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补偿性解读
2018-08-29周文杰王瑜
周文杰 王瑜
摘 要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化,新出现的媒介不断补偿着已有媒介的不足。VR技术的出现为传统的传媒行业输送了新鲜血液,对传统新闻传播在新闻生产方式、新闻呈现方式以及用户体验感上都有了极大的补偿。然而VR新闻目前还面临着人才稀缺、内容有限、设备普及率低和加剧“拟态环境”的挑战。
关键词 VR技术;补偿性媒介;新闻传播;沉浸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001-02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媒介技术本身反应了时代的变革,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现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它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随时随地全方位的延伸着我们的感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互联网对我们的洗礼。过去的10年,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成就了以BAT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领头羊,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写新闻稿,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的接收到与自己兴趣相匹配的信息,可以通过VR眼镜看到无法亲临现场的演出,仿佛身临其境。媒介技术不断进化,新出现的媒介不断的补偿着已有媒介的不足。而VR技术的崛起也为传统新闻传播业带来全新的报道方式,为传统的传媒行业输送了新鲜血液,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平台,因此这无疑就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所说的“补偿性媒介”。
1 VR新闻的发展现状
所谓VR,即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使用户沉浸其中,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 ]VR技术应用广泛,涉及的领域包括航天、游戏、医疗、教育、新闻传播等方面。而VR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大致可以追溯到2013年,美国甘尼特公司旗下的《德梅因纪事报》利用VR技术向受众呈现了美国当地一个农场家庭的变化。
2015年11月《纽约时报》制作的VR纪录片《流离失所》让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令人心痛的难民危机,受众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自主的探索者。自此之后,VR技术便在新闻传播领域活跃起来。
国内媒体也敏锐地捕捉到了VR技术对新闻报道的补偿性作用,积极运用新技术实现新旧媒介之间的融合。2015年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制作了“9·3”大阅兵VR全景视频拉开了国内VR新闻的序幕,激动人心的阅兵现场在VR的帮助下浮现眼前。同年,深圳的滑坡事件牵动了不少人的心,新华社在此次报道上采用了VR全景视频,使受众仿佛亲临“第一现场”,目睹事故发生以及救援场景,其震撼性非文字和图片所能及。
2017年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光明网制作了VR虚拟体验“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其中包括“践行新发展理念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文化自信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等11个场景,观众可以自主选择场景体验现场的气氛,切实体会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今年两会中除了VR技术的使用,新华社客户端还加入了AR新闻报道,受众通过扫描二代身份证便可以更具科技感的方式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传统媒体正在借助VR技术实现有益的尝试,VR技术正在使新闻生产方式产生变革。
2 VR技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补偿
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功能的补救和补偿”。[2]换句话说,媒介的演进是沿着不完美到完美的人性化趋势进行的,新出现的媒介将对已有媒介的不足进行完善与补充。例如,电报通信的抽象代码被电话中的人声所取代,黑白摄影被彩色所取代等。简而言之:随着每一种媒介的发展,我们最终试图复制面對面交流的条件,同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VR新闻就是利用VR技术将新闻现场的三维空间通过全景镜头拍摄并利用模型构建出来,受众通过特定头戴设备可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视觉、听觉甚至嗅觉、触觉等。VR技术的出现对传统新闻传播在新闻生产方式、新闻呈现方式以及用户体验感上都有了极大的补偿。
2.1 新闻生产多元化
传统的新闻制作大多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还原事件真相,可以利用的形式较少,而VR技术作为一项“补偿性媒介”出现后便对以往的新闻生产方式产生了变革。V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叙事媒介,打破了以往固化的叙事方式,通过重新包装、加工、演绎新闻素材,力求真实的再现新闻现场,更加注重新闻题材的视觉效果以及观赏性,打破了以往新闻媒介的中介角色,使受众以第一视角目睹新闻事件的始末。
2.2 新闻呈现立体化
传统的新闻报道呈现方式无外乎是文字、图片、声音,新媒体出现后,呈现方式更加的多样化有了H5,有了短视频,但依然停留在一维或二维的平面传播。VR技术出现后新闻呈现方式变得立体化,实现了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变,不再局限于对新闻事实的简单描述,而是通过360°的全景镜头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新闻内容,扩大了新闻表现视角。传统的新闻呈现方式在VR技术的作用下得到了较好的补偿,更加贴近人的需求,使新闻报道尽可能的全面、真实、客观的呈现在受众视野中。2015年“9·3”大阅兵是一个举国瞩目的日子,干巴巴的文字、图片报道,震撼性将大打折扣。相反,人民日报采用了VR全景视频,受众可以自主调整角度观看新闻,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出我军的威武雄壮,激动人心。
