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及其特征*
——基于14种CSSCI期刊高等教育类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分析

2018-08-27杨丽娜李明忠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科研究教育

杨丽娜,李明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进,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也不断变化。对高等教育研究现状的解读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了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学者们针对高等教育研究文献以年为单位开展了一年、五年、十年乃至三十年的阶段性分析,可以有效地总结高等教育研究的规律与趋势,对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极大价值。此外,文献计量法成为学者们针对此类研究较为青睐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当前国际上比较领先、科学的研究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对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探寻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一、分析工具与数据来源

(一)分析工具

本文采用的分析工具是由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开发的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近年来,Citespace软件成为学者对文献进行量化研究的重要工具,软件绘制成的科学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某一研究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发展趋势。其功能主要包括作者合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机构合作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等。它可以分析随时间变化某一领域不同阶段的研究前沿,以及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1]。本文主要借助Citespace软件了解研究机构、作者情况以及关键词共现情况。

(二)数据来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由南京大学投资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可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来源期刊[2]。本文选择的期刊样本来源于最新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目录》中13种高等教育类的学术期刊,分别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复旦教育论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大学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校教育管理》《高教探索》《研究生教育研究》《江苏高教》。因《教育研究》作为教育领域的引领期刊,刊登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是教育领域内享有极高学术权威的学术平台,故笔者将《教育研究》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文章和其他13种高等教育类期刊全年的学术文章一并作为本文的样本数据。表1是14种期刊的文献统计情况。

表1 14种CSSCI期刊载文数量统计

(三)数据处理与软件运行

在Citespace软件运行之前,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和参数设定。首先,转换数据格式。从知网下载的文献必须通过Citespace软件自带的格式转换器将数据转换成软件所要求的ISI格式。其次,设定相关参数。本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年,即将时间跨度设定为“2017-2017”;术语类型(term type)为无;节点类型(node types)依次设定为机构(Institution)、作者(Author)、关键词(Keyword);同时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在运行界面设定相应的“Top N”值,分别得出高发文研究机构、高发文作者、高频关键词的相关情况。最后运行软件,得出相关的知识图谱与数据。

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及作者情况分析

(一)研究机构情况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仅统计了2017年在14种期刊上发文数量超过10篇的研究机构,共29所,见表2,这些机构发文数量共计824篇,占总数的33%。笔者统计了机构性质、高校类型以及有无高等教育学硕博点等情况,见表3。从机构性质来说,有3所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和学术团体,分别为中国工程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其他24所研究机构的第一单位均为高校,发文数量占89%,说明了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从高校类型来看,原“985工程高校”的发文量占75.8%,原“211工程高校”的发文量占11.5%,其余高校的发文量占7.1%,结合表中数据可看出,原“985工程高校”不仅单位数量多,且发文总数量占3/4,凭借其强大的高校实力和研究实力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此外,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普通高校跻身高发文研究机构行列,反映了国内普通高校高等教育研究的势头也越来越强烈;从学位点的设置情况来看,24所机构均设有学位点,设有高等教育学硕博点的机构占74.2%,发文量占83.2%,充分反映了大多数高发文研究机构凭借自身学位点的优势,尤其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实力,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力量支撑。

表2 发文总数量在10篇以上的研究机构

表3 高发文研究机构的具体情况

(二)作者情况

表4 发文5篇以上的第一作者统计

通过对作者总体情况的分析,可了解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活跃研究者、主要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以及作者合作情况。通过统计,2545篇文章共有3544位作者参与写作(凡文章中署名作者均算在其中)。发文数量在2篇以内的作者共有3359位,发文数量在3篇至4篇文章(含3篇)的作者共有145位,发文数量在5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40位。这40位作者可看作为本年度的高产作者,如表4所示。沈文钦的发文数量为11篇,居高产作者榜首;瞿振元、别敦荣、沈红、袁本涛、刘献君、陈洪捷、周光礼这一批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在这14种CSSCI期刊上发文均在7篇以上,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活跃人物兼领军者。马永红、申素平、高耀、王建华、周海涛等新一代中青年学者以其不俗的学术表现同样跻身前列。在高产作者的引领下,厦门、武汉、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重镇。从作者合著情况看,单独署名的文章共有1259篇,占发文总数的49.5%;有两位作者参与合著的文章共有857篇,占发文总数的33.7%;有三位以上作者参与合作的文章共有429篇,占发文总数的16.8%,作者独著的科研形式占据了半数,科研合作中也是以两位作者合著的形式为主。为了清晰呈现作者跨机构合作情况,笔者统计了作者的单位来源,见表5,从表中可看出同机构内合作和同省份内跨机构合作是作者们的主要合作方式。

