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2018-08-28崔真与
崔真与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找寻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武术教学体系滞后、场馆器材缺乏维护、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学员参与意识不强等。建议:优化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组织与管理、激发学员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武术社团的支持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助力高校武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 高校 武术社团 困境
高校武术社团是普及与推广武术运动的重要阵地,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武术运动的需要,这就对新时代高校武术社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武术社团承载了武术技术教学和传承武术文化的双重任务,是高校武术教学的课外延伸。但随着长期的发展,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阻碍迎难而上,改革与创新高校武术社团的体制,从而优化高校武术社团的组织与管理,促进高校武术社团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发展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CNKI数据库以“武术社团”+“高校”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显示,主要检索了2000年至2017年相关学者对高校武术社团、武术培训、武术文化传承的相关文献20余篇。与此同时,通过吉林省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查阅和收集了有关武术的相关著作、教材10余部,对收集到的一手数据和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以期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资料保障。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的方式,先后对东北师范大学武术社团、吉林大学武术社团、长春理工大学武术社团、吉林师范大学武术社团、吉林体育学院武术社团、北华大学武术社团、东北电力大学武术社团的教练员、学员、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问卷采用现场方法放与回收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420份(教练员50份、学员320份、家长50份),回收调查问卷384份(教练员46份、学员298份、家长40份),回收率为91.4%,去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累计340份(教练员40份、学员265份、家长35份),问卷有效率为88.5%。
1.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分别对相关部门专家、领导和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彼此间坦诚的交流,更加明确了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走向。
1.2.4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Excel 2017软件对调查后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通过数理分析的方式将调研数据整合,并形成图表,以便更加直观、形象、准确的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2.5逻辑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类比、演绎等方法,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梳理与整合,并对梳理后的资料进行归纳,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结论与分析
2.1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
2.1.1俱乐部教练员情况
2.1.1.1专业背景状况
专业背景指在某个领域或项目中,经过多年的学习后掌握比较扎实且擅长的运动技能。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专业背景为武术专项的教练员有23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7.50%,而非武术专项的教练员有17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50%。可见,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仍有一批非武术专项的教练员在进行培训。
2.1.1.2学历层次
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高校武术社团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与执教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教练员学历层次为本科(含在读)的有23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0.00%;教练员学历层次为硕士(含在读)的有6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5.00%;而教练员学历层次为大专(含在读)的仅有2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00%。可见,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教练员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
2.1.1.3教学年限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教练员教学年限为4-6个月的有14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5.00%;教练员教学年限为7-12个月的有12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0.00%;教练员教学年限为3个月及以下有10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5.00%;而教练员教学年限在13个月及以上的人数很少。
2.1.2俱乐部学员情况
2.1.2.1学习频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每周学习频次为3次及以上的有35名,仅占被调查总数的13.21%;学员每周学习频次为1-2次的有97名,占被调查总数的36.60%;学员每周偶尔参与的人数最多,有133名,占被调查总数的50.19%。可见,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学习频次不固定,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长期、稳定的发展。
2.1.2.2学习时间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每次学习时间为30min的人数最少,仅有15名,仅占被调查总數的5.67%;学员每次学习时间为31-60min的人数最多,有110名,占被调查总数的41.51%。可见,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每次学习时间以31-60min和61-90min为主,每次培训时间在30min以下的学员很少。
2.1.2.3学习意向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对武术运动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学员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24.53%和22.26%;对武术运动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学员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15.47%和14.72%。可见,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大部分学员都比较喜欢武术运动,但也有少部分学员不喜欢武术运动。
2.1.3社团学员家长情况
2.1.3.1支持程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7):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家长支持学员参与武术培训的有15名,占被调查总数的42.86%;而学员家长不支持学员参与武术培训的有8名,占被调查总数的22.85%。通过访谈了解到,由于部分家长担心文化学习时间被武术学习的时间挤占,特别是对于临近中考和高考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所以部分家长持不支持的态度。
