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现状研究

2018-08-28吴维佳朱莉张天予乔炜婷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5期

吴维佳 朱莉 张天予 乔炜婷

【摘要】基于当前对专业忠诚问题的关注与本科层次男幼师生流失现象,以佳木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男幼师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发现,男幼师生存在专业选择的原因多样,自主且积极的选择居多;专业适应性评价不一,存在专业忠诚低的倾向;专业认同度逐步提升,专业就業意向过于模糊等特点。同时,基于个人、家庭、社会与院校等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男幼师生的专业忠诚的分析,进一步提出提升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本科层次 男幼师生 专业忠诚

“忠诚铸就发展”的理念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群体而言,忠诚都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以往相关研究较多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下的企业员工的职业忠诚方面,而今,这个问题逐渐纳入教育视野之下,人们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忠诚与学生专业忠诚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份,以及周围的男幼师生频繁出现厌学、试图转专业以及毕业放弃本专业而从事其他专业的现象,使研究者对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忠诚问题更加关注。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幼教师资培养预期目的的达成,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研究以佳木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为研究对象,对本科层次男幼师生的专业忠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基于专业忠诚影响因素的分析初步提出提高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的策略,以为相关部门有效制定政策和加强师资培养有效性提供依据。

一、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基于相关研究的概念界定以及本研究的学生视角,“专业忠诚”特指高校学生对其当前所学专业及其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所表现出来的认可与重视、热爱与坚持、稳定而持久的忠实态度及投入行为。具体来说,专业忠诚包括纵向上过去、当前与将来等三个时间维度,体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同时包括横向上认识、情感与行为等三个内容维度,体现出一定的静态性。各个维度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形成高校学生的专业忠诚。

(二)研究对象

受时间、精力等条件限制,研究仅以佳木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13~2016级本科男生为研究对象。佳木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于2000年,初期招收专科生,2003年升为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已具有全日制普通招生、卓越教师和中外合作办学等三个层次,同时招收专升本学生,并于201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幼教师资培养层次类型多样全面,多年来为地方及全国幼教发展输送大量人才,因此据有一定代表性。

(三)研究方法

1.问卷法

根据研究目的编制了《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现状调查问卷》,共计38个题目,对男幼师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当前学习状态及其未来就业意向等方面进行初步调查,为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现状分析提供基本数据。问卷统一发放,累计发放30份问卷,回收问卷28份,有效问卷20份。

2.访谈法

基于问卷调查选取8名被试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其中2014级4人,2015级4人。在征求访谈对象同意后,对访谈过程进行了全程录音,最后整理出访谈记录,为较为深入分析影响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的因素提供具体事实依据。

二、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现状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

1.专业选择的原因多样,自主且积极地选择居多

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男幼师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是喜欢孩子,对于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或者预期;有30%的男幼师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是因为就业前景好,未来发展空间大;此外还有20%男幼师生完全是因为专业调剂,以本科毕业证为目的。由此可见,调查对象中相对来说大多数是自主且积极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少数则是被动选择。

2.专业适应性评价不一,存在专业忠诚低的倾向

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男幼师生认为自己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并认为通过目前的专业学习有能力做好;有20%的男幼师生认为自己只是比较适合,专业能力不够,不确定通过学习是否能够达到相应专业要求;此外还有30%的男幼师生认为自己完全不适合。尽管在调查对象中有半数男幼师生认为比较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但是有半数的男幼师生客观存在或潜在存在低专业忠诚度现象。

3.专业认同度逐步提升,专业就业意向过于模糊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有70%的男幼师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看法有所改观,逐渐正视并爱上这个专业,其中有30%的男幼师生选择毕业后考研继续学习。但是,50%的男幼师生表示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比较茫然,70%的男幼师生表示毕业后不一定从事学前教育相关专业。

