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志平 中国建材的华丽转型

2018-08-29杨旭然

英才 2018年8期
关键词:宋志平中国建材碳纤维

杨旭然

如果把占据行业内最强势地位、获得最高市场占有率、最佳盈利表现作为衡量一家企业成功的标准,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做到了。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建材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不断地联合重组,在水泥、国际水泥工程、余热发电、石膏板、玻璃纤维、风电叶片等领域都做到了世界第一。

整个2017年,中国建材总营业收入升至3000亿元级别,旗下6大产品体系的盈利能力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对于建筑材料细分领域的整合重组、优化布局都收到了真金白银的回报。

在体量庞大的水泥产业,中国建材通过长期坚定的运作,实现了每年5.3亿吨水泥、4亿立方米砂浆混凝土的产量。多年持续推进的联合重组模式,让中国建材几乎以一己之力,结束了中国水泥产业多年来纷争复杂的竞争格局,并带动行业离开了长时间的微利时期。

当全国范围内水泥价格不断上涨,北新建材(000786.SZ)和中国巨石(600176. SH)的利润快速增长,当中国建材与中材股份在港交所順利整合,当新的水泥工程在“一带一路”陆续搭建,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如此庞大的产业集团,在占据中国乃至全球建材行业的制高点之后,是否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看到对于中国建材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立传统建材的强势地位之后,找到全新的突破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一个相对传统的建材企业,获得继续加速的“新动能”。

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宋志平将这种变化称之为“三足鼎立”,也就是水泥业务、国际工程服务业务和新材料业务要实现共同发展。他认为整个集团这几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全力以赴去做新材料”。

水泥王者自我变革

2018上半年,有关水泥行业最大的关键词就是“涨价”。有人认为这是二、三线城市房产销售热潮的带动,亦有人认为这是环保政策越发严格导致供给不足,但在宋志平看来,这些都不是最全面的答案。

重组后的中国建材,有足够强大的盈利能力,来支撑投资者的热情和期待。

在2017年时,他曾经告诉《英才》记者,通过联合重组,中国水泥产业集中度得以提升,必然让整个行业更加稳定,从而带动企业利润水平的提升。过去多年中国建材主导的产业联合重组,已经让整个行业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但他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变化,水泥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全社会范围内水泥的使用量在经过一个平台期后就会下降。

受益于在行业内强大的竞争优势,中国建材并不会失去盈利能力。相反,中国建材这个全球范围内的“水泥大王”,仍然可以在未来五年行业重心缓慢下移的过程中赢得很多利润。

很多投资者也意识到这一点。2017年12月,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3323.HK)及中国中材股份(1893.HK)分别召开股东大会并联合公布,中国建材股份和中材股份的合并事项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令人震惊的是,两家公司股东赞成率均超过99.9%。

要知道香港市场本身是一个重视中小股东权益的市场,在大量的收购整合案中,都会看到中小股东密集投出的反对票,这和A股有明显的不同。

“因为香港的门槛很低,小股东如果超过10%不同意,这个整合就否决了。虽然10%是一个相对很小的数字,但存在被否的概率,尤其是中材股份,持股一两个亿港币的小股东就可以否掉整个案子。”宋志平介绍说。

为了更充分地向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介绍整合的好处,宋志平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在香港和全球的路演,最终才获得了两家上市公司几乎所有投资者的认可。但最重要的是重组后的中国建材,有足够强大的盈利能力,来支撑投资者的热情和期待。

自2017年12月中国建材股价受到整合支撑反弹之后,已经从3元左右的价格,最高上涨至接近10元,2018年7月初才回落至7元上方,并且这些涨幅之下,中国建材仍然只有13倍市盈率和1倍左右的市净率。显然,这种上涨是由真实的业绩支撑驱动的。

另外,中国建材在大规模整合之后,内部也在不断削减成本,完善企业结构。和中国中材完成“大两材合并”后,双方总部加起来共有27个中层部门,被直接削减到12个中层部门,原有的33个二级单位减到13个。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建材非常坚决的防止两个企业简单相加,而是在内部进行不断地熔炼、融合、整合优化,这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强度下降的外部环境同样重要。

“效益大增,股票大涨,投资者欢欣鼓舞。”宋志平总结道。

打造隐形冠军

水泥是中国建材最明显的标签,但并非仅有的标签。

专业化和多元化,一直是企业战略设置与布局中重要的一个争论。在专业化支持者的观点来看,一家企业应该心无旁骛地将一个产品做精、做透,多元化意味着对企业资源的分散与透支。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模式已经衍生出了众多新的变化。相关多元化在大型实业集团和互联网平台型公司中大行其道。中国建材以其央企的特殊性和庞大体量,成为了多元化成功经营的典范。

