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蝙蝠新记录 ——毛翼管鼻蝠

2018-08-29胡宜峰李玉春余文华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头骨文华雌性

胡宜峰,黎 舫,吴 毅,李玉春,余文华



海南省蝙蝠新记录 ——毛翼管鼻蝠

胡宜峰1,黎 舫1,吴 毅1,李玉春2,余文华1

(1.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06;2. 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于2016年12月21日,利用蝙蝠竖琴网在海南省琼中县捕获1只雌性蝙蝠,主要特征为:体型较大,前臂长为46.54 mm;具有管状外鼻孔;体毛较密,后肢、翼膜与尾膜均覆盖红栗色绒毛,整体呈红栗色;头骨较大,颅全长21.26 mm,牙齿粗壮。经鉴定该标本为毛翼管鼻蝠,是海南省蝙蝠分布新记录。

海南;毛翼管鼻蝠;雌性;新记录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部,处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热带区的北缘,有着独特的岛屿生态环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温较高,降雨量大,拥有复杂多样的热带雨林植被类型,是各种动物栖息、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场所[1],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翼手目Chiroptera,俗称“蝙蝠”,是哺乳动物当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也是唯一具有飞行能力的特殊类群,由于其夜行生活习性,常较难发现和捕获。根据蝙蝠的栖息环境一般可划分为:洞穴型、房屋型、树栖型蝙蝠。隶属于翼手目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管鼻蝠亚科Murininae的毛翼管鼻蝠为典型的森林性蝙蝠,常栖息于远离人烟的森林中,因此本底资料极端匮乏[2],目前在我国分布纪录的省区有:台湾[3]、云南[4]、福建[4]、广东[5]、广西[6]、江西[6]、湖南[7]和贵州[8]。2016年底,本研究组于海南省琼中县架设竖琴网捕获到1只体型较大的管鼻蝠,基于其外部形态和头骨特征,鉴定为毛翼管鼻蝠,为海南省蝙蝠分布新记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2016年12月21日,在海南省琼中县朝参村(19°03′ N,109°45′ E,海拔424 m)附近林道中通过蝙蝠竖琴网捕获到1只雌性蝙蝠(GZHU 16451),标本目前保存于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1.2 外形及头骨测量

根据《中国兽类野外手册》进行初步种类鉴定[9],参照小型哺乳动物测量标准[10-11],用TANITA电子秤(精确到0.1 g)和电子数显卡尺(成量IP54,精确到0.01 mm)对该标本进行外形和头骨度量。外部形态测量指标有体重、头体长、前臂长、耳长、后足长、胫骨长、尾长,头骨测量指标有颅全长、枕犬长、脑颅宽、颧宽、眶间宽、上齿列长、上犬齿宽、上臼齿宽、下齿列长、下颌长。对上述测量数据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1.3 对照样本的选取

鉴于毛翼管鼻蝠个体间存在明显的性二型现象,即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大[6],故本研究中仅选取文献中雌性标本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部形态特征

本次采集到的蝙蝠标本为中等体型的成年雌性个体,体重17.6 g,前臂长46.54 mm,头体长57.15 mm,尾长45.23 mm。鼻部前段明显突出,为短管状,鼻部后常有疣粒凸起,吻短且宽。耳廓呈卵圆形,较薄;耳屏为披针型,较尖长,且基部有一凹陷。全身灰栗色,体侧及股间膜栗褐色,体毛长而柔细,翼膜呈淡黑褐色,股间膜及后脚密生褐色细毛。背毛毛尖栗褐色,中部灰白色,基部呈黑色;腹毛毛尖淡棕色,基部呈淡灰白色(图1)。

2.2 头骨特征

头骨较大,颅全长21.26 mm;矢状嵴与人字嵴明显;颧弓发达;吻端短宽且中央深凹,额骨前端凹陷明显;下颌骨冠状突较高,角突与颌关节突较短且宽。牙齿粗壮,且钝,齿式2.1.2.3/3.1.2.3 = 34;第1上门齿明显高于第2上门齿,上犬齿粗壮突出,第三上臼齿退化,下门齿排列整齐且较短(图1)。

a-头部侧面观;b-头骨正面观;c-头骨腹面观;d-头骨侧面观;e-下颌骨侧面观;f-下颌骨正面观。

Figure 1 Head contour and skull of(GZHU 16451)

