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闻报道中“难民”形象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2018-08-29魏卜堃
魏卜堃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1)
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难民潮危机在德国爆发,德国的难民政策也在此期间,出现了数次明显的反复:从犹豫不决到表示欢迎再到重新收紧避难政策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德国成为难民投递申请比例最高的意向入境国(共计722,265份),其所占份额由2015年的35%提高到2016年的60%。其中,来自叙利亚的入境避难申请共266,250份,阿富汗的共127,010份,伊拉克的共96115份。纵观难民的基本情况,在规模上,创下二战结束后的历史新高;在申请结构类型上,主要是初次申领;在性别比上,男女两性的性别比一般稳定在103~107之间,即男性略多于女性;在年龄结构上,呈现出显著的年轻化特征;在宗教信仰结构上,穆斯林难民庇护申请者已成为在德国最大的难民庇护申请群体;在身份甄别上,主要分为难民身份、社会保护、免驱逐三个类型 。
随着难民的纷至沓来,德国主流媒体对“难民”这一群体的报道,如《明镜周刊》、《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呈现出“难民身陷危机”(Flüchtlinge in der Krise)与“难民即是危机”(Flüchtling ist die Krise)等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政府通过对接收难民数量不设上限的主导思想和难民安置及融入的实践,希望引导德国日趋发展为开放的现代移民国家,但面对文化、经济、安全、政治等方面的挑战,“难民”问题无疑已成为德国社会目前尤为关注的焦点话题。
宋全成(2016)就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社会学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描绘出入德避难人群的数量与结构。郑春荣、周玲玲等(2015)分析了德国应对难民问题时的犹豫阶段、欢迎阶段以及重新收紧阶段,以动态的眼光分析长时间段内德国政府难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为了解德国媒体对难民问题及难民群体的态度,吴李玲(2017)应用语料库考察象征性手法在难民报道中引导读者的作用,赵凯(2017)则尝试通过采集、清洗和标注等具体步骤,草拟难民话语语料库的架构,最终构成基本的语料库模型。
作者将2015-2017年《明镜周刊》、《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四家具有代表性德国纸质媒体报道,构成本课题研究的篇章素材;运用语料库分析统计软件Antconc分析语料,以实现词表生成,主题词计算,搭配和词族提取;分析以上四家纸媒在不同时间段内对难民问题是否有态度差异,如有,则明确其差异具体内容;尝试对“难民”这一群体形象进行描绘,对提取出的该相关高频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篇章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新闻框架理论的角度出发,为本研究搭建理论框架。
2 研究方法
2.1 文本研究
2.1.1 报刊的选取
报刊作为传统媒介,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本次研究选取了《明镜》、《时代周报》、《法兰克福汇报》和《世界报》四家媒体。这四家媒体政治立场和风格不同,在时事社会评论上有一定水平的媒体,在德国具有一定影响力。这可以进行多种立场综合分析,批判性地看待德国媒体对于难民问题的宣传报道态度。
2.1.2 时间段的截取
本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
2.1.3 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
本文研究分别使用了数据库Lexisnexis、质性分析软件MAXQDA、编码软件Treetagger、语料分析软件Antconc等分析工具,对德国新闻报道中“难民”的话语语料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解读。
通过运用篇章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批评语义分析、新闻报道形象构建的框架理论架构本文的理论基础。借助LexisNexis Datenbank进行语料搜集,通过Lexisnexis得到所需语料,《世界报》共有1,000篇相关报道,《明镜周刊》共有2030篇,《时代周报》共有236篇,《法兰克福汇报》共有1818篇。