特别是中国建材在新材料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已经成为了支撑其下一个20年继续发展和增长最为关键的新动力。

中国建材最早在新材料方面获得成功的,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控股了中国巨石(600176. SH),两材合并后还拥有另外一家全国产能规模第二位的泰山玻纤。这两家企业合计占据国内玻璃纤维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泰山玻纤2017年实现了8.22亿元净利润,行业龙头中国巨石在2017年则获得了21.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去年增长41.34%,两者合计为中国建材贡献了30亿元的利润。

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玻璃纤维的存在,但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个人都是中国巨石和泰山玻纤的客户。同样,中国建材旗下北新建材的石膏板也占据国内60%左右的市场份额,悄然隐藏在每家每户的墙壁和屋顶装修中,为中国建材带来20多亿元的利润。

在这几个领域,中国建材都做到了行业内最大的市场份额,并掌握了一定的市场定价权,成为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玻璃纤维是中国建材最早在新型材料方面的布局之一。随后,中国建材又规划布局了“五大新材料”,包括碳纤维、电子信息显示玻璃、光伏材料、高等级动力电池隔膜以及轴承使用的工业陶瓷。这五个重要的新材料领域中,中国建材的供应量都已经位列全国第一。

原中材旗下的中材科技(002080.SZ),是中国建材在动力電池隔膜领域的主要平台。公司董事长薛忠民告诉《英才》记者,高端锂电池隔膜生产一直是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中无法实现国产化替代的一部分,而中材科技已经部署了可供量产的先进生产线,并做出了在未来几年实现年产4亿-5亿平米的远景规划。

“锂材料是最成熟的动力电池技术,到目前还远远没有到达爆发期。”薛忠民表示,中材科技已经将锂电池隔膜视为中材科技未来最重要的支柱业务。

能否量产,是宋志平极为重视的。他将其视为中国建材的新材料与其他企业相比最重要的不同之处,也是中国建材目前阶段新材料产业最关键的特点。目前这五块业务上,中国建材都在积极推行大规模的量产,这和中国建材在玻璃纤维、石膏板等领域的情况非常相像。

“在中国,这几块市场的供应都是第一,因为中国建材是最早实现大规模制作和量产的,并且还要突出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的指标。”宋志平告诉《英才》记者,他对于旗下业务板块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做到行业第一,并且都要能够盈利,这是作为一个工业集团来说比较明确的特点。

一个个新材料领域拥有最高市场占有率,较强盈利能力的“隐形冠军”,是中国建材在寻求二次突破过程中最可依仗的新生力量。“中国建材转型转得非常快, 2017年,我们新材料板块赚了70个亿的利润。”但是在宋志平看来,这仅仅只是中国建材向新材料领域全面发力的开始。

技术优势 全球复制

按照宋志平的判断,2018年的水泥产业仍会很赚钱。虽然水泥使用量在不断减少,但未来五年,仍将维持在20亿吨的水平之上。

水泥带来的稳定利润,被宋志平看作培育下一批增长点的重要基础。利用这些利润,中国建材希望培育5-8个或者更多的业务板块,“这些板块将来每家都会是一家上市公司,每家都有30亿-50亿的利润。”

实际上新材料产业的行业特点、发展模式,和水泥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水泥本身是一个制作流程比较简单、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更加看重资源和规模优势的行业,体量较大。新材料板块虽然在短时间内来看体量比较小,但却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

这意味着中国建材的转型和二次升空,需要从一个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转向更高端、技术门槛更高的新体系。而这些更具技术含量的市场运作模式,和水泥产业的资源与整合模式完全不一样。

早年在医药领域的工作,以及玻璃纤维、超薄玻璃等领域的沉淀,让宋志平对于向技术思维转变非常熟悉。他清楚的看到水泥和新材料领域的差异,因为水泥是规模优势取胜,需要占有资源,但新材料则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拷贝复制工厂的成本并不高,但如果去外面收购新材料的企业和工程,那成本就会很高,而且会把一些原有的技术卖的很贵。”宋志平表示,如果被收购的技术还不如企业原有的技术好,那这些收购几乎就完全没有必要。

“比如说碳纤维,如果我的碳纤维有T1000的技术,我做得比你还好,你搞了一个工厂,那我为什么要收购你?如果我掌握技术,投资一个厂房要比收购便宜得多。也就是说,收购新材料公司,实际上是在买技术。但如果你的技术比我的还低,我为什么要买你的?就是这么个逻辑。”宋志平举例道。

按照这样的逻辑,中国建材在新材料领域并没有和水泥一样,进行过大规模的行业整合,而是将目光锁定在拥有强大技术实力的企业上,例如在法国、德国收购研发型的光伏膜技术企业,在国内与碳纤维领域的江苏神鹰合作,通过凯盛科技(600552. SH)收购触控显示屏技术拥有者国显科技等。

