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分析
2018-08-29史博文闫永庆
王 娜,于 濛,2,王 群,史博文,闫永庆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分析
王 娜1,于 濛1,2,王 群1,史博文1,闫永庆1
(1. 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 哈尔滨市道里区园林管理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文化价值,了解其分布、数量、生长现状是保护古树名木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走访,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共有古树名木1 075株,分属9科15属18种,优势树种是榆树,961株。在对古树名木树种构成、行政区分布、生境、树龄、胸径和名木情况做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生长现状,提出严格控制使用融雪剂、加强名木培育意识、大力发展古树名木旅游业、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的建议。
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现状分析;哈尔滨市
古树名木是国家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种资源的珍贵基因库,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古树名木对树木学相关领域、城市树种规划、历史发展与变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古树名木也是名胜古迹的重要景观,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全国绿化委员会于2016年2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到2020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并于2017年3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完成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哈尔滨市于2004年6月1日起实施《哈尔滨市城市绿化条例》,要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古树名木进行统一登记、建档和管理,并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提出明确规定;2009年4月1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哈尔滨市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发布,针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保护做出了详细规定,从立法层面上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古树名木作为有生命的活体,随着时间推移,生长状况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甚至有些已经死亡,关于古树名木的复查与补充调查亟需进一步落实。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多角度对古树名木进行了研究,蒋建绒[1]、邹嫦[2]、郭峰[3]、石红旗[4]等人分别对慈溪市、北海市、昆明市、太原城区的古树名木做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常智珍[5]详细介绍了古树名木的养护与复壮技术;钱江波[6]等人对杭州市古树名木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探讨与开发实践;薛晓飞[7]、黄道义[8]等人基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对其景观应用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雷硕[9]等人研究了北京市民对古树名木保护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另外,还有关于古树名木价值评估、古树名木与城市结构、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等[10-12]。哈尔滨市位于我国寒地,其生长环境与其他地区存在很大差异,目前针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的研究较少,仅有郝敏[13]、李强[14]等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的相关研究。本文重在统计哈尔滨市各行政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并系统地分析其资源特征,针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哈尔滨市古树名木保护、树种规划、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哈尔滨是中国纬度最高、温度最低的省会城市,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黑龙江省南部,125°42′ ~ 130°10′ E,44°04′ ~ 46°40′ N,哈尔滨市现有9个行政区,包括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香坊区、呼兰区、阿城区和双城区,总面积5.3万km2。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平均气温约23℃;冬季漫长寒冷,平均气温约-19℃;春秋过渡季节温度变化迅速。年平均降水量569.1 mm,无霜期130 d。土壤类型以黑土、黑钙土、砂壤土和草甸土为主,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林木生长。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哈尔滨市8个行政区的古树和名木,分别为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香坊区、呼兰区和阿城区,(双城区后撤市立区,没列入调查范围)。不包括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生长的古树名木。古树是指树龄在100 a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或者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2.2 调查方法
参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的国家评定标准以及《哈尔滨市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制定哈尔滨古树名木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古树名木的编号、树种、位置、树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势、权属、保护现状、历史传说等。于2016年6月开始调查,2017年8月结束调查,通过每木实地调查与测量、走访周围居民及相关单位、查阅史料等方法填写古树名木调查表,并拍照建立数据库与档案,得到哈尔滨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
