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探讨
2018-08-28倪温霜
倪温霜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文章从创新思维的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论述了美术课堂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性思维,内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美术教育培养的创新内容
1. 培养创新意识,唤醒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具有创能的能力,也有创新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个性,支持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给予他们最为自由活跃的创造环境,不断地激发他们内在潜力。
如《小小果壳箱》一课,教师应先让学生从百宝箱里收集各种废纸盒、塑料瓶、易拉罐等,在上课时把它们放在讲桌上,学生看后肯定疑惑不解:老师为什么把我们收集的废东西拿到课堂上呢?课堂上议论纷纷,一连串的问题会涌上学生心头,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这些物品的形状材质等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做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2.培养创新思维,打破固定框架
创新思维强调的是一种思维过程,它是指解决某个问题时从分析问题到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要求抛弃原有的固定模式,打破思维定势,将所有的东西进行重组,并且能够发现新东西。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整个创新教育的核心。小学美术是一项不折不扣的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离不开对实物的把握,而创新思维就是在观察、记忆实物的形体后经过高度概括、抽象后留下的基础“原型”。
3.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是检验创新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因为它是整个实践活动的最终体现。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来的,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身的感知能力,并且逐渐养成一种敢于质疑、乐于探究、拥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心理状态。除了这种心理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收集分析资料并且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最终的表述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教师在上综合探索类型的课程时,可以小组合作形式来教学。首先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自主提出问题,其次通过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成员进行汇报交流。这样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也学得快乐有效,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中提升创新、表述、交流等能力。
二、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创新性的途径
1.精心教学设计,激发求知欲望
课堂设计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接受程度。每位学生都有好奇心,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激发,对学生来讲,对新事物有好奇心是一种天性,他们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思考,全身心投入探究的过程中去。
比如,我上《椅子构造》这一课时,首先我让两个学生对教室里的十张椅子进行有创造性且具有美感的叠放,通过一个小小的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了课题。其次,我讲解了椅子的历史,用典故“太师椅”“坐第一把交椅”进一步让学生对椅子产生兴趣,让他们基本了解椅子的基本构造。再次,我展示了生活中艺术家设計的各种各样极富个性的椅子,让学生理解椅子的造型概念。最后通过聊一聊“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一把椅子?”等问题,让学生在广阔的想象空间里积极创想。
2.引导学生观察,发展学生个性
创新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发散性和灵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问题提出多个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看到圆形不单单只是一个圆形,可以有更多的想法,要让学生敢想敢说。教师应当对学生提出的大胆的想法给予鼓励,对于一些学生不能真正认识的东西,教师可以运用创造学的知识简单讲解,然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树立起自信心。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作为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美术教师要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创造,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马书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2]白立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