在收购之后,中国建材组织人力、财力,将这些来自国内和海外的技术做进一步的增强、完善,实现量产,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

2018年1月23日,凯盛科技对外发布了关于减薄生产线产能提升项目的公告,内容显示,蚌埠国显拟新增投资 5990 万元,对现有TFT-LCD玻璃面板减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以新增产能 126 万片。

2017年秋,中国建材旗下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在江苏连云港举行“千吨级SYT55(T800)碳纤维新线项目”投产仪式,通过这次投资,其单线SYT55(T800)级碳纤维生产能力再次增加1000吨。

水泥是规模优势取胜,需要占有资源,但新材料则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而在此之前,中复神鹰在过去12年里通过投资建成了4套聚合系统、6条纺丝生产线、10条碳化生产线,碳纤维产能达到6000t/a,成为了国内产量最大、技术最领先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占国产碳纤维市场60%以上。

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表示,未来还将以万吨为单位,继续碳纤维的技术复制,扩张产能。

包括中国巨石、北新建材等相对成熟的板块,同样也在贯彻着这样的模式,中国建材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复制扩张”路线,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快速展开。而其中最为宋志平所看重的,当属光伏材料的新能源板块。

光伏材料 最具潜力

“像碳纤维、锂电池隔膜、陶瓷轴承等这些产业,都是有限的市场。但太阳能是个无限大的市场。现在看未来,太阳能一定取代传统能源,这是毋庸置疑的方向。未来一定是薄膜太阳能取代多晶硅。”宋志平告诉《英才》记者。

在刚刚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经历了一波大发展。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累计多晶硅产量约24万吨,同比增长24%。

另外,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高达53.06GW。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30.25GW,其中光伏电站100.59GW,分布式光伏29.66GW。

这些数据看似庞大,但与目前全社会范围内的能源消费使用量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光伏对于传统的火电与水电产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更多是通过中心化的光伏电站产生的,效率更高、更能调动全社会能源生产力的分布式光伏,仍然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

经历了如此迅猛的发展之后,光伏行业的技术路线之争仍然没有停止过。例如单晶硅曾一度销声匿迹,然而随着隆基股份(601012. SH)推出转化率高达22.71%的单晶产品后,反而对多年来的主流多晶硅形成大量取代。

但中国建材的光伏材料与传统的单晶硅、多晶硅材料完全不同,是一种将稀土金属溅射或蒸镀到玻璃表面进而形成半导体薄膜全新工艺。虽然截至目前其产品的光电转换率仅为16%,距离多晶硅尚有差距,但是,由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的绿色环保、可吸收光谱范围广、温度系数低和弱光发电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具备了更强的发电能力,同时,由于发电薄膜连续,没有多晶硅组件上的一条条缝隙,也因此具备同等面积产品的更大的发电面积。

“做光伏发电不能掉入转化率的圈子里。比如在沙漠中做光伏电站,可以很容易的增加光伏板。”宋志平认为。

根据中国建材的测算,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有效发光面积要比同等大小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大15%,无形中将原本16%的转换率高出一个台阶。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利用其弱光性好的特点,应用在各种类型的城市建筑上,包括厂房甚至是办公楼、居民楼等建筑的玻璃上,这是传统的光伏电站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集团所属凯盛科技集团总经理彭寿说:“太阳能事业,实际上就是玻璃事业。”经过八年的艰苦攻关,凯盛科技依托其在高端玻璃研发中的经验和对半导体薄膜技术的掌握,已于2017年实现了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国内的量产,并将其率先应用在中国建材体系的厂房建设中。

“中国建材把发电玻璃当作一种建材产品,而电力供应实际上是这些建材的副产品。”宋志平解释道,对于客户来说,他买到的是墙体,或建筑的结构,并且可以通过电能获得额外收益。

这种模式几乎颠覆了原有的分布式光伏,此前人们只能在房顶上架设光伏发电板,程序复杂而且有碍观瞻,但如果将其彻底融入到玻璃幕墙中,分布式光伏就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和厂区之中。

“它将建筑材料、结构和太阳能融合在一起了,再加上其弱光表现好的特点,中国建材的分布式光伏对于补贴没有那么敏感,其产品方向和传统光伏完全不同。”宋志平说。

全球技术采购

对于多晶硅来说,技术门槛其实相对较低,有相当多的企业都在行业兴起之后参与进来,这也直接造成了一系列产能过剩的危机问题。

但以“铜铟镓硒”、“碲化镉”为主要技术方向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则对技术实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在提升行业进入门槛的同时,也提升了得到这些珍贵技术积累的难度。

