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的自身文化素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8-08-27陈福进
陈福进
摘 要:文章对新时代出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监护人在行使监护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没能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的原因,探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所需要的社会、学校、监护人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素养;心理健康;影响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对横县马岭镇中小学294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21.09%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比较内向、柔弱,15.6%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比较任性、暴躁,81%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存在心理与情感问题。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自卑、孤僻、暴躁、任性的性格,他们不愿与人倾诉和交往,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孤独感强,不能正确区分善恶,行为偏激,意气用事,容易造成各种不良后果。
二、监护人的自身素养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1)监护人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从对287位马岭镇中小学留守儿童监护人调查问卷中看出:61.57%监护人是爷爷奶奶,56.89%的监护人年龄在60岁以上,71.9%的监护人只上过小学甚至没上过学。由于监护人在年龄、文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观不足,直接影响到教育孩子的效果。他们对孩子重养轻教,常常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势必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最终培养出的是溺爱型的孩子。
(2)由于文化素养不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监督和监管不力,教育方法落后。监护人平时对孩子的监管不够主动,跟学校教师经常联系的只占13.9%,跟孩子主动谈心和交流的占39.6%,由于溝通交流得过少,孩子有什么毛病也不清楚。当孩子犯了错,能用说服教育的只占40.3%,其余监护人都是采用简单责骂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性格和不良的心理,最终培养出的是粗暴型的孩子。
(3)由于文化素养低,监护人对培育孩子没有整体和长远计划。由于大多数的监护人都是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大多数监护人认为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出事就是对孩子的父母最好的交代,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未来发展,这样势必影响到孩子的前途和健康发展,最终培养成的是目光短浅型的孩子。
三、加强和改进监护人自身文化素养,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1)加强教育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育和管理孩子的能力。社会在快速地发展,孩子的心理和想法也千变万化,凭过去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所以孩子的监护人应该多主动阅读和收看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和视频,提高其教育孩子的能力。
(2)增加与学校、父母的联系,多管齐下共同教育好孩子。监护人不能单凭孩子在家的表现来教育孩子,应该主动与学校多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等状况,让孩子不良的行为与思想在萌芽状态就得到纠正。学校要多安排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指导监护人如何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另外,可建立留守儿童互访周、成立留守儿童的QQ群和微信群等,以增加家庭和学校双方之间对留守儿童的了解和教育的渠道。
(3)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监护人不但要关心孩子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惑,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困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例如,监护人不参与村里赌博等,并用身边成功的例子教育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并鼓励孩子参与其中,做好孩子成长的领路人。另外,学校可多举行各种德育活动,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感受集体的温暖,学会感恩,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父母亲的艰辛和长辈们的辛劳,虚心接受他们的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的重视、学校与家庭的互相配合。我们希望父母与监护人能更认真地履行他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把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给予与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必将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舒波,赵占锋,张建勇,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辅导研究——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崔随庆.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