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板梁桥动静载试验测试与分析
2018-08-29李荣巧
李荣巧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8)
1 工程概况
厂上跨线桥为都匀市红牛大道工程的子工程项目,为(20+25+25+20)m普通钢筋混凝土π型连续板梁桥,2#墩墩梁固结。桥台采用一字式台身,扩大基础;桥墩为柱桩式结构;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或挖孔桩。桥梁断面布置:9.0m=1.0m(人行道及护栏)+7.0m(行车道) +1.0m(人行道及护栏)。设计荷载:城-B级,人群荷载3.5kN/m2。
为评定该桥的整体受力性能,进行外观检测和动静载试验,掌握桥梁的基本状况,为桥梁以后的管养工作提供依据。
2 外观检查与实体检测
在试验前应对桥梁的外观和实体构件进行检测,掌握桥梁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构件强度、尺寸、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局部出现裂缝,在第 4跨跨中左侧π梁出现竖向裂缝,1#裂缝长度为0.76m,宽度为0.14mm;第4跨跨中右侧π梁出现竖向裂缝,2#裂缝长度为0.62m,宽度为0.17mm。在进行荷载试验时,应密切关注裂缝的发展情况。
3 静载试验
3.1 加载截面及工况确定
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情况,选取第3跨、第4跨为试验对象。各测试跨的内力控制截面为测试截面,如图1所示;应变测点布置见图2。挠度测点布置在人行道边缘处,在桥跨L/4、L/2、3L/4以及支点处共8个测点。
荷载工况I为2#墩支点最大负弯矩正载,工况II、工况III分别为第3跨最大正弯矩正载、偏载,工况IV为3#墩支点最大负弯矩正载,工况V、工况VI分别第4跨最大正弯矩正载、偏载。
3.2 加载效率确定
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计算模型,计算可知要达到0.95~1.05的加载效率,需要4辆载重为35t的加载车,得到荷载工况I~VI的加载效率分别为0.89、1.03、1.03、0.95、1.05、1.05。
图1 静载试验测试对象示意图
图2 截面应变测点布置
3.3 试验测定
正式加载前,用1辆加载车在第3、4跨上来回反复通行两次,对其进行预先加载,消除非弹性变形。预加载后,非工作人员退场,所有加载车停靠在对结构测定无影响的区域,所有准备工作安排妥当后,进行第一次空载读数。4辆加载车应分4级加载,保证结构的安全;加载完后一次性卸载。
试验程序:测试主梁的恒载(静止)变形初读数→测试跨控制截面布载试验→测试截面的应变及变形测试。
在试验过程中,观测加载后裂缝的变化情况,重点观测加载截面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当裂缝长度、宽度急剧增加,新裂缝大量出现时,应停止加载。
3.4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下面主要对荷载工况II测点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其应变和挠度值如表1、表2所示。分析可知应变在0.60~0.80之间,均小于1,表明所测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挠度校验系数在0.66~0.82之间,均小于1,表明所测结构刚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测得其他工况的应变和挠度校验系数也在此范围内,证明该桥的静载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表1 工况II应变测试结果(单位:με)
表2 工况III挠度测试结果(单位:mm)
3.5 裂缝观测结果
在试验过程中对跨中原有裂缝进行实时观察,在加载过程中最大裂缝宽度处有微小变化,最不利工况下1#裂缝由原宽度0.14mm增加到0.16mm,卸载后1#裂缝恢复原有宽度;2#裂缝由原宽度0.17mm增加到0.19mm,卸载后2#裂缝恢复原有宽度;1#、2#裂缝均小于规范裂缝宽度限值 0.2mm;考虑跨中竖向裂缝的存在会降低桥梁的安全储备,建议对跨中竖向裂缝进行处理。
4 动载试验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只与结构本身固有性质有关,而与荷载等其他条件无关,是桥梁结构振动系统的基本特性。通过动载试验测定,分析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外,验证或修改理论计算值,为桥梁的管养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受现场条件限制(该桥一端为 90度急弯),无法对该桥进行动载冲击系数测试,经各方同意后该桥不实施跑车、跳车、刹车测试,只进行脉动试验。
将传感器布置在测点上,由其拾取桥梁结构在大地脉动作用下的振动响应,采样时间30min,采样频率为100Hz。该桥计算频率为4.57Hz,测试频率为6.64Hz,实测值均大于理论计算值,说明该桥的实际刚度大于设计刚度。
5 结论
根据该桥动静载实测数据和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可知,该桥的强度、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试验跨结构整体受力性能满足设计荷载等级(汽车荷载:城-B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