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
2018-08-29黄玉仙
黄玉仙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倾听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将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然而,现阶段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善于倾听的现象甚为严重。小学任课教师要明确要求、制订规则、激发兴趣、恰当评价,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学会倾听。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生;倾听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对“学会倾听”的具体要求是:第一阶段,学生们需学会听别人讲话,领会讲话的主旨要义;第二阶段,学会认真倾听的同时要加深理解,不理解之处应积极向他人请教;第三阶段,认真、耐心听他人说话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可抓住他人说话要点并进行概述,结合自己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与看法。课堂学习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其良好的课堂倾听习惯可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然而,走进课堂时,现状不容乐观。
一、明确要求,引导倾听
学生们如何才能做到认真倾听呢?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和“四心”。“三到”即眼到、耳到、心到。“眼到”是指教师在说话和打手势时,学生眼睛应盯着教师;“耳到”是指学生应仔细聆听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心到”是指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知识内容,主动积极地探索、发现问题。“四心”则为倾听时要专心、耐心、虚心和用心。专心即听教师或同学发言时,心无杂念;耐心即听他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尤其是其他同学发言有误时,不宜直接打断他人发言,需等他人发言完毕后以适当方式指出;虚心即能虚心接受老师或同学的不同意见;用心即听取他人意见时选择性吸收。最后教师还需指导学生学会评价,辩证思考,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他人意见。
二、制订规则,训练倾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上,学生的许多行为看似无关紧要,如趴在课桌上、手托腮、转着笔、闭着眼睛听课,这些习惯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分散其注意力,部分学生则由上述状态逐渐进入昏睡。因此教师需制订好学习规则。①上课后学生需在自己座位上坐好,进入学习状态;②课堂上听教师讲课时不搞小动作,不讲小话,不东张西望,不影响他人学习;③课堂发言先举手,面向大多数同学,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同学发言时需仔细倾听;④小组学习讨论时,发言声音适中,小组同学听清即可,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⑤课堂练习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结合各年级段有针对性地建立学习规则,对培养倾听习惯具有明确指导性和实用性。
三、激发兴趣,乐于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若课堂中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走神,听得不认真。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积极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感兴趣,激发他们倾听的兴趣。如在教学《好伙伴》一文时,教师问:“谁是你的好伙伴?为什么说他(她)是你的好伙伴?”学生七嘴八舌地就说开了,有的说:“王红是我的好伙伴,她经常和我一起打篮球”;有的说:“李明是我的好伙伴,他天天教我做作业”;紧接着,教师问:“课文《好伙伴》里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此时,学生认真地默读课文,不一会儿就能概括出课文的大概内容。
四、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四十分钟学习过程中极易分心。在小学课堂中需应用适当的激励方法。适当的语言激励是充分调动小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小学生学会倾听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小学课堂中对学生认真倾听的引导过程中,应多给予鼓励与赞扬。如 “掌声送给他!”“你有一双金耳朵,这么小的区别都找出来了!”……一句赞扬、一次掌声,可以让学生们品尝努力学习的喜悦,收获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学生也将在学习过程中更愿意倾听。
小学生学会倾听既是习惯的养成,更是意志的磨炼。学会认真倾听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它需要教师日常监督与提醒,是一个长时间的教育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保持一定的敏感度,積极适当地引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参考文献:
[1]黄 焱.阅读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4(10):6.
[2]毛向群,王 丽.培养倾听习惯提高倾听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