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全民艺术普及背景下的群众文艺创作

2018-08-27孙英华

群文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普及文化馆全民

孙英华

自2015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全国各地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全民艺术普及这一理论设想赋予了文化馆新的工作任务、新的历史使命,全民艺术普及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

群众文艺创作是人民群众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身情感和精神需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灵魂和源泉。一个地区或区域内群众文艺创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本地区或区域内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水平。就此,对于全民艺术普及和群众文艺创作二者的意义,笔者这里不想过多赘述,只想针对新时期文化馆在全民艺术普及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发展群众文艺创作,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笔者认为,作为群众文化活动承办的主体——文化馆首先应该搞清楚全民艺术普及背景下,文化馆如何积极转变观念,做好全面艺术普及,在此基础上,引导和引领人民群众自觉、白省地进行文艺创作,发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精品文化和品牌文化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从而使群众文化活动达到“百花争妍”的繁荣景象。下面笔者将分而论之。

一、培育优良土壤 播撒创作的种子

文化学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戴珩同志在《全民艺术普及:文化馆的责任与使命》一文中指出:“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需要做好全民艺术知识的普及、全民艺术欣赏的普及、全民艺术精品的普及、全民艺术技能的普及、全民艺术活动的普及五个方面的工作。”这五个方面完整概括了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范围。笔者认为,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全民艺术普及这个“艺术土壤的”培育,文艺创作需要创作主体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包括理论知识、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创作技法等方面知识综合在一起。目前社会上不乏一些怀揣艺术梦想的人,也不乏一些天赋异禀的人,但他们恰恰缺乏文艺创作所需要具备艺术素养等艺术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文化馆通过全民艺术普及,分门别类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搭建艺术学习的平台,架设天梯,挖掘更多的社会上有艺术潜能的人,把一颗颗散发创作热情的种子播撒在艺术的土壤里,让他们也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创作梦想,这也应该是新的历史时期文化馆所应担负的重要责任。诚然,文化馆要搞好全民艺术普及,需要整合社会师资教育资源,通过系统内外结合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开设艺术创作辅导与技能培训班,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艺术培训与学习需求。目前浙江省宁波市已率先开展“一人一艺”为主题的全民艺术普及工程,除了围绕全民艺术知识普及等几个主题方面外,还对中小学生的艺术普及与特殊群体的艺术普及予以照顾,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笔者认为,所谓“一人一艺”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而是最大限度地凸显艺术普及的含义,凸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在为人民群众搭建良好学习平台的同时,为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实践。

二、搭建展示平台交流创作成果

全面艺术普及的受众是热爱艺术的人民群众,群众文艺创作的主体同样是热爱艺术的人民群众,因此,笔者认为,群众文艺创作的作品应是对艺术有一定热爱和追求的人民群众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情感体验,其创作主体应具有群众性,即从群众中来。而目前在功利奖项的驱使下,群众文艺创作的作品比赛变成了极少数人或者一部分艺术领域内群体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比拼,其他各门类的群文比赛也逐步变成了专业领域内的比拼,群众文艺创作失去了“群”性的创作主体,当然这也与人民的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导致近年来群文领域内群星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级赛事的奖项设置门槛越来越高有关。这也就违背了政府设立奖项之初所倡导的“群众文艺为群众”的宗旨,与全民艺术普及的目的背道而驰。

针对此状况,笔者认为,文化馆应该为群众文艺创作的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让老百姓自己创作的作品得到演出、展示的机会,相互交流创作成果,即到群众中去,从而激发群众文艺创作的动力,激发全民艺术普及的艺术感召力,用艺术引领时代风尚,引导社会文明进步。如南京市文广局、南京市文化馆每两年举办的少儿团队文艺作品汇演、成人文艺作品汇演等等群众性艺术活动,并通过经费奖励优秀作品的方式,为我市乃至各个区县的创作人才和原创作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从每年的赛事结果来看,其成果还是很可观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强调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旨在降低群众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是旨在强调在全民艺术普及的今天,政府相关部门及文化馆要充分发挥服务效能,在群众文艺创作方面,文化馆要充分发挥相关业务干部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要在群众文艺创作及辅导方面下功夫,通过举办相关艺术门类的创作辅导培训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能力及欣赏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对于一些有潜力的作品,能够给予指导和不断打磨,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却与全民艺术普及的大背景息息相关,群众文艺创作才能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

三、辛勤耕耘 呵护创作果实

群众文艺创作作品的优与劣不但与其本身内在的艺术表现规律、表现力有关,而且也与营造群众文艺创作的艺术氛围、艺术感染力、创作主体的创作动力等外部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应该从群众文艺创作白身和外部环境人手,以全民艺术普及为契机,通过创新发展、转变服务效能等手段,形成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地域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广泛、群众文化欣欣向荣发展的群众文艺创作新局面,让创作的果实得到有效呵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在各行各业听到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创新发展。就群众文艺创作本身而言,笔者认为应从作品创作的一度及内容呈现的二度创作上进行创新发展。

