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18-08-29

四川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徒课程体系药品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6)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调结构、转方向”发展模式转变,中国制造2025等建设规划,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蓝金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需要,如何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深度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但由于行业企业岗位的差异性,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不能千篇一律。如何培养生物药品行业的“蓝金领”,笔者结合所在学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对现代学徒制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

1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分析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制专科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开办于2012年,2017年获批为市级特需专业。该专业培养能从事生物药物生产、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专业技能均需通过模拟岗位训练方能获取,经调研目前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1.1 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高

生物药品的生产有严格的SOP操作体系和GMP的规范要求,对生产区域中的人员行为有所限制,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防止药品污染,在药品生产岗位开展实践教学受限,多数进入企业教学实践的学生被安排在外包,仓管等岗位。

1.2 企业实践缺少可量化的培养指标

学校和企业间没有达成明确的实践计划和培养目标,学生作为顶岗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为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企业作为管理和培养主体,为学生教授岗位技能,学生结束顶岗实践后,企业会提供学生企业实践鉴定意见,但学校没有参与到学生的实践考核环节,对学生顶岗实践教学多数处于无的放矢的状态。

1.3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

企业教育的局限性和学校教育的优越性不能融合互补,目前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主要是以学校主导为主,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没有健全的体制保障,导致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学徒经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岗位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常见。

由于以上问题制约了本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制药企业的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对于毕业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情况调研,学生表示专业技能操作、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提高较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4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基础较差,在企业培训中学习能力不够,接受新知识比较吃力;35%的学生表示进入企业后与老员工之间的关系不融洽,;60%的学生认为在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70%的学生希望能更早地进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熟悉工作岗位要求;56%的学生表示在校操作的仪器设备和企业相比较为落后。目前,企业顶岗实践教学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缺乏可行的量化标准。

2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依据

2.1 满足行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部分毕业的学生跟踪调查,多数学生不愿意接受企业员工的“终身制”,企业的福利待遇及异地就业的不利因素是造成学徒迁移的主要原因,60%的学生选择了在制药行业的再就业。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不能以某一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而应把生物制药行业的通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出发点,设置相关的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应体现出点面结合,培养学徒的生物制药行业通用职业能力,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2.2 满足合作企业岗位用人的基本需求

企业作为学徒培养的主体之一,学徒的培养还应以合作企业为核心,学徒的培养规格以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作为衡量标准。课程体系构建时,在完成行业通用职业能力的设置时,还应兼顾合作企业的特色设置企业特色课程,通过企业合作开发岗位能力学习模块及具体工作任务。形成企业导师负责制,课程考核基于工作岗位的业绩要求,体现出企业对学生培养、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的全过程参与。

2.3 符合校企共同育人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特点就是校企联合培养,学校和企业作为育人双主体,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构建应由校企双方的导师团队共同参与完成,以校内教师为主导,开发校内课程;以企业导师为主导,开发企业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可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从而实现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

2.4 符合学徒个人发展的需求

为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企业、学校和学徒之间需要签订“三方协议”。

通过协议约束学生的行为和保障学生的权益,保证学徒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能学有所获,也防止学生擅自离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而影响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信心。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学徒的职业规划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职业拓展课程,让学徒根据个人职业能力在企业择岗升职成为可能。

3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构建

现有的药品生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有公共基础平台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基础平台课包括了思政课和文化课,专业课包括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又划分为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及综合实训课程。根据现代学徒制的育人要求将课程分设为文化素养课、专业素养课、职业素养课和企业特色课[3]。

3.1 文化素养课

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作为职业人的身份要适应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就要具备专业职业技能和必备的文化知识。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重组文化素质课程,此部分课程主要在校内学习。文化素质养成课程包括了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培养的基本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高等教育终身性的目标[3]。

3.2 专业素养课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在设置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时,要对生物制药企业的核心工作岗位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把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内容,作为设置专业素养课程的依据。专业素养课程是校内专业理论课程和企业专业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企业的充分调研,高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了发酵工程制药工、生化药品制造工、疫苗制品工、血液制品工和基因工程产品工,根据岗位的工作职责分析其任职能力与素质要求,把工作领域的能力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再根据任职要求把专业素养课具体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具体内容见表1和表2。

表1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岗位分析表

表2 专业素养课课程体系表

专业素养课程的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设计学习项目,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完成,主要以校内教师授课为主。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校外兼职教师来校授课,校内教师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实训室完成,兼顾企业参观学习和见习。专业核心课程以企业师傅授课为主导,学生在企业进行学习,主要以师傅带徒的形式学习,根据行业、各企业的生产特点,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3.3 职业素养课程

现代学徒制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道德,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所规划。因此,职业素养课程包括了军事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公共关系基础、科技论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

3.4 企业特色课程

各企业为了保证学徒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员工,在学徒期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情况,设置一些企业特色课程,让学生能很快地融入企业,真正做到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零距离。企业特色课程应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生产管理与验证等。以企业为主体编制企业特色课程教材,引入情景教学和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校内教师要协助企业做好企业特色课程的开发,在教学环节要注重课程设计,现代学徒制企业特色课程的授课要区别于企业员工的入职培训。

猜你喜欢

学徒课程体系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