2.3 用户深度沉浸感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VR技术无疑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方面面对人进行着全方位的延伸。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无外乎“我播你看”,受众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没有自主权。新媒体出现之后这种情况被改变了,新媒体的交互性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新闻,而VR技术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偿。利用VR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360°的还原,用户通过佩戴VR眼镜就可以置身其中自主去探索去体验,以第一视角观察事件现场,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受众从以往的被告知变为去发现,这种深度沉浸感所带来的震撼性和冲击力是传统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和图片难以望其项背的。以《纽约时报》的VR新闻片《流离失所》为例,通过VR技术,受众可以以第一视角看到难民儿童惨不忍睹的生活,使受众身陷其中,强烈的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3 VR新聞面临的挑战
3.1 VR人才稀缺
传统的媒体人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积极做出尝试,实现媒介之间的融合,目前已经有一定改变。但是VR新闻对于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掌握采、编、播的技能,更需要熟练掌握VR技术并熟练使用VR设备,目前来看具备这些素质的媒体人相当匮乏。
现有的VR新闻多是和一些VR团队合作而成,媒体人队伍中精通VR技术的较少。一个行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来领队,专业人才的缺失必然会影响VR新闻的发展,这也是目前VR新闻面临的巨大挑战。
3.2 选题内容有限
不论是什么时代,“内容为王”的原则永不过时。因此即便有了VR技术,也需要对内容的选择进行严格把关。优质的内容远比技术更稀缺,内容应该成为技术的灵魂,只有内容和技术很好的结合才能相得益彰。“鉴于VR新闻中呈现的新闻现场是时空交错的,因此更多适用于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和新闻纪录片中”。[3]
对于一些常规报道中若盲目追求体验感而使用VR技术无疑会增加新闻制作成本。但同时,对于一些灾难新闻发生时,使用VR技术将事故现场的惨状真实的还原给受众是否真的适合,以及牵涉到的数字时代人的隐私问题,这都是在新闻伦理范畴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3.3 制作成本高,设备普及率低
运用VR技术拍摄的新闻强调“沉浸感”,这比传统新闻传播方式需要更高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支持。剪辑难度大、制作周期长、生产成本高,这都是对VR新闻能否进入常态化的生产模式的挑战。而且由于VR新闻制作周期长,在新闻时效性上也会大打折扣。
另外,目前VR设备普及率不高,根据2017年《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表明,购买过各种虚拟现实设备的用户约96万人,而用VR设备来观看新闻的人更少,可见VR新闻的受众面还是比较窄。这也不难解释,因为VR技术最初就运用在游戏领域,现在也发展的比较好,比如今年大热的电影《头号玩家》就是对未来游戏社交的幻想。因此这也成为制约VR新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加剧“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即大众传播并不是对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VR新闻在制作时也是经过了记者、编辑的加工所呈现给受众的产物,并不是完全的客观现实。因此VR新闻中的场景越真实,越不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制作者对于信息的控制,对于人们辨认信息的难度越大。
VR新闻的深度沉浸感,让人分不清虚拟与现实,它所构建出的虚拟环境也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长此以往人们会降低对客观世界的判断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产生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的可能性提高。
4 结论
V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补偿性媒介”对传统的新闻传播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新闻传播业的变革与发展也与新技术的产生与运用密不可分。然而新技术在诞生之初必然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是无论处于什么时代,科技的进步理应被期待而非畏惧。正如莱文森所说:“人决定媒介的演化——哪些存活,哪些落到路边,哪些命悬一线,哪些如日中天”[4]。因此未来应注意培养善于创新、积极接受新鲜事物,善用VR技术并且具备新闻专业主义的全能型人才;也应着力找准适合VR技术的新闻,对于其中面临的伦理问题也应进一步反思,提升新闻思想,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同时也应继续完善VR设备并加以宣传,改进用户体验,培养受众使用VR阅读新闻的习惯,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47-50.
[2]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殷一冉,郝雨.“VR+新闻”泛化趋向的深层隐患与慎用规则[J].中国记者,2016(12):32-35.
[4]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