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政之格
——从《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说开去

2018-08-28尹晓宁

杭州 2018年31期
关键词:资治通鉴眸子表达式

文 尹晓宁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

作 者:姜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简 介:深入剖析了《资治通鉴》的格调与格局,以主题的形式解说千余年间历史因革、兴衰成败。

复旦大学姜鹏所著《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是围绕《资治通鉴》中的“德政”故事写的一部通俗读物,阐明从修、齐到治、平的基本道理。在姜鹏看来,“德政”始于“修身”,始于每一个自己。

众所周知,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有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修身”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枢纽,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的前行工夫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条目,可见其不易。何以不易?达到“诚”和“正”的境界不易。能够心正意诚,修、齐、治、平方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心正意诚,就要先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致。因此,如何理解“格”很重要。按照古人的说法,“格”是一种“法式”,可以近似理解为静态的“性质”和动态的“方式”“规律”。当然,既然谓之“格”,最重要的含义是特殊的分类法,所以古人的“格物”是对性质和规律的类比。同格事物,就有相同的表达式,相对固定。“人格”就是如此。

人格最本质的意思为“是哪类人”,品格是在人格基础上将人分成等级(品)。高品格的人,谓之有德;有德的行为,谓之有德行;为官有德行,就是行德政。所以,是否有德政,要看其是否“够格”,其人格方程式是怎样的。人格如此,家风、民风、国风,都是如此,都是一组表达式。当给表达式引入不同的变量(环境)就会有吉凶祸福成败等各种变化。因此,认识“格”,了解“格”所表达的意义,并对此加以应用,是德与政的智慧。

知人

要修人己之德,就要先知人知己。虽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实知己之人,明和智都不可或缺。古人知人,可以一眼定格。比如《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胸中正”,就是人体内有正气,并可以从眸子中发出来。可见身体与性格乃至人品是有密切关系的,身体可以透漏出一个人隐藏的信息。人的品德修养,就是要养这团正气。所以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贞固

之,以不变应万变。不过,贞固并不是固执不化,只是内心原则不发生改变,并不是不讲求方法,在方法论上更讲究阳谋。从修身的角度看,贞固是一种工夫,是一种闭藏工夫,扎根工夫。孔子“三十而立”,立定了脚跟,就是一种贞固,“七十从心之所欲,不逾矩”,自由而不丧失根本。古人所说的“涵养”即贞固,如鸡孵蛋,外止内动。朱熹“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这个“转”字,便是贞固内化的意思。深沉在哪里?成为人的内在生命,发出来就是正心诚意的东西。

贞固之人,他的人生表达式是简单的、透明的,可以看得清楚。内心光明,所以无所隐藏,处世一以贯

慎独

慎独,是一种戒慎省察的工夫。人格是有面具的,会在人前呈现出一个“假我”,是人格的虚假表达。慎独工夫,就是在环境因素撤除之后所暴露出的真实自我。这个自我是要自己去省察的。要有真实的省察,就不能“自欺”,不能有人格防御,人很难面对真实自我。同时,由于人格面具属于人的潜意识层面,省察并不容易。不过,古人在这里有一个诀窍,就是感知身体,因为人在深层次上是身心合一的。面具可以欺骗人的思想,但不能欺骗人的身体。孟子说:“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人的行为和心相分离的时候,行为就会缺少源动力,如若真实发自内心则不同,“见一善行,闻一善言,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所以,即便外在的行善,如果不发自内心,就不会有“助人为乐”的乐感,我们亦可由此以知心的真假。这是真慎独。

时运

对人影响最大的变量就是时运,也就是社会大环境。小环境可以改变,大环境无法逃脱。罗隐有诗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说的就是时运对人命运的影响。时运不济时的取舍是对人格贞固的考验。

时运顺逆,皆可砥砺人格。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淘尽黄沙始见金”,都是对人格贞固的考验。有时,个人小方程和环境大方程“格格不入”,人就会陷于逆境之中。在逆境中,独立不改,更见君子之操。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此时的君子可能很痛苦,但最深处仍有乐地。困境时保守节操不易,顺境时更是如此。因为人在顺的时候其实非常容易败德,荣誉、金钱、美色等诱惑(变量)足以移人,更加危险。所以,古人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火热时内心要保有一份清凉。可以说,一份清凉,一份自在。运气有来去,有消长,来时败德,便是去时的祸根。所以,从养德的角度看,顺境可能是最大的逆境。良好的家风,才是子孙真实的财富,良好的家风,才是真正的高贵。

“败家风”“损国格”,大小不同,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破格,坏了规矩,不符合家、国的健康表达式。如果说家训能够引导家风,那么价值观就能引导国格。“价值观”的确有可“观”之处。对于国家来说,国格非常重要。定国是,就是定价值观,定国格。

家风、民风、国格

“风格”这个词容易被看错,其实是“观其风,知其格”的意思。《诗经》有十五国风,周天子命人民间采风,为什么叫“采风”?因为风有气息,就是所谓“风气”,民间的风气就是“民风”。因为诗歌是最真实的表达,所以可以通过民歌来了解民风。观民风,可知政治的得失。

民风是社会的表达式。通过民风,可知民情,可知在怎样的变量之下会有怎样的反应。家风也是如此。我们今天提倡“家风”,继承优秀传统,与其说是继承,不如说是寻觅或者说是重建,因为聚族而居的家散掉了,家风也散掉了,更何况我们还曾经对传统进行过清理。但不管怎样,家风的确非常重要。子女的教养,打着父母的印记,

定格

德政之要在于定国家之格。定格也是一个顶层设计,设定国家的表达式,明确国家的基本格调。这就是移风易俗,大德敦化。

古人给国家定格是通过礼,规定社会的基本规范。《礼记•曲礼上》也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乐记》又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礼”本身就含有理顺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之意,是国家治理的格式。并不只是“礼貌”那么简单。礼有教化之功,故有所谓“观礼”,通过观礼散布信息。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最后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的正是使国家风清气正的理想愿望。我们宣布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反对腐败、确立价值观、遵守宪法等等一系列举措,就是在定国家之是,定国家之格。这就是顶层设计,是明确中国将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明确中国国家的表达式,这正是“德政之要”。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眸子表达式
夜朦胧
胡三省苦心作注
灵活选用二次函数表达式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眸子里的春夏秋冬
寻找勾股数组的历程
稻草人
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