2.3 与附近地区标本的比较

形态数据表明,本研究标本与其他地区标本在外形和头骨测量结果基本吻合(表1),且其形态特征描述也与本研究标本相符,故将本研究所采集的标本鉴定为毛翼管鼻蝠。

表1 不同地区毛翼管鼻蝠外形与头骨测量数据的比较

注:*标本(编号640252)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3 结论与讨论

毛翼管鼻蝠隶属于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管鼻蝠亚科Murininae[2],雌性成体体重在17 g左右,为该亚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整体大小常为其他管鼻蝠亚科种类2倍以上[5-7]。其显著特征为:体型大,全身被绒毛(特别是股间膜及后脚明显被毛),呈红栗色,耳廓圆滑且薄,耳屏呈披针状。因其雌雄性之间存在着性二型现象,因此早期常将其误认为2个不同的种和[2,12-13],在2005年Matveev[14]通过对雌雄标本的对比分析发现,上述2种实为同1物种,并统一确认为。本研究的标本前臂长(46.54 mm)与其他区域标本(如广东51.34±2.08 mm,江西50.46±1.56 mm)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它测量指标则基本相符。该结果提示日后研究需补充更多标本以核实毛翼管鼻蝠是否存在地理差异,以对海南标本前臂长偏小做出合理的解释。

如前所述,目前毛翼管鼻蝠在国内的分布纪录有:台湾、云南、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和贵州,此次在海南捕获到该种标本,使其在国内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验证了余文华等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毛翼管鼻蝠生境预测的结果[7],证实毛翼管鼻蝠在海南的分布。此外,随着对树栖蝙蝠调查的进一步开展,该种蝙蝠在我国的分布范围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1] 徐龙辉,刘振河,廖维平,等. 海南岛的鸟兽[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13.

[2] Simmons N B. Order Chiroptera // Wilson D E,Reeder D M.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3 rd ed[M]. Baltimore,Marylan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5:312-529.

[3] 林良恭,李玲玲,郑锡奇. 台湾的蝙蝠[M]. 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1997:84-87.

[4] 王应祥. 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58-60.

[5] 周全,徐忠鲜,余文华,等. 广东省南岭发现毛翼管鼻蝠及其核型与回声定位声波特征[J]. 动物学杂志,2014,49(1):41-45.

[6] 陈柏承,余文华,吴毅,等. 毛翼管鼻蝠在广西和江西分布新纪录及其性二型现象[J]. 四川动物,2015,34(2):211-215.

[7] 余文华,胡宜锋,郭伟健,等. 毛翼管鼻蝠在湖南的新发现及中国分布的预测[J]. 广州大学学报,2017,16(3):15-20.

[8] 龚立新,顾浩,孙淙南,等. 贵州发现毛翼管鼻蝠和华南菊头蝠及其回声定位声波特征[J]. 动物学杂志,2018,53(3):329-338.

[9] Smith A T,解焱. 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269-358.

[10] 杨奇森,夏霖,冯祚建,等. 兽类头骨测量标准Ⅴ:食虫目、翼手目[J]. 动物学杂志,2007,42(2):56-62.

[11] Bates P J J,Harrison D L. Bats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R]. Kent:Harrison Zoological Museum,1997:04-205.

[12] Hendrichsen D K,Bates P J J,Hayes B D,. Recent records of bats (Mammalia: Chiroptera) from Vietnam, with six species new to the country[J]. Myotis,2001,39:35-122.

[13] Corbet G B,Hill J E. The mammals of the Indomalayan Region[M]. London:Natural History Museum,1992:151-152.

[14] Matveev V A. Checklist of Cambodian bats (Chiroptera), with new records and remarks on taxonomy[J]. Rus J Theriol,2005,4(1):43-62.

New Record ofin Hainan Province

HU Yi-feng1,LI Fang1,WU Yi1,LI Yu-chun2,YU Wen-hua1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Conserv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Biodiversity of South China,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 College of Marine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64209, China)

On December 21 of 2016, a female bat was captured by harp trap in Qiongzhong county, Hainan province, China. Its main features had larger body, forearm length of 46.54 mm, tubular nose and thick chaeta. Hind legs, wing membrane and uropatagium covered with thick, soft and maroon villus. It had a large skull with length of 21.26 mm and robust teeth. It is identified as, a new distribution record in Hainan Province, China.

Hainan;; female; new record

10.3969/j.issn.1001-3776.2018.03.015

Q959.833

A

1001-3776(2018)03-0085-04

2017-09-25;

2018-03-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311101039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381,31672258);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3 FY111500);广州市科技计划科研究专项(201607010299);广州市教育系统科研项目(1201430683);广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胡宜峰,硕士研究生,从事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E-mail:383743920@qq.com。

余文华,副教授,从事翼手目分类与进化;E-mail:wenhua_yu@gzhu.edu.cn。

猜你喜欢

头骨文华雌性
头骨祈福
柴文华著作系列
连续超促排卵致肾精不足伴生育力低下雌性小鼠模型制备和比较研究
严歌苓小说中“母性·雌性”观的建构及特征
神奇的水晶头骨
被做了手脚的“结婚礼物”
河南一种雌性蚜蝇首次记述
倪文华 作品
会说话的头骨
肿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