2.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6和SPSS 19.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树种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表1),哈尔滨市共有古树名木1 075株,分属于9科15属18种,其中名木8株。按株数由多到少排列为:榆科Ulm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杨柳科Salicaceae,芸香科Rutaceae,木犀科Oleaceae,蔷薇科Rosaceae,松科Pinaceae,桑科Moraceae,椴树科Tiliaceae。其中,落叶树种16种,常绿树种2种,数量最多的是榆树,占89.40%,而数量最少的树种仅有1株。
表1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种类和数量分布
注:*表示包含名木的树种,榆树1株,山杏5株,暴马丁香1株,秋子梨1株。
哈尔滨市冬季漫长,寒冷干燥,许多树种无法露地越冬,因此能适应寒地气候存活下来的古树名木,无论种类和数量都逊于南方城市,且多以阳性、抗寒、抗旱类树种为主。绝对优势树种是榆树,是数量多,分布广,长势良好,其他品种数量均较少。榆树、钻天杨、小叶杨是常见的行道树树种;黑松、红皮云杉是常绿园林绿化树种;秋子梨、山杏、山荆子、斑叶稠李、稠李是优美的观赏树种;哈尔滨市花为丁香花,紫丁香、暴马丁香是北方地区最普遍的花木;落叶松、紫椴树形优美,桑秋季叶色变黄,颇为美观;黄檗、胡桃楸和水曲柳被称为“东北三大硬阔”,木材质地坚硬有光泽,是东北地区的珍贵树种;另外,水曲柳和紫椴又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3.2 行政区分布情况与分析
对哈尔滨市各行政区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古树名木以散生为主。分布区域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为:南岗区398株、香坊区168株、道里区139株、松北区129株、平房区123株、道外区67株、呼兰区34株、阿城区17株,各行政区古树名木数量占总数百分比如图1所示。
图1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行政区分布图
Figure 1 Percentage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t different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Harbin
古树名木的这种分布特征与其不同行政区的历史、城市用地性质、经济文化等状况密切相关。南岗区、道里区是哈尔滨市老城区,历史上国外侨民众多,使领馆、教堂林立,后又是学校、医院、机关比较集中的地区,古建筑与古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香坊区、平房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区域,古树得到了相关企业的保护;松北区的太阳岛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对包括树种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保护十分重视,该区树种构成最为丰富,多达12种;道外区虽然也是老城区,但曾是山东、河北闯关东移民及各种劳工的聚集地,房屋密集,绿化较少,人们种植与保护意识差,保存下来的古树名木也较少;而呼兰区和阿城区原为县级市,城市开发力度大,缺少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导致古树数量和树种均较少。
3.3 生境分布情况与分析
根据古树名木分布情况将生境分为9种土地利用类型,公园与风景区、道路、企业单位、居住用地、学校、公共设施用地、寺庙陵园、绿地、广场。企业单位包括工厂、宾馆、酒店、国有、私有大中型企业等;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各级人民政府、机关、派出所、教育局、医院、疗养院等;绿地包括街头绿地、小游园等。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生境分布情况见图2,道路系统中数量最多,有328株,占30.51%;其次是公园与风景区295株,占27.44%;各类学校172株,占16.00%;企业单位111株,占10.33%;公共设施用地83株,占7.72%;居住用地38株,占3.54%;寺庙陵园23株,占2.14%;绿地14株,占1.30%;广场最少,仅占1.02%。
公园与风景区、学校、企业单位、公共设施用地古树名木分布较多,因这些地方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生长环境相对优越和稳定;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较为重视,管理水平较高。分布于道路的古树名木最多,但多数位于南岗区,这与南岗区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公园与风景区的古树名木主要分布于松北区太阳岛风景区、香坊区尚志公园和道里区兆麟公园,其中,松北区古树名木均分布于太阳岛风景区。居住用地、寺庙陵园、绿地与广场的古树名木数量较少与城市化建设、土地利用类型改变息息相关。
图2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生境分布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t different habitat in Harbin
3.4 树龄调查结果
《哈尔滨市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100 a以上的树木,凡树龄在300 a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一级古树仅有3株,均为榆树,分别位于平房区南厂街东安回收科大门左侧、平房区友谊大街城管局楼后和平房公园,最大树龄为330 a。其余古树名木的年龄主要集中在>99 ~ 199 a,937株,占87.16%,平均年龄为140 a左右。>199 ~ 299 a古树130株,全部为榆树。另有5株名木,树龄在100 a以下,均是松北区的名木山杏。
3.5 胸径调查结果与分析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的胸径主要集中在>59 ~ 89 cm,共803株,占总数的74.70%;>89 ~ 119 cm的共161株,占14.98%;>29 ~ 59 cm的共83株,占7.72%;>119 ~ 149 cm的共19株,占1.77%;≤29 cm的5株,占0.46%;>149 cm的仅4株,占0.37%。其中,胸径最大的古树位于香坊区尚志公园的1株榆树,胸径183 cm,枝叶繁茂,长势良好。由于不同树种之间生态习性的差异,未选取全部树种而只选取优势树种——榆树,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哈尔滨市平房区与道外区共294株古榆树胸径与树龄的相关性。由图3可知,哈尔滨市榆树的树龄与胸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71,<0.01),其中树龄集中于>99 ~ 149 a,胸径集中在>59 ~ 99 cm。
图3 榆树胸径与树龄的关系
Figur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DBH and tree age of
3.6 名木调查结果
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据调查,哈尔滨市共有8株名木,1株古梨树,1株榆树,1株暴马丁香和5株山杏,其中古梨树在道外区,其他均分布于松北区太阳岛景区(表2)。
