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岩石”课程的拓和展
2018-08-28陈一丹
陈一丹
摘 要:基于新课标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学生自身需求及知识技能储备,文章作者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拓”和向岩石中的花岗岩进行“展”,通过对诗词的解读,对岩石性质的研究,对人文风情的探访,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岩石。
关键词:小学科学;“岩石”;拓展课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科学老师,每当教学《岩石和矿物》这一单元的时候,就是每个老师头疼的时候:一是自己对这部分知识自身理解不深,二是这部分内容相对于实验探究比较乏味,三是第四单元已接近期末,教师很可能将重心转移到期末复习而草草结束新课,使得学生很难与其他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基于此,我计划设计三大主题模块以弥补以上问题。
一、《从古至今的岩石》
问题表征:
科学教材目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种类和应用,对岩石的其他相关知识并未进行拓展,但是学生对这部分又是具有需求的。课程中缺失了STEAM的价值导向。
改进策略:
1.跨学科进行拓展
若我们有心去关注古代的诗词、成语,会有“水滴石穿”、《石灰吟》之类的发现,这些或多或少涉及岩石的性质。而且通过查阅资料和资源共享,更是能发现更多的其他学生感兴趣的岩石及矿物种类。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从人文开始,走进岩石的世界。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诗词、成语,发现岩石之美,并且从中了解岩石。
2.从生活体验出发进行拓展
生活中的岩石包括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身边存在的岩石加工厂,我们城市拥有的特殊矿产,等等。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很适合让学生主动去寻求查找资料,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展示。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学生主动去学习,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万里挑一——花岗岩》
问题表征:
学生却从未对一种特定岩石进行研究,导致学生对岩石的了解停留在表层。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身边熟知的并常接触的岩石,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拓展。
改进策略:
1.确定研究主体
在众多的岩石中,花岗岩作为一种颜色鲜亮的岩石吸引着学生的眼光。而考虑到温州的实际情况,温州地区的岩石很多为青石和花岗岩,因此,可以考虑将青石或花岗岩定为学生深入了解岩石的特定种类。那么可以设计专题为——《万里挑一——花岗岩》。
2.确定研究内容
第一,学生通过对花岗岩性质的实验,发现人们对它的利用都是基于它特殊的性质,这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第二,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学习,了解花岗岩的地理分布,认识其形成的特殊性。
三、《我的岩石作品》
问题表征:
技术设计课是学生创新艺术、创造思维、创作能力得到最大体现的时候。而学生的设计又是对前面两大模块学习的应用。
改进策略:
1.无替代作品设计
我尝试让学生制作一件自己的岩石乐器。学生结合之前对声音的了解,知道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如果想要制作花岗岩的乐器,就要将它制作成不一样粗細的花岗岩,然后用物体敲击,制作成类似于编钟的样子。但是关于花岗岩物品的制作非常困难,一般难以操作,只能通过图纸体验。
2.有替代作品设计
鉴于花岗岩是岩石成分,对其切割比较困难,但是学生对这部分又具有一定的兴趣,因此我考虑用泡沫块代替花岗岩,让学生制作自己设计的花岗岩作品。除了设计乐器,还可以设计石桥,设计花样地板。因为泡沫块与岩石一样具有不易塑性的性质,但是又能用小刀进行切割,能将学生的设想展现出来。
在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拓展时,要力求学生突出设计,力求创新和创美。我们可以将岩石设计成像古代一样的石桥、石屋等。
3.对教师的要求
在关于这部分内容讲授时,教师要做一位引导者,只给学生提供思路和建议,不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当然,对作品最后的展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愿意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展示自己,展现自己,让学生对自己自信,对作品自信,对科学自信。
参考文献:
[1]吴福元,李献华,杨进辉,等.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J].岩石学报,2007(6).
[2]王德滋,舒良树.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J].高校地质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