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第制评价运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2018-08-27张婕

求知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策略

张婕

摘 要:新课程评价改革将重点放在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目的是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2016年上海市小学全面开展评价改革试点,突破传统的评价方法,即开始实施等第制评价。等第制评价与百分制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等第制;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评价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我国历年来的评价方法长期受到高考等应试考试的影响,多采用纸笔测验以及百分制评价。虽然教育评价改革一直在进行中,但是评价方法改革久久得不到妥善合理的解决,只是不断地在摸索中前进,在困境中寻找突破的方法。随着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逐渐显现,评价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科研人员也在加快步伐,寻找尝试可行的方法。因此,等第制评价就酝酿而生。

2013年,上海市率先对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实施基于課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的试点改革,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进行排名等。2016年8月25日,上海市教委发布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因此,小学中高年级也开始实行等第制评价,从而开始实现小学阶段全面实行等第制评价的评价改革。

一、等第制评价的概念及优点

(一)等第制评价的概念

等第制评价是一种在全新理念下产生的学业评价方法,根据课程标准和评价指南,从学业成果、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上分别对学生进行分项评价,注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过程性评价,而非结果评价。教师给予“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四个级别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描述,指出其问题,并鼓励其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第制评价削弱人们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过分关注,突出强调学生发展的其他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学生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这一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还原教育的育人功能,即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等第制评价的优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阳光开朗、精力充沛,不应该因为分数就将这些活泼可爱的学生困住。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才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等第制评价和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可以适当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强调关注的重点不是只有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习兴趣的激发。等第制评价的实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等第制评价,将重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其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更加精神饱满地进入学习状态,能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2.等第制具有模糊性

百分制是一个精确的数字,更多体现的是一个结果,也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结果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付出。而等第制评价强调关注过程,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维度、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等第制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可以突破分数的界限,削弱对学习结果的重视,给学生一个模糊的等级,从而有效缓解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等第制评价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不再一味重视分数、排名,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行为,使学生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改善学习状态。

三、当前等第制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等第制评价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形式上的转变未落到实处

有些学校在具体操作上只是把分数转化为等第,将考试分数进行简单换算,或是根据对错率来规定等第。这种操作并没有认识到等第制评价的真正内涵,而是继续采用之前的评价方法,只是换了下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学校、家长和学生照样是非常重视分数的,虽然试卷上是等级,但是学生还是可以估算出自己所得的分数,甚至有些家长会带孩子到课外辅导班进行测试,得到一个所谓的分数。“甄别与选拔”仍然被当做是评价的目的,归根到底需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全新改变。这些都是等第制评价在具体实施中所遇到的挑战,要将等第制评价彻底实施,需要的是更多人的努力,以及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改变。

(二)公平性受到质疑

由于部分学校是采取将之前的百分制简单换算成等第,比如90~100分是A,80~90分是B等,如果学生的成绩在分界点左右,就会出现两个等级,有时只有两三分的差距,却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学生觉得“不公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对于教师而言,难度加大

等第制评价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非常不容易。它需要教师能够正确解读课程标准与评价指南。教师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某次测验成绩,而且要在课堂、课后等时间观察学生,并从多角度相应地来评价学生。对教师本身的能力要求很大。

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观察评价,这种个性化的学生评价实施难度较大,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负担,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格外高。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研究出指导性的意见和策量量表,减少盲目性,并且要增强科学性。

(四)评价内容要及时改革

与学生有利益关系的考试才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有些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后果。高考这类选拔性考试的影响力渗透到生活,甚至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评价之中,让学校的日常评价变得面目全非,一切都戴上了类似“高考”的面具,充斥着功利的气息。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改革的是评价理念和评价内容,而不是单纯地改变评价方式。

事实上,我们所纠结的不应该是要采用“百分制”还是“等第制”或其他,而是应根据评价内容的需要来确定恰当的方式方法,否则只是本末倒置。由于中考、高考的存在,评价理念改革会变得格外艰难。评价方式的改革需要与评价内容相匹配,否则只是纸上谈兵,或被时代所淘汰。

四、解决等第制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学生不同的反馈评价。反馈评价应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具体指出学生的各项情况,指出问题的同时,以鼓励性语言为主,鼓励学生在某些方面如何可以做到更好,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与众不同的反馈意见,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独特的关爱,给学生指出一条明路,鼓励学生朝着更好的道路前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避免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而要将学生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个体来观察评价,关注他们纵向的成长变化,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正确解读课程标准和评价指南

等第制评价是基于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而展开的,所以必须正确有效地解读课程标准和评价指南。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教研人员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解读课程标准和评价指南。教师应该保证课程标准和评价指南所包括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内容,内容要根据学生自身发展规律,与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能力相匹配。针对课程标准和评价指南的要求,进一步将教学目标转化为评价目标,并将目标细化,通过观察、测试等方式来进行评价,注意教学和评价的相互作用,二者相互促进,这样有助于教师保证学业评价符合课程标准和评价指南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与评价,从而推动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三)积极设计合适的评价标准

等第制评价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对评价进行探索尝试。基于课程标准和评价理念,教师要设计本学科适合本班级的评价标准,从而进行推广应用,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的评价标准。教师应该根据评价标准设计科学合理的量表,这样有助于教师多角度、多维度地去评价学生。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将教学目标评价标准细化。积极设计并运用评价标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多维度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搜集整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资料,从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描述性语言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并提出鼓励性的建议。教师还需要对评价标准做及时的更新或修正,保证评价标准实施的科学性。

(四)开发软件促进等第制科学发展

如何更加高效地实施等第制评价,成为学校和教师需要攻克的难关。等第制评价的實施对学校和教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于是,在大数据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有必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设计一个软件,从而建立一个可以监控教学过程,帮助教师多维度、多角度高效地搜集信息。教师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和分析,利用数据做出及时并准确的反馈。该操作可以保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反馈,并且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习惯去设置观察点,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针对这一观察点,搜集并整理有用的信息,形成一份数据报告上交学校,或者记录到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通过软件建立数据平台,对教师而言,容易操作,并且可以得到更加科学的数据报告,从而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下,要想改变根深蒂固的评价观念是非常艰难的。等第制评价方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分数过度关注的问题,但是,要想用等第制评价这一方式来彻底解除学生学业压力是有些不切实际的。这离不开专家学者们的努力,且需要各个部门配合工作,制定相关的指导政策,改变传统的评价理念,积极尝试新的评价方法,多关注学生成长的其他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吴颍惠.“等第制”须与评价内容改革配套[J].学子(理论版),2016(24):1.

[2]王 龚.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有效标准的构建[J].上海教育科研,2017(8):70-74.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