最为出名的是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古梨园的百年秋子梨,这株“古梨树”是时任东三省巡阅使的张作霖亲手移栽的生长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的野梨树,“梨”字上为利,下为木,寓意扎根土下,破土而出之意,“梨”逢“霖”,更为百祥。如今这株梨树已有130 a的历史,树高13 m,胸径76 cm,冠幅20 m,树形优美,枝繁叶茂,花开之际更是壮美。这株秋子梨树是黑龙江省境内有记载的最大、最老的梨树。
表2 哈尔滨市名木情况
4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4.1.1 融雪剂对古树名木危害严重 哈尔滨市雪期较长且降雪较多,为保证交通安全,必须及时除雪。人工清雪和机械铲雪,效率低、设备落后。我国北方城市2000年首次使用融雪剂,因其简捷实用,目前已在国内广泛使用。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氯盐,长期使用会对道旁植物造成毁灭性破坏:堆积在道旁和绿化带内的残雪会大大增加土壤的含盐量,从而阻碍水分向树木根系渗透引起脱水;钠离子增加,根系吸收镁离子、钾离子减少,轻者导致土壤板结、通气和供水状况恶化,重者使新梢萎缩和整株死亡;此外,树木的正常代谢包括光合作用、吸收作用和蛋白质代谢等均受到影响[15]。可以说,融雪剂是道旁植物的头号“化学杀手”。
4.1.2 名木培育意识差 每棵名木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重要的人物、恰当的时机以及数代人的精心呵护。2014年11月11日,在北京APEC峰会的植树环节上,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各经济体领导人进行了植树活动;同年4月23日,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植物园亲手种植一株夏栎,名木的栽植培育已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哈尔滨市位于东北,因其气候和历史原因,全市名木仅8株。虽然哈尔滨市政府已经积极加强名木的培育及保护工作,但是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而且由于该项工作起步晚、基础差,普通民众甚至相关部门对名木的培育意识有待加强。每年来哈尔滨市参观访问的领导、名人不在少数,各种性质的活动也很多,建议组织植树活动或安排植树环节。
4.1.3 没有充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发展旅游 古树名木主题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哈尔滨旅游业主要集中在冰雪旅游、避暑旅游、生态旅游和都市旅游,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古树名木相关方面的旅游发展,学者们对于古树名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研究也相对较少[16]。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生态、文化、观赏和科普价值[17],而古树名木的保护同时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1.4 古树名木生存环境恶化 造成古树名木生存环境恶化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二者没有明确划分,甚至是共同作用的结果[18]。哈尔滨市近年来城建工程较多,仅2016年涉及的重点工程项目有40多个,修建地铁、拓宽路面、建设基础设施等导致地面硬化,土壤密实度增加,pH值改变,严重破坏了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15%以上的古树由于立地环境破坏而出现树势衰弱现象。如呼兰区五中校内G70008号和G70009号榆树树干基部被水泥围困,未留树池;南岗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G30201号、G30243号、G30245号、G30247号等多株榆树于建筑夹缝中生存,生长空间和采光严重不足。约6%的古树生长环境受到人为影响,如在树干基部堆放垃圾、在树干上随意刻画、倾倒污水、乱搭棚架等现象时有出现。寒地城市生存环境恶劣,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暴雨、冰雪、雷电、狂风这些自然因素都会对树体造成伤害,如香坊区尚志公园G40110号榆树于1987年被雷电击倒;道外区南棵头道街G20009号榆树因暴雪树枝被折断。另外,病虫害不能及时得到防治,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都对古树名木的生存造成一定影响。
4.2 建议
4.2.1 严格控制使用融雪剂 清雪方式应以人工、机械为主,融雪剂为辅,为保护古树名木免受融雪剂危害,严格控制融雪剂的使用种类、用量和浓度,在每株古树名木周围设立保护区,区内严禁使用融雪剂且不得堆雪,必要情况下,使用非氯盐环保型融雪剂(有机或无机胺、醇)。另外,应大力发展机械、热能等除雪方式,减少融雪剂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
4.2.2 加强名木培育意识 建议增加对普通民众有关古树名木的知识普及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家有意识的栽培树木,保护树木,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树木终将枝繁叶茂,成为后代子孙的宝贵财富。
4.2.3 大力发展古树名木旅游业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分布在公园风景区的有295株,包括兆麟公园、太阳岛风景区、古梨园、尚志公园、极乐寺、文庙、天恒山景区、斯大林公园等。目前哈尔滨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可在以上景点借助古树名木设计旅游路线,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如讲述古树名木与名山名园、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的文化主题旅游;观赏古树名木“苍、古、劲、朴、奇”的生态主题旅游;研究古树名木生长规律、与周边环境关系的科普宣传主题旅游等。以古树名木为主体景观,配以园林景观基本要素,包括地形、水体、山石、建构筑物、景观设施、植物和园林小品,以及它们所展现的质地、形态、色彩和线条等,构成充满意境的园林景观[19]。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普及古树名木的相关知识,同时激发人们保护古树名木的积极性,一举多得。
4.2.4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一个健全的组织是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前提,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还要有各级分管部门的配合,包括宣传、监测、养护管理等队伍,制定目标,责任到人。分析导致古树名木生存环境恶化的原因后认为,严格执行《哈尔滨市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首要考虑古树名木的生存,经审批后实施;对生长环境较为恶劣的古树名木,及时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如改良土壤、施加肥料、扩建树池、修剪枝叶等,提倡和鼓励民众自发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行动中。对于自然灾害,要做好应急预案措施。政府要加大古树名木专项保护基金的投入,确保保护工作有计划、有保障地实施,让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真实可见。
5 结论