2.1.3.2培训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8):学员家长对高校武术社团培训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分别有7名和11名,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20.00%和31.43%;而学员家长对高校武术社团培训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有6名和4名,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17.14%和11.43%。可见,大部分学员家长对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培训感到满意,但也有一部分学员家长对此感到不满意。
2.1.3.3教练员水平评价
教练员高超的业务水平、较强的执教能力与学员掌握武术运动技能的规范程度密不可分。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学员家长认为高校武术社团教练员教学水平精湛的有5名,占被调查总数的14.29%;认为教练员教学水平一般的有21名,占被调查总数的60.00%。可见,学员家长对教练员的教学水平总体持一般的态度。
2.2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发展困境
2.2.1教练队伍建设薄弱
综合素质高超、业务能力出众、技能水平精湛的教练员队伍是保障高校武术社团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教练员年龄趋于年轻化,部分教练员专业背景并非武术专项,且学历层次较低、教学年限较短、运动等级不高等。没有卓越的教练员队伍作为基础,学员很难对武术技能有深入的认识与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科学化发展,不利于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高效、有序发展,急需优化与改进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师资队伍结构,从而由“薄弱”转变为“卓越”的武术师资团队。
2.2.2学员参与意识不强
武术学习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学习武术的频次不固定,随意性较强。部分学员虽然参与武术运动,但却不喜欢武术运动。此外,部分学员参与武术培训不是主观意愿,无形中减弱了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仅不利于武术运动技能的掌握,还对武术社团教练员的授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可见,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积极性较差等因素已经制约了高校武术社团的走向。
2.2.3管理机制相对欠缺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促使高校武术社团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通过访谈发现,目前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场馆运行管理、教练团队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还相对滞后。例如:由于教练员大部分为兼职的在校体育(武术)专业学生,培训时间取决于在校期间的无课日,对其进行规范的人事管理就显得较为困难;其次,在武术场馆的管理上,大部分为租借学校体育中心场馆,不具有管辖权,只有使用权,对于场馆设施条件、学习时段等都要遵守租借方的要求;最后,在学员的管理上,由于学员年级具有一定的差异,课余参与武术学习的时间也略有差异,导致学员参加培训的频次、时间等也不固定。
2.2.4学习动机不够端正
学习动机是提升学员学习兴趣,掌握某项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关键要素。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参与武术学习的兴趣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学员参与武术社团,只是为了课余休閑娱乐,并非增强体质。学员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应以依托自觉、自主、自愿为原则,并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
2.3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优化策略
2.3.1提升武术锻炼的认同意识
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是体育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武术锻炼,可以培养学员良好的道德情操、强健自身体魄、缓解学习压力等多重功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多次提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高校武术教学工作执行的也相对较好,但是缺乏对家长的宣传与引导,未真正注意到武术强身健体的功效,影响学生参与武术学习,认为武术锻炼可有可无,这种片面的思想已严重制约了学员健康的发展。应对家长积极宣传参与武术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学员一同参与到武术学习中,享受武术运动的乐趣。
2.3.2提升学员武术运动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内在认知的心理情绪与体验,是促进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一种内心动力。面对当前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学习兴趣不足的困境,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引导与启发,提升其参与武术的兴趣。首先,引导学员建立良好的武术运动习惯,促使身心协调发展;其次,通过高校积极倡导科学的武术锻炼方式;最后,通过武术社团宣传武术运动重要的健身价值,从而提升学员对武术运动的兴趣。此外,可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式让学员了解武术运动,通过网络、报刊、海报等方式积极宣传武术的内涵、本质、功效等特点。
2.3.3提高武术社团教学的质量
教学质量是关乎高校武术社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教学质量的好坏与高校武术社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为核心,武术社团应以“服务为本”,要加强武术社团师资队伍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教育培训模式等,有条件的高校武术社团可借鉴国外或省外知名高校武术社团的先进模式,探索式的创新武术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武术学习的质量。要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增进学员身心健康为首任,建立良好的武术学习习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3.4端正学员武术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应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遏制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学员学习动机不端正的现象。建议在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培训内容等方面采取新颖的手段进行,让学员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建立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对武术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主动性,例如可采取游戏法、情景教学法等,以游戏或情景的方式将学员引人到武术运动中;最后,应在武术学习中提倡理念的重要意义,告诫学员学习武术的主要目的、意义等,以正确引导学员学习武术。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武术教学体系滞后、场馆器材缺乏维护、教练队伍建设薄弱、学员参与意识不强、管理机制相对欠缺、学习动机不够端正所导致,急需尽快改进与完善。
3.2建议
建议优化吉林省高校武术社团的组织与管理、端正学员对武术学习的动机、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武术社团的支持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助力高校武术运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