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现状
2018-08-27段然黎炳潮
段然 黎炳潮
摘 要:随着志愿服务在大学校园内的热度逐渐提升,高校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工作日益重要。目前的高校志愿服务队在制度管理、队伍建设、成员培训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问题。以肇庆学院为例,学校和志愿者两方面原因造成了队伍建设存在缺乏有效选拔程序、培训计划、激励机制、管理制度的问题,影响服务质量。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如雨后春笋般陆续走入各大高校,“志愿者”这一角色在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志愿服务组织成为高校引领青年思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载体,逐步得到认同并迅猛发展。以肇庆学院为例,各专业院系都已具备或者正在筹办各自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但急速发展的同时,志愿服务逐渐进入瓶颈期,在制度管理、队伍建设、活动筛选、成员培训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问题。
随着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的发展,学界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阐述国内外志愿者服务建设经验与启发;②论述当前国内外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比;③我国志愿服务存在的困境以及解决办法。其中,针对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组织机制、培训体系、激励方式、团队文化等方面;针对高校志愿者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动开展、服务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
一、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问题——以肇庆学院为例
肇庆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的发展历程相对曲折,先依托于团学组织进行初步管理,后成立志愿者工作部,再发展为独立的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各二级学院应学校团委要求,逐渐成立各自的志愿服务队。目前,学校共有15支志愿者服务队,其中一支由学校团委指导,校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管理。据调查了解,每支队都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了各自的服务体系和活动基地,但在招募方式、志愿者管理和培训、活动甄选和开展等方面仍缺乏规范化管理。
(一)对志愿者的选拔缺乏有效程序
目前的选拔程序以面试为主,辅以报名表、申请表等概括性书面材料。仅以此为依据完成选拔不甚科学合理,志愿者的态度、热情和坚持等因素是短期内难以得到显性体现,而这往往又是影响其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对感性因素进行考量。在调查中,有89.3%的学生表示,肇庆学院多数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纳新程序仅是一轮面试,大部分学生加入后,仅象征性地参加少数活动,志愿活动失去实际意义。
(二)志愿者培训缺乏规划,针对性不强
大部分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培训工作仍是空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更谈不上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的缺失会使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时会显得不知所措,失误频发,降低了志愿者整体形象,更挫败志愿者的服务信心。
(三)部分志愿者的动机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志愿服务成员之间缺少交流沟通,队伍之间更没有良好的交流学习机制,阻碍了志愿服务氛围的营造,造成志愿者团队文化的缺失,也使队伍管理无法良好开展思想引导。由此,部分志愿者参与动机出现功利主义倾向。不同高校对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要求不同,但基本都纳入学分体系,在没有良好实施和管理的情况下,志愿者报名完全为了学分或其他报酬和奖励,动机不纯,便会在服务工作中敷衍了事,给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和发展带来限制和压力。
(四)缺乏队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队伍的管理制度、奖励机制将直接影响整体的服务质量。结合调查结果,肇庆学院多数队伍都有各自的管理制度。然而有接近70%的同学认为,他们接触到的队伍并没有按照所创立的制度实际运行,管理散漫,制度沦为一纸空文。在激励机制方面,近50%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接触到的队伍没有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服务中的表现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或批评。
二、问题成因
(一)学校层面
学校对学生志愿者队伍重视不够,缺乏长远规划,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慈善机构”。但是志愿队伍的建设、管理、培训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以肇庆学院为例,不少志愿服务队伍在一年甚至更长的服务时间里,所享受到的团建活动、培训课程都十分匮乏。在调查之中,许多学生表示,学校的忽视对他们的服务热情造成极大的打击,也同样导致志愿服务难以良性发展。
此外,过度行政化管理也是队伍建设与发展受阻的另一重要因素。志愿服务组织本应该是自发的、自由的,作为学生组织的一种,应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运行、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然而目前,学校以及各专业学院党政对于学生志愿队伍的把控还比较严,参与或开展的活动也基本是依据学校安排而进行,这使得队伍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意识,也容易导致队伍变质,成为某些行政形象工程的工具,违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二)志愿者层面
志愿服务活动日趋开放化和多样化,但志愿者的自我认识与定位仍相对滞后。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上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认为志愿活动是学雷锋、免费劳动。这就无形中限制了服务思维,影响服务质量。同时,部分学生志愿者在盲目完成服务任务后,又没有进行反思和总结。在调查中,有72%的同学表示,参与的志愿队伍内部没有或仅有一次经验交流和总结。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最有力群体,不应只是盲目的行动派,而应做到行动与思考的结合。
本文在以肇庆学院为例的研究基础上,分析高校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出问题和原因所在,以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更新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为志愿服务的综合发展提出有益思考,以期促進高校志愿服务队伍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科,彭巧胤.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2).
[2]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1).
[3]宫磊.关于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科技资讯,2010(4).
作者简介:段然(1990—),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学研究。
黎炳潮(1990—),男,汉族,广东广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依法治校、法学研究。
课题项目:肇庆学院2016年度校级科研基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