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筹丧葬费是对社会慈善的误读

2018-08-28

协商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误导筹款

“撞死4人,赔不起,请帮帮我。”因为一起车祸,四川省中江县小伙杨龙在“轻松筹”上发起了众筹,希望大家为他筹款,解决为死者垫付的丧葬费。7月10日,他已经筹集到2.39万元。随后,轻松筹平台关闭了筹款链接。

4位老人的不幸罹难的确令人感觉到悲痛和惋惜,撞人小伙面临的困境也值得同情,只是采取网络众筹的方式凑丧葬费非常不妥当。

慈善活动的对象应该是因为客观因素导致遭遇困境者,《慈善法》规定,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等行为属于慈善活动,其中,帮助违法者摆脱因承担处罚而陷入的困境并不包含在内。《慈善法》还规定,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很显然以“不想坐牢”博取同情的众筹活动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不符合社会公德,必须坚决反对。另外,撞人小伙“赔不起,不想进去坐牢,请大家帮我”的说辞也会误导捐款人,因为积极赔偿并不意味着能够绝对地免除刑罚,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不能相互抵消。由此可见,众筹丧葬费事件不仅违法背德,还严重误导捐赠者对法律问题的认识,误导性和迷惑性都不容小觑。

该起众筹事件也反映出某些人对社会慈善的误读,鼓励慈善活动并不是放任爱心泛滥,让善良乱施于人,慈善不是法外之地,更不能游离于社会公德之外。要严格限制慈善活动的范围,避免严肃的慈善活动娱乐化,更要正确引导群众热爱慈善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让慈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持续发展。虽然轻松筹平台已经关闭了筹款链接,可是亡羊补牢之后更要及时吸取教训,平台对于众筹的申请信息应该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坚决避免这些不符合法规的众筹行为在网上传播。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误导筹款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误导孩子的20个坏习惯
归来仍是少年94岁老奶奶高空跳伞为筹款
患者不要众筹被反问:干吗跟钱过不去
德国健身教练变装“圣诞老人”为慈善活动筹款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认知理论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应用
误导牌
我真的虚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