(二)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可见,在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中,虽然从其招生与培养过程中显现出一定的积极态势,但是却不同程度的隐含着一些问题,如本科层次男幼师生的专业忠诚低,尤其是毕业后流失的可能性比较大。下面将进一步结合个别访谈,从个人、家庭、社会以及院校等方面对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多体现为男幼师生自身对于学前教育的认识与认可度上,以及在相关专业学习上的投入行为。在多数男幼师生眼中,幼师是女生的专利,幼师更多的是带孩子,因此在选择专业时有顾虑,学习时兴趣与投入不足;有些男幼师生自主选择,或感觉孩子可爱工作有趣,或感觉自己性格适合,或认为专业发展前景好,尤其是当前缺乏的男性幼师日益受到重视,发展空间大,因此主动选择,积极学习,并在未来就业上可能选择本专业。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多体现为家长对其子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及其工作方面的态度上。访谈发现,有的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什么专业没有特殊指导,而且认为学习和就业不一定相关。有的男幼师生则表示,家长认为男生从事幼师工作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明确不支持甚至阻止男幼师生学习或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有些调剂进入本专业的学生,不管其是否对学前教育专业产生学习兴趣,积极调转专业。也有的家长看好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结合其成绩鼓励孩子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然后毕业自己创业。而对于学习精力投入等方面,家长很少关心。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一些传统认识及其工资待遇等方面。访谈中,较多的男幼师生表示,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抚养和教育任务应当由女性承担,男性从事幼师工作常被误解甚至被嘲笑为“男保姆”;幼师社会地位不高,男幼师在工作中更是受家长质疑,不愿接受其进行保育工作;男幼师如果不能跻身管理层,则会被认为“没有建树”;“女多男少”的环境中,男幼师的归属感、存在感较弱;虽然挺喜欢学前教育专业,但是认为幼师工资待遇较低,很难养家糊口,等等。相对其他因素,访谈对象对这方面的认识和感受最为强烈而明确,因此初步可以看出,社会因素对于男幼师生的专业忠诚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4.院校因素

院校因素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及其内容方面的影响。有些男幼师生表示,通过教学对本专业逐渐形成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因此,有的学生认为毕业后可以试试本专业,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但是,也有众多的声音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课程中,如钢琴、舞蹈等课程与内容不适合男幼师生,尽管努力也仍觉得“技不如女”或“低女一等”,因此希望能够调整课程及其内容,否则可能会有更多的男同学逐渐退缩或放弃专业学习。由此可见,院校的课程因素对于男幼师生的专业认可度提升和专业学习行为投入有较大影响。

三、提升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的有效策略

综上所述,个人因素在男幼师生的专业学习精力与行为投入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家庭因素在其专业选择方面影响较大;社会因素在其就业意向方面产生较大影响;院校因素则对其专业认同及学习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在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方面的影响又往往相互交织,难以完全割裂开。因此,在下述有关提升本科层次男幼师生专业忠诚的策略中,也是各有侧重的同时存在交互作用,希望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协同努力,为学前教育领域吸纳和培养更多的优秀男性师资力量。

(一)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建立全新的男幼师形象

传统思想带来的社会舆论,通过社会与家庭等多种途径给男幼师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国家与社会、幼教机构与师资培养机构应当率先向社会传递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并建立全新的健康的男幼师形象,为男幼师生提高专业忠诚斩除心理荆棘。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男幼师生认同感

传统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女幼师生为主,课程设置对男幼师生的关照不足,传统课程应该有所调整。如在课程设置中考虑男幼师生的特有身体与心理发展特点,增设体现刚性、创新和技术性的课程,如有学生呼唤武术、信息技术、创意课程等课程的出现;同时在原有课程的内容上进行调整,如舞蹈、键盘和视唱等内容增强以男性为主的部分;在教学中呈现更多的优秀男性幼师案例,从而更好地增强其适应感和认同感。

(三)关注男幼师生心理,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男幼師生容易因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就业茫然等问题引发厌学、弃学等问题,需要学校及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可以通过上述有关的课程调整等方式,引导其发挥自身阳刚正气、果断等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其职业生涯的规划指导。比如,入学即可以通过导师制加强对其的思想引导与学习指导;专业学习中可以持续引导男幼师生了解国家有关政策,正确认识学前教育是一个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专业,应当树立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信心;通过教育见习与实习、校园合作、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其更深入的认识学前教育工作,并寻找适合自身的学前教育发展方向与工作领域。从而真正激发出男幼师生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朱莉,许红梅,张洪秀,张文春.卓越幼儿教师协同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展望[J].黑龙江教育,2015,(10) :35.

[2]周喜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忠诚现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4,(04) :553.

[3]孙超.“摇篮”里的男幼师[J].今日中国,2012,(01) :54.

[4]程旭楠.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者管理,2015,(15)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