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实施方案改进的应用价值及具体实施

2018-08-27王兴龙吴琳

文教资料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王兴龙 吴琳

摘 要: BIM知识是土木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探索改进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实施方案的具体方法,首先对BIM的概念及发展历程进行了解释,其次从加深学生对土木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三个方面对BIM对土木类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改进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土木类专业教学中逐步引入BIM知识、定期组织学生参加BIM知识讲座、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优化土木专业BIM课程设置等方面论述了现阶段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实施方案改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BIM 土木专业 教学方法

一、引言

BIM教学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单纯的理论学习意义不大,但是目前阶段我国在开展BIM教学的过程当中依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总体看,现阶段我国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实施方案改进任务相对较为艰巨,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探索BIM教学改革方案对于我国土木类专业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现阶段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实施方案改进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二、BIM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BIM技术主要应用在土木建筑领域,借助共享平台将施工单位、中标单位、监理单位结合,达到共享利用信息及建筑信息模型的目的。目前全世界对BIM技术应用较为成熟的国家为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已经具备丰富的应用经验,能够应用BIM技术高效解决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BIM技术在我国应用起步较晚,但政府和社会对相关技术的重视力度相对较大,一直致力于技术推广工作,因此,我国高校土木类专业对BIM教学实施方案进行重点改进,满足社会建筑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三、BIM对土木类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改进的应用价值

BIM技术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如何合理地将BIM技术应用于土木类专业教学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高校教学工作重点。目前土木类市场对具备专业BIM技术的人才需求量大,开展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对于社会人才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就BIM对土木类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改进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必要的总结。

(一)加深学生对土木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

将BIM应用于土木类专业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的真实存在,通过自主利用信息构建三维信息模型掌握专业基本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BIM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仅仅通过板书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方法是具有多种弊端的,在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应用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教学效率和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借助BIM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拓宽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以将专业知识以图片、视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应用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性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另外,利用BIM软件教学能够整合其他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规范国家教学标准,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能够学到教材内容以外的知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土木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

(二)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土木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是只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已经无法胜任社会具体工作,缺乏综合能力的学生必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将BIM应用于土木专业教学能够培养该类人才。例如,实训课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分别扮演设计师、造价师、建造师三种角色进行建筑工程模拟建造,引导学生理解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模拟等知识,开展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掌握不同的专业知识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成长为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土木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安排学生进入建筑工地的危险性过高,很容易引发安全责任事故,并且由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多样化实训室不太现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将BIM应用于土木专业教学课堂能够明显解决不能够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难题。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不需要学生进入建筑工地进行实训,并且可以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开展三维模型构建,不再依赖工地实际施工进程,对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开展BIM实训室学习能够实现社会工程项目与教学内容完美衔接,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处理社会土木类问题的实际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很好地适应。

四、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实施方案改进的具体策略

(一)土木类专业教学中逐步引入BIM知识

BIM知识的学习不能够一蹴而就,更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学生对BIM的探索精神,发挥主观学习能动性。现阶段土木类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为大学一二年级学习BIM基本知识,能够解决教师模拟的建筑问题,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就应该具备三维模型的自主建立。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可以采用理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理论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而通过上机教育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利用BIM技术处理信息建立三維模型,并且在模拟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二)定期组织学生参加BIM知识讲座

BIM知识是不断更新、完善的,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索,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BIM知识讲座,学习最新的BIM知识和BIM知识的多层次利用。专家学者开展知识讲座时都会讲解BIM知识应用的具体案例,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眼界,树立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定期组织学生参加BIM知识讲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术前沿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够掌握国家关于BIM技术的政策及发展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直接决定土木类专业BIM教学质量,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BIM知识教学讲座,与其他院校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善落后的教学手段。另外,学校可以聘请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人才担任学校实训课教师,提高学生对BIM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专业课教师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不再以专业知识的死记硬背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四)优化土木专业BIM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土木专业BIM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知识课时过多,不利于学生对BIM知识的理解应用。基于此种情况,高校土木专业BIM课程设置需根据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增加相应的实践课程课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开设BIM制图课程、测量实习课程等实践类教学课程,加强学生对BIM知识的应用。

五、结语

BIM教学实施方案改进对于土木类专业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当前阶段土木类专业BIM教学实施方案改进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土木类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二伟,白晓红,谢镭,焦燏烽,于英霞,郭思雨.基于土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BIM技术应用》教學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06):122-123.

[2]董志胜.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图学》课程改革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36(05):103-106.

[3]杨瑞敏,章振宁,张远兵.“一带一路”格局下高校土木类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山西建筑,2016,42(33):229-230.

[4]王芳,张志强.融合BIM技术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化与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1):155-157.

[5]白庶,寇倩茜,李微,张艳坤,杨晓彤.土建类本科院校BIM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7(04):99-102.

[6]张尚,任宏,Albert P.C.Chan.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二)——BIM教学改革的作用、规划与建议[J].建筑经济,2015,36(02):92-96.

[7]张尚,任宏,Albert P.C.Chan.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一)——基于美国高校的BIM教育分析[J].建筑经济,2015,36(01):113-116.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