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2018-08-28苏水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文言文教学

苏水彩

【摘要】文言文教学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培育民族感情的重要途径。高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致力于“文字”的培养,还要重视“文章”“文学”“文化”的培养。以《兰亭集序》为例,谈了文言文教学在解读文本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兰亭集序》 内容价值

一、梳理文字,积累文言知识

课标要求,高中生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兰亭集序》的文言知识目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假字悟(晤);二是古今异义词“其次”“幽情”“所以”“品类”“怀抱”“斯文”等;三是重要实词“修”“咸”“引”“信”“与”“及”“向”“致”等;四是文言虚词“因”“之”“而”等;五是词类活用“少长”“齐”“一”等;六是文言句式,状语后置、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等。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整合,对文言文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二、读懂文章,理解内容价值

《兰亭集序》创作于永和九年。东晋王朝建立以来,试图北伐复国。但一直没能如愿。永和八年,东晋大将殷浩再次北伐。但在统治集团内部,争斗激烈,残酷的权力斗争随时会夺去人的性命,保命成了文人的首要任务。兰亭所在的会稽虽是大后方,但连年旱灾,饿殍千里。年过五旬的王羲之,任会稽內史右将军,掌管会稽。面对着连年的战火和百姓的流离,他对生命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时,让学生先找出作者感情的变化线索:乐——痛——悲,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相对应的内容,学生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内容的理解就更加清晰:人生无常,“死生亦大”。“齐彭殇为妄作”应当珍惜生命,实现人生价值。这种通过知人论世来领悟文章内容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三、赏析文学,掌握文体知识

教材的学习提示指出,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在“文学”方面,《兰亭集序》采用的是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写景上,继承了汉末散体赋将各个意象相互联系的特点:“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作者选取了“山、岭、林、竹、清流”五个意象,清流将以上四个意象以“映带”一词统摄,使五个本不相连的意象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一个立体的空间。抒情上,继承了汉末散体赋寓情于景的特点:第一段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为第二段“信可乐”作铺垫,同时与后文抒发“痛”与“悲”的情感形成对比,化抽象为具象,增强文本的抒情性。议论上,打破了汉末散体赋重形式轻内容的局限,对后来的重在说理的文风有积极的影响。

《兰亭集序》的体裁(文体)是序。“文学”方面,通过关注本文体裁和题材表达的特点,了解并掌握鉴赏这类文章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体现课文的范例功能。

四、关注文化,汲取民族智慧

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1.纪年法。“永和九年”,是年号纪年法。“岁在癸丑”是干支纪年法。高中生应对干支纪年法有较清楚的了解。恰当介绍干支纪年法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生死观。本文把死和生都看作是人生的大事,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生死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待生死的态度,会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书法艺术。《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除王羲之本人的书法轶事所包含的人格魅力外,其在书法上的价值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书体的继承和突破,《兰亭集序》是行书达到顶峰的代表性作品。二是笔法的发展变化,它采用楷书笔法入行书。讲究中锋行笔,含而不漏。成为后世行书的不二法则。三是章法的发展变化,他讲究一气呵成和整体之美,虽有个别修改痕迹,但并不影响其整体效果。反而因真实反映了作者的创作过程而增添了韵味。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欣赏书法配图,提升审美意识。

4.风俗文化。《兰亭集序》作为一篇文人雅游集会之作,其中也蕴含了魏晋时期的风俗文化特点:修禊、流觞曲水、饮酒、文人聚会、作诗作序的传统等,特别是对农历三月三日的祈福消灾活动,教师应给予必要的介绍和知识补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教学应“文”“言”并重。教师应在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时,对“文”“言”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认知,从而落实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完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文言文教学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品字读奇文 循章谋佳篇——以《兰亭集序》教学片段为例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