纵观近几年的各级群文赛事,其中绝大部分作品在形式内容、方式方法、套路模式大都相近,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创新手段,必然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一部音乐作品的结构构成原则、发展规律是不变的,变的是我们用何种方式展现来刺激人们的审美感官,引起人们的审美情趣是其关键所在。正如南京市文化館的达明邺老师所言“优秀作品一定包含令人震撼的思想内容和吸引眼球的审美表现形式。”当前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不应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形式不断重现,而应根据群众的审美情趣、根据其教育程度、年龄特点、职业习惯等不同的文化需求来设计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在继承和发扬本地区、本地域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挖掘能够代表本地区、本地域具有文化标志性的文化品牌内涵,我们在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时,还要综合考虑将舞美、音乐的衔接、呈现方式、节奏的掌控、戏剧情节的发展、情感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音乐元素与作品的主题思想、风格限定完美结合在一起,大胆发挥想象力,从而将一部作品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如我市著名作曲家吴小平创作的声乐作品,在音乐发展上大胆运用戏曲音乐的发展手法,将歌曲与戏曲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其音乐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意义更深远。再比如张家港市文化馆创作的重唱歌曲《快递小哥》,将歌曲情感表达、声音表现、舞美表现、舞蹈元素、戏剧情节等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艺术表现力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感官体验,产生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要想在艺术的土壤里耕耘,呵护创作果实单纯只从艺术本身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群众文艺创作的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笔者认为,首先,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性,明确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扶持群文创作政策,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逐步引导社会参与度、提升个人与集体参与创作的热情。其次,文化馆应积极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行动,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分门别类地开设艺术课程,提升服务效能。除此之外,在以文化馆业务干部为骨干的基础上,还应做好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对业余文艺团队的管理和辅导,加强对民间民非、各协会等艺术团体的培育和发展,拓展社会文化人才,逐步壮大群众文艺创作的队伍。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是时代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各行业都要强调的因素。因此,内外兼修,紧跟时代步伐,是在当前全民艺术普及、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社会背景下,是对呵护群众文艺创作果实的必然要求。

四、以人为本做群众文艺创作的耕耘者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进程中,政府是这个体系的主导者,在这个进程中,政府的职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已经由管理者变为了服务者,其工作理念和思维也随之转变。就此,笔者认为,在群众文化领域,政府要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做群众文艺创作的耕耘者。在全民艺术普及背景下,除了前文提及的政府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制定相关政策及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创作,使群众文艺创作的“内循环”变“外循环”。正如前文所述,在以文化馆业务干部为创作主体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对企事业单位、社会文艺团体以及各非营利性组织等的扶持力度,通过鼓励、扶持等手段,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社会其他力量参与到群众文艺创作中来,使群众文艺创作的作品供给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变为社会力量参与的“外循环”,从而促進群众文艺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积极探索企业合作机制。逐步完善社会捐赠资助机制,通过企业冠名、减免税费、项目帮扶等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团体及个人等社会力量采用捐赠资助的形式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中来,设立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基金及创作基金,对于组织或者参加艺术培训的组织或个人,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加以奖励。对于创作精品加以全力资助和扶持,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组建相关专家对政府资助的全民艺术普及与群众文艺创作精品做好资金的评估、跟踪、审计,以确保政府资金投入的有效性,从而提升群众文艺创作社会化运作的绩效性。

第三,积极推进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关于文化艺术产业化这个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它是提升文化艺术影响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积极摒弁传统旧观念,所谓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重视文化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忽视文化艺术的文化功能。笔者认为,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应该主要以艺术生产和服务为主体,再辅之以市场营销、音像制作、艺术培训、宣传报道等手段,以市场规律、人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形成一条完整、规范的产业化之路,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群众文艺创作的水平和质量,对于保障全民艺术普及的推行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诚然,如何将本地域或者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艺术产业化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产业,还需要我们今后不断探索,笔者将在以后文章详细聊表。

综上所述,群众文艺创作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全民艺术普及这块土壤的培育和滋养,离不开全民参与群众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现阶段我们在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创新意味着发展,是现阶段我们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能否在群众文化发展的这个舞台上不断创作出、表演出、辅导出好的音乐作品的关键所在。文化要发展,必然要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对从事群文工作业务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创新无规律可循,我们要在群文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和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彰显本地区、本地域文化特征,创建文化品牌意识的艺术之路。

猜你喜欢

普及文化馆全民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3月历史大事记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