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联想”,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018-08-27刘伟
刘伟
联想和想象是文学创作中重要的写作手法。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文章不在少数,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四年级上册《长城》,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月光曲》等课文都采用了联想手法,使文章在表达上独具一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如何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提升写作素养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课题。
《月光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创作月光曲的过程。这一单元“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是训练重点。授课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会聚焦第九自然段。但总感觉有隔靴搔痒之感,课堂中虽然关注到了文本的语言形式,但学生的学力却小有长进。深挖文本,倘若教师突破固有思维,转换解读视角,关注第九自然段联想描写背后重要的表达对象——《月光曲》的旋律,从而发现“联想”的秘妙,给学生一把打开语言文字运用的钥匙,得言得意、读写并举,相信会呈现别样的精彩!
一、组块破解——未成曲调先有情
文章语言是内容的载体,不管是朴素平实还是华丽优美,都是在为说明内容服务。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是帮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的有效策略之一。在教学第九自然段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本段内容,勾画出文中描写盲女孩和哥哥听到音乐后展开联想的语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发现:清幽的月光下贝多芬在弹奏乐曲,音乐声中兄妹俩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了月光下波涛汹涌的海面。接着将现实与联想剥离开来,重点解读联想部分,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总结概括出描写了“月亮升起”“越升越高”“月光照耀”下的“微波粼粼”“风卷巨浪”及“波涛汹涌”的三幅画面。这样一来,学生借助想象画面的方法将原本的组块进行破解,经历了从现实情境“剥离”联想情境的认知过程。
二、比照联想——嘈嘈切切错杂弹
引导学生感悟描写大海、月光的部分恰是表现《月光曲》旋律的内容,画面的变化正是《月光曲》旋律的变化,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从画面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此处教师提供一些形容乐曲的词语,如“轻柔 激昂激荡 刚健 明快 舒缓优美 明快起伏 高昂激越”等供学生参考,促进表达。学生在描述中感悟出这首乐曲由舒缓到明快再到高昂的旋律变化,由此自然地发现月亮、海面的变化与乐曲旋律的变化和谐统一。
此刻,教师再适时呈现例文《二泉映月》中的相关语句:“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通过对例文的阅读体会“委婉舒缓—跌宕起伏—恬静又激荡”的旋律与月光、流水和谐统一。
比较阅读之后,教师抓住“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将《月光曲》《二泉映月》的曲调生动形象地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呢?”这一问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而感悟为什么古今中外不少作者喜欢依托“月亮”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两篇文章中的月亮化身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在文字间翩翩起舞,音乐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通过“联想”这一手法实现了完美结合。
三、迁移运用——大珠小珠落玉盘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习得的语文技法也只有在迁移运用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化。教学最后,教师要再次为学生搭建台阶,播放《百鸟朝凤》《天鹅湖》两首不同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这样的乐曲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再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的表达方法描述音乐背后的画面,最后写一段文字。学生经历了想象旋律变化到用语言表达的过程,自然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
个人认为,语言的学习真正要经历的就是“认识理解—实践比较—迁移运用”的过程,而仅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联想是不够的,学生从例文中学到的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陈述性知识。而通过与《二泉映月》的比较,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了联想,体会到了作者运用旋律的变化表现自己的联想,此时获得的就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最后再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学生领悟到了展开联想的那把钥匙,在语言变化的“旋律”中实现了文字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何秀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下),2016(6).
[2]陈小霞.浅说语文教学中的联想[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