李强[14]等的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共有古树名木1 024株,本次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补充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共有古树名木1 075株,隶属于9科15属18种,均是耐寒性乡土树种,但种类分布不均匀,物种差异性较大,主要集中在榆科、胡桃科、杨柳科、芸香科、木犀科等,数量也是以榆树、胡桃楸、钻天杨、黄檗、水曲柳等树种为主,其中,榆树961株,占有绝对优势。就行政区来说,南岗区、香坊区、道里区分布最多,就生境分布情况来说,道路系统、公园与风景区、学校、企业单位分布最多,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因南岗区、香坊区、道里区发展较早,道路系统、公园、学校、企业单位等相对集中与完善,古树名木得到了较好的保护。87.16%的树龄集中在>99 ~ 200 a,仅有3株榆树大于300 a,为一级古树名木,74.70%的胸径集中在>59 ~ 90 cm,最大的是位于香坊区尚志公园的1株榆树,胸径达183 cm。据统计分析,榆树的树龄与胸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名木共有8株,最为著名的是古梨园的秋子梨,其余7株均分布于太阳岛风景区。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生存问题有:融雪剂对古树名木危害严重、名木培育意识差、没有充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发展旅游、生存环境恶化等。建议储备古树后续资源并重视对后续资源的保护工作,扩大古树名木资源总量。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长期循序渐进的工作,只有全民参与到保护古树名木的行动中去,才能使其生机勃勃,万古长青。
[1] 蒋建绒,董建国,朱杰旦,等. 慈溪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 浙江林业科技,2012,32(3):58-61.
[2] 邹嫦,康秀琴,罗开文. 广西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2017(3):128-132.
[3] 郭峰,唐翠平,黄玲,等. 昆明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14,41(4):110-114.
[4] 石红旗,谢兴刚,方建忠. 太原城区古树名木现状分析与后续资源保护研究[J]. 中国园林,2014(3):111-114.
[5] 常智珍. 古树名木养护与复壮技术[J]. 山西林业,2008(4):19-21.
[6] 钱江波,于炜,刘锦. 杭州市古树名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北方园艺,2013(20):197-200.
[7] 薛晓飞,高云昆. 赏古树芳华,享历史浓荫——论北京香山公园古树景观可持续利用[J]. 中国园林,2014(6):79-84.
[8] 董道义,窦德泉. 古树名木的保护与景观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12(1):49-53.
[9] 雷硕,马奔,温亚利. 北京市民对古树名木保护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4):73-79.
[10] 王碧云,修新田,兰思仁. 古树名木文化价值货币化评估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2016,36(6):565-570.
[11] 靳思佳,孙超,车生泉. 古树名木与城市结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2,30(2):17-23.
[12] 李程,罗鹏,邓秀秀,等. 古树名木生长状况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以浙江省古樟树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11)86-93.
[13] 郝敏.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J]. 林业勘查设计,2002(4):21-23.
[14] 李强,刘思婷.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44-12145,12157.
[15] 赵光楠,吴德东. 融雪剂的危害与防治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4):56-59.
[16] 江荣生,曾启鸿,杨晓晶,等.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2008,28(6):497-500.
[17] 吴建华,施月萍.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丰富天池旅游资源[J]. 新疆林业,2012(2):35-36.
[18] 斯海平. 诸暨市古树减少原因分析与保护对策[J]. 浙江林业科技,2014,34(2):75-79.
[19]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三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Harbin
WANG Na1,YU Meng1,2,WANG Qun1,SHI Bo-wen1,YAN Yong-qing1
(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2. Harbin Daoli Landscape Management Bureau of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30, China)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June of 2016 to August of 2017 on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 075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Harbin, belonging to 18 species of 9 families and 15 genera.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961 trees. Analysis was made on species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habitat, age, DBH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like less use of snow-melting agent, strengthening awareness of famous trees, developing tourism targeting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tak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Harbin
10.3969/j.issn.1001-3776.2018.03.014
S757.2
A
1001-3776(2018)03-0077-08
2017-11-25;
2018-03-09
王娜,硕士研究生,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E-mail:136110740@qq.com。
闫永庆,博士,教授,从事园林植物应用与规划设计、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研究;E-mail:yanyongqing19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