随后利用TreeTagger对语料进行初步标注,构成关于德国四家主流媒体难民话语的微型语料库。之后使用MAXQDA对篇章语料进行定性标注,并利用Excel对完成标注的成果进行统计,以此实现宏观议题和中观篇章版面的定量分析。再通过Antconc对语料核心词的词汇搭配与上下文相关度分析,完成了对难民形象微观框架的构建,及对德国难民形象从宏观、中观及微观框架入手进行的归纳。
3 基于实证的语料库分析
3.1 对四家报纸的测评
根据媒体影响力的测评 ,对所选取的《明镜周刊》、《时代周报》、《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四家报纸进行综合评定,如下表所示:
表1 选取四家纸媒一览
3.2 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依托由LexisNexis新闻媒体库检索而来的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8月31日的新闻报道,对其进行编码处理,初步构建一个静态语料库。
3.2.1 难民话语的宏观框架
通过MAXQDA的标注和定性分析,使用框架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关于难民话题宏观框架和中观框架的认识。
依据时间范围内相关篇章数量的变化,发现有三个明显的涨落,分别是2015年7月-12月,2016年1月-5月,2017年7月至今。根据MAXQDA所标注的时间节点,分别来分析这三个时期:
(1)2015年7-12月。在这一阶段,“Wir schaffen das!”成为这四家报刊长时间的重磅口号,也代表着本阶段新闻报道多以难民母国的恶劣环境和德国政府的“欢迎政策”为主要内容。之后话题热度消退与难民的持续涌入,相关篇章报道有所减少但仍维持在较高数量水平。
(2)2015年11月-2016年4月。该时期 “Flüchtlings welle”/“Flüchtlingsstörme”/“Flüchtlingskrise”等词汇成为文章中常见的表述,难民的进入渐渐成为一种“灾难”、“风暴”或“危机”,负面的表述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随之而来的极右翼也遭到这几家纸媒作者的强烈批评。
(3)20165月-2017年相对平缓时期。该期亮点词为“Nummer”、 “Flüchtlingsgipfel”等数量倾向较强的词汇,及“Flüchtlingslager”、“Flüchtlingsheim”等强调难民收容环境与条件的部分。过多的难民与配套设施供给的不足促使德国政府转向“限时难民入境”政策。
(4)2017年8月至今。这一时期德国本土的报道则更多地聚焦于“Labor”、 “Arbeit”、 “Erziehung”等着力于难民融入的议题。但随着德国大选的临近,默克尔总理在大选中向选民“限制难民入境”的承诺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从宏观框架理解,“欢迎难民”、“难民危机与负担”、“难民收纳”、“难民融入”等议题随着入境难民数量增速的暴涨不断更替演进。
3.2.2 难民话语的中观框架
为了进一步明确媒体对难民的报道框架,本文采用MAXQDA进行编码,以分析难民话语中的议题类型与排版类型,作出如下标注:
封面文章:“标题文章”(《世界报》)、“封面文章”(《明镜周刊》)、“首页”(《法兰克福汇报》)
文章专题:“每日专题”(《法兰克福汇报》)、“特别主题”(《世界报》)、“重点”(《法兰克福汇报》)、“社论”(《明镜周刊》)、“时事”(《法兰克福汇报》)
政治版块:“明镜对话德国”(《明镜周刊》)、“公正与不平”(《法兰克福汇报》)、“政治”(《世界报》、《时代周报》)、“访谈德国”(《明镜周刊》)、“系列德国”(《明镜周刊》)“国内”、“国际”(《法兰克福汇报》)
经济版块:“经济”(《时代周报》、《世界报》、《明镜周刊》)、“明镜对话经济”(《明镜周刊》)、“经济与环境”(《法兰克福汇报》)
地区版块:“北莱茵兰-威斯特法伦”(《明镜周刊》)、“北境时事”、“汉堡时事”、“不莱梅时事”“柏林时事”(《法兰克福汇报》)
文化社会版块:“文化”(《法兰克福汇报》、《明镜周刊》、《世界报》)、“社会”(《明镜周刊》)、“副刊”(《时代周报》)、“教育”(《法兰克福汇报》)、“社会辑”(《明镜周刊》)、“论坛”(《世界报》)
评论与思想:“思想与讨论”(《法兰克福汇报》)、“德国评论”(《明镜周刊》)
其他版块:“Tazzwei”(《法兰克福汇报》)、“Tazzplan”(《法兰克福汇报》)、“Spiezial”(《法兰克福汇报》)、“系列”(《明镜周刊》)、“信仰与质疑”(《时代周报》)等导出相关的部分。
通过研究发现,对难民问题、对难民群体的报道在排版上尤其希望引起读者的注意,在政治、区域、经济、文教等版块的报道特别受到重视,而其中尤为突出的,无疑是政治板块对于难民涌入所带来社会问题的热烈争论。
