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10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分析
2018-08-29钟华徐小红潘凤娟田小华刘绘
钟华,徐小红,潘凤娟,田小华,刘绘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非典型微生物感染的一种[1],是近年来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MP除引起呼吸道疾病外,还可导致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肌肉关节等肺外系统受损[2],几乎可累及全身组织和器官,而且肺外损害可以在肺部症状出现之前、出现时或出现后发生,个别病例甚至是唯一的表现[3]。而且从我院儿科收治的MP感染患儿首发症状来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居多,为此,笔者对此类患者的特点、肺外损害构成、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154例M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血清学检查确定诊断。根据首发症状(患儿入院时主诉)为呼吸系统症状或非呼吸系统症状分为肺外和肺内2组(肺内和肺外症状同时出现,以较严重的症状为首发症状入相应组)。其中63例患儿进行了胸片检查,12例患儿胸片示左下肺密度不均匀,大片实变影边界不清;2例患儿右肺大叶性实变;4例左肺纹理增粗紊乱,2例伴网格状改变。肺外组患儿107例,其中男71例,女36例;年龄1~14岁,平均(9.7±2.8)岁,其中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者46例,血液系统症状者15例,心血管系统症状者14例,神经系统9例,皮肤关节症状2例,泌尿系统6例,多系统症状15例。肺内组患儿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8.9±2.6)岁;2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MP感染诊断标准:对患儿给予血清学检查,于来诊次日及治疗3 d后分别采集患儿空腹肘正中静脉血进行检测,使用MP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深圳宙斯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400970号),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MP-IgM抗体浓度。MP-IgM≥1∶160或检查缓解期抗体滴度上升4倍则诊断为MP感染。排除标准:合并心、肾、肝、脑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肺内组患儿予以注射用阿奇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26)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0 mg/(kg·d),2次/d,静脉滴注3~5 d,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用药,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肺外组患儿入院后42例经验性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余患儿均根据症状对症治疗,治疗3~5 d,疗效不理想时怀疑为MP感染。经进一步检查确诊后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19例重症患儿联合丙种球蛋白、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呼吸系统以外症状(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构成情况,比较2组从入院至MP感染确诊时间、入院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总计时间和平均病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外首发症状构成及临床表现 107例患者首发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最多,占42.99%;其次是血液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另有14.02%的患儿伴多系统症状。见表1。
表1 肺外组患儿临床症状
2.2 诊治情况相关指标比较 肺外组MP感染确诊时间和开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间较肺内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组平均病程略长于肺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MP感染确诊时间、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间及病程比较(x±s)
3 讨论
支原体无细胞壁,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培养基中培育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4-5]。目前已发现的支原体有六十多种,广泛寄居于自然界,而且可通过除菌滤器,可危害人和动植物[6]。儿童MP感染后,病程呈亚急性、渐进性进展,部分患儿甚至可持续1个月以上[7]。临床表现既有呼吸道症状,也有肺外损害症状,MP感染的肺部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MP抗体滴度检查确诊[8]。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儿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在诊断时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很难准确诊断[9-10]。
MP感染引起肺外脏器损害的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11]。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MP进入呼吸道后,病原体可黏附于纤毛上皮,破坏上皮细胞。同样MP可直接侵袭呼吸系统以外的器官系统,并定植繁衍[12]。国外有研究在MP感染患者血液中分离出MP,认为MP感染与病毒感染一样存在MP血症,因此,MP一旦进入呼吸系统以外的部位,可引起肺外感染,出现肺外症状。其次,MP感染可导致免疫损伤,MP的基因序列与哺乳纲结构蛋白相同,MP感染形成的抗原与人类心、脑、肺、肝、肾等脏器和平滑肌组织的部分抗原相同,因此感染MP后可与上述器官和组织形成免疫复合物,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引起靶器官病变,损害相应的器官系统[13]。
肺外组患儿入院时MP感染表现均不典型,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等,根据相应的系统损害选择性加查肝肾功能、心肌酶、超声、心电图、24 h尿蛋白、头颅CT等;抽搐进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清亮,压力略偏高。本研究中107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患儿中,以消化系统症状最多,占42.99%,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谷丙转氨酶升高等;其次是血液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分别占14.02%和13.08%;另外还有部分患儿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和皮肤及关节症状等,说明MP感染的肺外表现呈多样性。本组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入院后,仅有42例患儿经验性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余患儿均根据症状对症治疗,在治疗3~5 d疗效不理想时,怀疑为MP感染,因此检测MP-IgM均为阳性。经积极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本研究显示,肺外组患儿MP感染确诊时间和开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间较肺内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MP感染容易误诊误治,应引起重视。
对于首发症状为肺外症状的患儿来说,如果以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不能完全解释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应该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性,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清MP-IgM抗体检查以确定诊断或者进行排除,从而减少误诊、漏诊的可能性。MP感染一经确诊,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由于MP缺乏细胞壁,β内酰胺类等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无效,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