为此,中国建材收购了法国企业旗下专门做铜铟镓硒薄膜研发的德国企业,同时,收购原西门子旗下以碲化镉薄膜技术为主的研发实验室。

对这家法国企业的收购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有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大量竞购者,最终法国人将这项重要的技术出售给中国建材,是因为只有中国建材拥有在玻璃产业深厚的积累,能够更好的将这项产业发扬光大。

“日本意识到中国企业得到这种技术后会意味着什么,因此比我们的出价更高,但法国企业希望让这些技术最终量产,因此选择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中国建材。”宋志平介绍道。

另外在中国建材的德国实验室里,为了能够让其碲化镉光伏薄膜技术获得更高转化率水平,当地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实验。如果水平能够超过相同技术路线的美国First Solar,中国建材还将给予技术人才以优厚奖励。

宋志平对于新材料领域创新和技术的注重程度可见一斑。他同样注重对国内优势技术的收購与合作,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与张国良在碳纤维方面长达10年的合作。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碳纤维最强的技术都在东丽等日本企业手中,但原连云港鹰游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通过长时间的投入和研发,对化纤设备实现技术升级与改良调整,研制成功了碳纤维的制造技术。

对此宋志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亲自拜会张国良谈入股与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中复神鹰。张国良告诉《英才》记者,他对于与宋志平的初次见面印象深刻,了解到神鹰方面的技术之后,就非常明确的表示一定要将双方的合作达成。

在成功合作之后,中国建材方面也给了张国良以极大的信任与支持。据张国良介绍,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建材都没有派过一名“驻厂高管”参与中复神鹰的产品研发或者企业管理,但双方的跨所有制合作非常融洽。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之后,中复神鹰的碳纤维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积累,并且实现了较大规模的量产,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除军工领域以外市场份额的60%。张国良从设备起步出发的碳纤维技术大获成功,今年张国良的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宋志平说这是中国建材集团第三次荣获这个殊荣,以前集团的超薄浮法玻璃成套技术和关键设备、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先后获得过。

和中国建材的合作,也让张国良的将这套技术体系以更健康、更快速的方式深化和推广。他认为,正是中国建材的支持和信任,得以让这项碳纤维技术走到最终实现量产,并基本具备可以成规模复制的能力。

从建材到材料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成功意味着过去。因为股东们对于企业增长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不论是规模还是利润;而市场的要求同样是无止境的,人们总是对更好、更新的商品有着更多的期待。

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攀上一座高峰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万事大吉,相反却可能意味着将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传统业务进入成熟期,虽然利润的总额很大,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只有通过升级或者跨界,才能够实现“二次升空”。

而这个过程的难度对于企业来说,无异于二次创业,对企业的学习能力、时点的把握能力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中国建材是进行产品升级最积极的央企之一,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做水泥、玻璃、石膏板等传统建材以外的创新材料布局,并且通过混合所有制合作的方式,控股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顺利融合并且迸发出新的价值。

这种融合,源自中国建材几十年的创业经历,和十余年时间里在水泥产业中的联合重组、兼并整合的磨练,同时也给技术的包容、创新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志平对于新材料领域创新和技术的注重程度可见一斑。

在选择新的业务与新技术的时候,宋志平会让下属分析和思考一些问题,他称之为“四问”:这个技术中国建材是否有优势?我们的优势是什么?这项新的业务有市场空间吗?对于央企来说,必须去做那些市场空间较大的领域,没有几百亿以上的市场总额,那就没有必要进入。另外,对于这些技术

来说,是否能够迅速进行复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想要做到规模化生产,技术就必须能够被迅速复制。

“麦当劳可以复制,但烤鸭就不太好复制,这直接导致全聚德和麦当劳之间的差距。”宋志平解释道。

最后,就是这项技术是否能够和资本市场接轨。通过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中国建材才可以降低前期投入资本的成本,这对于重资产投入的产业来说非常重要。

这四个问题看似平常,实则凝聚了宋志平对于技术创新型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最深入的思考。

从水泥到新材料,从建材到材料,这个跨越的过程意味着市场容量成倍的扩容,也意味著企业利润仍然能够不断增长的新机遇。中国非金属材料领域中,一直缺乏一个重磅的“国家级选手”,如今随着中国建材对这一领域的不断渗透,国内新材料产业的格局将被彻底改写。

转型与升级,从来都是企业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这并不简单,甚至充满着陷阱与危机。

幸运的是,中国建材在市场中的经历,宋志平本人在技术创新上的亲身经历和深刻理解,都让中国建材的再加速过程变得更加平稳、顺利。

猜你喜欢

宋志平中国建材碳纤维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从“草根央企”到双料世界500强
一种碳纤维加固用浸渍胶的研究
创新为先技术求精踏实肯干做贡献
———访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首席专家
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的做法与思考
HP-RTM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通道加强板研究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在飞机上的应用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
碳纤维增强PBT/ABS—g—MA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