方米,体育场面积约8800平方米,锅炉房面积约550平方米,地下人防设施面积约4200平方米,外围校办工厂面积约3800平方米。

目前学校内设施陈旧,操场面积过小,不能满足周边学生就学需求,按照相关部门要求,需要对学校进行改造更新。

2 保护价值

124中学原为葵寻常小学,最初开办于1937年1月,1945年学校停办,1946年改办国立辽宁省第三中学。1948年为沈阳军区政治部驻地,1962年改为解放军沈阳军区八一学校,1968年改为124中学至今。体育馆建于上世纪50年代,屋架为人字木质结构,70年代末体育馆房盖塌陷,1980年重新修复,改成平屋。西侧教学楼建成于1993年,混砖结构,为四层教学楼,外墙为米白色外墙涂料。主楼被有关部门确定为二类历史建筑,其特点为两层、坡屋顶、木屋架、平面呈“山”字形。主楼主入口正对为大礼堂,教室沿两侧展开,单廊式,采用清水红砖墙,红砖墙与白色线脚交相辉映,色彩沉着优雅,比例、尺度和谐。124中学主楼建筑呈对称式布局,具有教室与礼堂的复合功能,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特征,是沈阳近代教育发展史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大的保护价值。

3 项目改造中面临的问题

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是项目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时项目还需解决教室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就学需求;缺少食堂;外围校办工厂破旧,影响城市形象;体育场面积过小,不满足相关标准、停车不便要求等诸多问题。

4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相关案例

4.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方式

4.1.1 原址保护利用

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保护措施,通过建筑修缮、整治环境等手段,恢复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在利用方式上早期为保护为主,后期发展为保护利用并重,同时应注重维护和更新。在利用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政府收购,辟为景点,供人们欣赏;二是整修后维持原功能;三是整修后赋予保护建筑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新功能。

4.1.2 移位保护利用

历史建筑由于面临消防、安全等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进行建筑移位,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保护手段。如上海古寺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宁波王渡村文保建筑等建筑。上海玉佛禅寺现址始建于1918年,历经百年风雨,建筑结构日渐老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消防、公共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为了消除相关问题,2017年上海古寺玉佛禅寺大雄宝殿进行了平移工程。在平移主体建筑的同时,主题建筑内部的佛像及文物也同步完成平移,较大限度的保证原貌。历史建筑在移位后,在利用方式上一般都是維持原有功能,保护和利用并重。

猜你喜欢

主楼教学楼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非对称分布地下室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圆形和方形荷载作用下框架厚筏基础变形与反力特征研究
TOD/城市更新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基于遗传算法的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教学楼自动门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建主楼幕墙工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