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2018-08-27刘晓燕

文教资料 2018年8期
关键词:混合模式微信平台历史教学

刘晓燕

摘 要: 由手机移动终端带来的变化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国家教育部主张建设开放课程的背景下,通过对新时代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学生使用微信的现实情况、手机微信技术二次开发及校园网络建设、历史教学网络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将微信平台与大学历史教学相结合进行历史教学混合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历史教学 混合模式 可行性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智能化的普及,人們获取知识不再是单一的书本、电脑和学校,移动通信手段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以原来的思维方式认识这个世界,用传统的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时代的变化、技术的革新,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将移动通信手段与教学内容相联系,探索一种线上与线下互相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会为教学改革带来一股新风。大学历史教学多文献、多图片、科普性强等特点,使它更适合于运用浏览便捷、交互方便的移动通信手段辅助教学。时代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移动终端的依赖性,都为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一、新时代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MO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异军突起,给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革。这场教学改革主要关系到教学两个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关系的重大调整,传统教学以教师授导、学生被动接受为特点,当代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视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改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这样的理念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像叶澜教授认为的那样:“教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只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才能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达到有意义的学习。”[1]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才是教学改革的真谛。信息化时代,构建师生及时互动的信息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此,中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2]。《意见》要求一线教师着眼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围绕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和加强规范管理三条主线指导大规模开放课程建设。在此种背景下,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程开发及教学模式改革应是其中的内容之一。

二、微信平台应用于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需要

首先,微信技术对促进教学模式转变具有优越性。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软件。其特点是:传播快、影响大、覆盖面广、具有私密性、随时随地性强,深受人们的喜爱。的确如此,在当代中国,微信应该算得上利用率最高、普及率最广的一项信息技术。它在通信功能上可以发送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信息,不仅使人们通过文字交流,还可以通过表情包一类的图片辅助表达心情和语言环境,进行视频聊天,与QQ比较起来,更加便利、实用,降低了沟通成本。在社交功能上,微信朋友圈沟通功能强大,并支持位置服务、邮箱服务等,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交场景。这两项功能把人们的生活从现实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移动空间,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便捷、及时,对于提高时间利用率和丰富各方信息,成效显著。微信的这种特点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微信的移动交互性使其完全消解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网页浏览和与同学、老师进行学习交流和沟通。

其次,学生对手机和微信平台的利用率高。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于2015年2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给出的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大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占比达85.8%[3]。如今微信平台已经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社交沟通工具,微信平台应用于移动学习领域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能够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加丰富的交流方法。当下大学生采用手机接入移动互联网俨然成为一种潮流。问卷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几乎为百分之百,微信使用率达到百分之百,移动手机和互联网信息已经与大学生密不可分,这就具备了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基本现实条件。

另外,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更让大学教师烦恼的是大学课堂上的“低头族”,影响教师的讲课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获益很低。这就促使教育者必须适应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的需要,开发新的教学模式,以弥补单一课堂教学效果的不足,因此引导督促学生利用手机微信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是教育者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需要。

三、微信平台应用于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技术条件成熟

近两年来,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研发,主张对微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将微信平台开发成大学教育教学、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现,为基于微信平台的历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准备和技术支持。

比如上海大学的王萍老师在《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一文中认为:“微信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通信功能、社交功能和平台化功能。”[4]“微信提供了微信公众平台和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平台化的业务和技术架构,已经具备了一个完整应用程序功能的运行机制”[4]。也就是说微信平台具有开放性,这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技术前提,教师可以将微信平台与教学需要相结合进行技术上的二次开发。王萍设计的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图示结构[4],为历史教学混合模式开发提供了信息资源的网络架构。谢玮的《以微信平台促产品设计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探索》中以微信平台搭建了辅助课堂教学及资源共享课程网站[5],陈晓罗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师生信息互动平台研究与实现》[6]、蒋志辉等人的《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7]等在微信技术开发方面的成果,将历史教学与信息平台相结合进行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虽然将手机微信应用于大学历史教学的政策条件、移动设备条件、技术条件都已基本具备,但是如果校园网络通信技术跟不上,一切都是缘木求鱼。目前,随着教育部对网络教学的重视,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校园信息网络,力图实现网络覆盖零死角,这对于建构混合教学模式意义重大。比如我校已经实现了教学区域、宿舍区域、图书馆的免費Wi-Fi覆盖,为学生实现基于微信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当然,由于校园用户太多,网络不畅是影响使用微信学习的重要因素,相信随着校园网络服务的不断推进,实现学生活动区域网络全覆盖应该不是问题。所以,只要解决好移动学习设备的应用与学校现有学习支持设备的集成,将移动学习设备和学校已有信息化设施互联,增加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引入移动学习资源的应用,便可以促进学习者课余学习与课堂学习的联动,使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学习实现有机结合。

四、大学历史教学网络资源丰富

近年来,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历史学科几乎成为显学。社会上无论一般民众,还是职场工作者,都对历史表现出强烈的、浓厚的兴趣,一个个私人博物馆建立、一个个历史风情古镇雨后春笋,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全民喜爱历史文化的热潮,《百家讲堂》更是为历史学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这种喜爱历史文化的氛围使嗅觉敏锐的商家争相创办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文化公司,比如汉服文化公司,以古礼、国学为内容的国学文化公司等,他们积极开辟文化网络资源,对与历史文化相关的博物馆、考古遗址、考古图片、传统文化类社会活动、各种历史文化学术会议进行实地拍摄、资源整合,为大学历史教学由课堂向社会延伸提供了重要资源。另外,随着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各高校都在致力于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变革,一些著名高校开辟的在线课堂、优质网络课程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升教学水平,把它们通过链接传送到微信平台,是混合模式教学可以使用的重要资源。正在兴起的微课堂教学非常适用于历史教学的混合模式改革,以上资源都可以用作线上课堂的重要内容和课外学习拓展的资料。所以只要历史教师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再加上师生互动、学术探究、签到平台等模块,基于微信平台的历史教学混合模式就能推向实施。

大学历史教学发展到今天,因为学科固有的特性,使得传统教学一直是教学方式的主流,但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如果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显然不能适应当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把历史教学置身于整个教学革命、学习革命之外。时代需要、技术条件、历史教学资源等都为基于微信平台的历史教学混合模式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式革新,将微信技术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学习,最终提高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 gzdt/s5987/201504/t20150428_187562.html,2015.4.20.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4676.pdf,2015.2.3.

[4]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12):34-41.

[5]谢玮.以微信平台促产品设计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2):40-42.

[6]陈晓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师生信息互动平台研究与实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9):98-99.

[7]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11):46-54.

项目编号:宝鸡文理学院重点教改项目: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研究(编号:17JGZD18)。

猜你喜欢

混合模式微信平台历史教学
整合突破,奋勇前进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