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8-08-27文鸿文志诚张龙信

求知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互联网+互联网

文鸿 文志诚 张龙信

摘 要:文章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提出了创新创业训练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及行业应用创新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管理机制提供指导。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目前地方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遵照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在行业能真正从事互联网产品研发的应用创新人才非常紧缺。如何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是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工程专业的现状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网络工程专业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就是各高校的重点和难点。调查发现,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互联网人才应该具备深厚的网络工程基础,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等。因此,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改革,应在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础上,一体化设计创新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

湖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①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够清晰,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很好适应“互联网+”的迅速发展;②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软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区分度较小,网络工程专业特色不够突出;③互联网设备的更新周期快,由于经费投入限制,已有的实验设备无法体现潮流的网络新技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受到影响;④尽管我校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平台,但由于专业教师大部分从事学术研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不够。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1.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网络工程专业依据“专业兴趣→专业技能→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不同层级能力目标,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衔接不同层级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课程教学改革按照“创新创业素养培养—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模式进行,在专业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通过专业实践训练、职业能力培训、项目孵化等方式,推进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2.构建三大平台为基础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方向和网络工程项目实践三大部课程平台。核心课程群由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构成;专业方向分为网络互联基础、网络应用开发和网络系统设计三个方向,包括网络协议、Linux网络系统、无线网络、Web系统开发等课程;网络工程项目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以及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定义网络等学科竞赛和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四、“互聯网+”背景下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1.构建行业应用创新为导向的实践培养模式

网络工程专业已有的实践课程知识内容具有完整和系统性特点,但在互联网行业的工程应用中需要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实践课程内容作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通过建立课程群与互联网行业创新创业之间的关联,满足工程实践要求。通过建立面向互联网行业创新需求的课程案例库、选择行业课程设计内容、改革毕业设计要求等方式,将互联网应用创新融入到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各个环节。

网络工程专业需构建“项目案例教学(理论实验课程)—知识应用创新(课程设计)—工程综合创新(毕业设计)”闭环式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利用与互联网企业的校企合作优势,学生在工程综合创新阶段根据实际的互联网企业岗位需求进行“订单式”的职业能力训练,达到了“宽口径”(项目实施后可提供多个选择的应用创新企业)和“强能力”(学生选择具体的行业创新应用以强化专业能力)的有机统一。

2.实施校企协同的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方法

以校企合作的网络工程项目为驱动方式,构建“项目工程实践—项目应用创新—项目技术创业”的校企协同分阶段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工程实践驱动。以项目训练为主体,围绕项目案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已有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实验、工程实践进行重组,适当调整课程实验内容,强调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贯通,形成学科知识点与工程实践技能的完整体系。通过工程实践验证学科基础理论,深化工程能力与知识理解。

(2)项目应用创新驱动。以创新性地解决校企合作项目的技术难题为目标,建立应用创新项目的校企导师组制度,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等。充分依托各级实践基地和创新性计划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移动互联网、软件定义网络、网络空间安全和云计算等应用创新项目的研发。

(3)项目技术创业驱动。以提出的项目创新技术为载体,实施项目新技术的推广以及产业化。通过组建创业团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新创业竞赛,通过策划商业运作、注册技术公司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技术创业能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了解熟悉互联网企业的业务需求和基本管理运作模式,掌握标准职业规范,从而积累创业经验。

五、结论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行业应用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可得到显著提升。不仅能推进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向更深层次发展,更能为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 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

[2]罗学刚,吕俊瑞.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工程专业拓展建设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9).

[3]林元乖,陈作聪,朱晓静.多维实践平台下的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J].计算机教育,2013(1).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互联网+互联网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