3.2.3 难民话语的微观框架
通过Antconc对搭配词与关联度进行分析,结合微观框架理论,我们可以由词频分析得出篇章中常见的对于难民群体的倾向性,其所使用的手法,以及采取的视角,以实现对难民形象的把握。
通过对搭配的分析、对照可以看出,与“难民”这一词汇搭配最多的有意义名词,Zufallsprinzip(随机抽样)、Übergangsmanagement(临时管理)、Zuganzeige(纪律传单)分别对应了对难民的接受入境、安置和教育。从动词来看,überreilen(草率行事)umleiten(改道)反映出对难民政策的反思和调整,vermitteln(帮助获得)、erkennen(认同)、verwerben(交织)反映出难民融合进德国社会的过程,形容词verwurzelt(扎根的)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映出这一过程。
综合以上分析与索引行中的上下文比较,“难民”这一群体和与其高强度搭配的aufnehmen(接纳)、registrieren(登记)、anerkennen(赞同、承认)、zuerkennen(判决)、beantragen/bewerben(申请)等动词的连接关系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为动作的承担者,在语境中往往处于被动或弱势地位。
以此类推,凭借搭配及索引行的上下文,得到Flüchtling的近义相关词汇:Asylsuchende(避难申请者)、Aufenthaltsstatus(居留身份)、Asylverfahren(避难行为)、Aufenthaltsrecht(居留权)、vorgerückt(被强迫的)Aufenthaltsbefugnis(居留许可)straffällig(刑事犯罪的);或Syrier(叙利亚人)、Aghane(阿富汗人)、Iraker(伊拉克人)等以原国籍代指;抑或Belastung(负担)等带有负面色彩的象征。
通过对于所选取的四家纸媒分别进行关键词Flüchtling的检索,可以得到这四家具有不同立场色彩的报刊对于难民报道中不同的倾向性:在关键词频率分布方面,《明镜周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多为Diskussion(讨论)、Veränderung(改变)等中性讨论性词汇;而《法兰克福汇报》中则较多地出现了Terroakte(恐怖活动)、Konflikt(冲突)、missverstehen(误解)等消极方面的词,对有可能是难民引发的事件以及德国境内的难民融入持较为消极的态度。
4 结论
经过以上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难民的形象:
4.1 在社会公共领域,难民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本身难民由于战争受害,被迫出逃,但在其目的国却也有一部分参与科隆跨年性侵事件或其他的恐怖袭击事件,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治安;
4.2 在经济领域,难民是有用者,也是消耗者。《明镜周刊》倾向于认为难民中的青壮年人群能够成为缓解德国老龄化进程的助力,访谈中众多得到工作的难民能够为经济做出贡献;但另一方面,目前对Flüchtlingslager的所费甚多,难民的安置工作已经成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重负;且以难民偏低的教育水平,在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而待业时,会花费更多的财政福利拨款;
4.3 在政治领域,难民是求助者,也是掠夺者。难民本身是Bewerbe(r申请者,bewerben名词形式),需要来自欧洲国家的政治庇护和接纳。然而作为社会成员中的少数群体,相当数量的难民却过多地要求权利的享受。随着大选的临近,无论难民的欢迎者还是反对者都会以此作为攫取政治资本的筹码;
4.4 在文化与社会领域,难民是破坏者,也是融入者。难民自母国带来的不符合德国社会的习惯与文化,在引发冲突的同时,也加剧难民与普通德国人的隔阂,从而形成社会中封闭的“小社群”。但随着德国政府在难民安置区不断增长的文教投入,难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会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4.5 在舆论的宣传中,难民是被动者,而不是主动者。根据语料分析的结果,与Flüchtling相构成强搭配的动词,往往显示出被动语态,且四家纸媒难民话语所构成的微型语料库中,缺乏难民个人的陈述与主笔,而在多数情况下由记者对其思想情感进行第三人称化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