表5 作者合著情况统计

三、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

关键词是凝练一篇学术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的重要短语。一篇文章往往具有多个关键词,两个及以上的关键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这种情况称为关键词共现。本文借助Citespace将14种期刊2545篇文章的6317个关键词绘制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1。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了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即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说明了学者们对该关键词讨论的频次较多,如图中“高等教育”“大学”“研究生教育”“一流学科”等节点;关键词字体的大小则代表了该关键词的中心度(Centrality),字体越大则代表该关键词的中心度越强;此外,连线代表了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即连线越粗则代表了两个关键词共现的概率越大,高中心度关键词周围一般有较多连线,与其它关键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图1中,中心度相对较高的关键词有“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立德树人”。为直观看出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的具体情况,笔者借助Citespace导出了前28位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如表6。高频关键出现词的总频次为1128次,平均每个高频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为40.3次。通过比对两表可知,高频关键词与高中心度关键词之间虽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高等教育”的频次出现最多,但其中心度位于第9。频次较高同时中心度也较高的关键词才可视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关键词。在图1中,笔者根据各关键词的频次、中心度以及词义,标识出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的五个研究热点,分别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新工科”、创业教育。较去年的高等教育研究热点来说,“双一流”建设研究仍保持较高的关注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工科”研究为今年新出现的热点,尤其前者可视作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的头条;研究生教育研究是近几年稳定型的研究热点,而创业教育研究则较去年热度有所降低,研究更趋于理性。

图1 2017年14种CSSCI期刊高等教育类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6 频次在2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以及高中心度关键词统计

(二)高等教育研究热点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升至新高度。这一热点中包括“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理论课”等关键词。学者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未曾间断,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政府及高校对这方面的关注随即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2月27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成为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文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更成为今年的热门主题,相关研究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校园文化等多方面。

第一,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2017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学者们重点围绕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开展了诸多探讨。在教学内容上,学者们提出了把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重点[3],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提炼、分解和整合,避免重构过程中关键知识和价值的遗漏和损耗,防止学生出现碎片式理解[4]。在教学方法上,学者们守正创新,探索出许多新式教法,如主题思考法、案例教学法、一线实践法、成果展示法等[5],尝试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QQ、微信等自媒体,加强师生互动。[6]在考核方式上,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学科的考核方式,强调弹性考核的导向性作用,强化过程育人,张健华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的“四维”评价体系,重点评估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注重评分测评与师生或学生间互动过程评价的结合[7]。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以问题探究形式组织课堂教学、重视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等措施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第二,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学者们探讨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以及育人作用。一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许益锋提出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以学生个性特点为牵引、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平台[8],本着开放、积极的态度,力争多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全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要具备世界眼光,把国际化列入到学校办学理念和战略发展规划中,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学校风格的校园文化。[9]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现协同发展。刘波提出了要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专门力量[10],如上海交通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包括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及校内外数名教师,形成跨专业、学科交叉的“客座教授”机制[11]。二是夯实教师队伍的师风师德建设。宁秋娅提出了强化育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严格奖惩制度的落实[12],熊晓梅建议要坚持把师德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增强师德的考核力度,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师德考核指标体系[13]。

2.“双一流”建设研究持续升温。这一热点中包括“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美国”“‘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校教师”等关键词。2017年1月,国家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9月下旬,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各省、高校对接国家政策均公布了本省和各高校主体的建设方案,“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了实施操作阶段。通过查看相关文献可知,相关研究聚焦于“双一流”建设问题上。学者们对“双一流”建设的从理清相关概念到逻辑探讨、路径选择都持理性态度,注重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成功建设经验,尤其以研究美国案例居多,在汲取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价值参考。

关于“双一流”建设路径,学者们着重围绕学科建设、制度建设、评价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一,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其一,一流学科建设需重视学科群的组建。高校首先调整院系组织结构,扩大学科组织种群的学科跨度[14],选择优势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围绕某一重要领域或重大科研项目形成学科群,提升学科整体建设水平[15]。其二,学科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发展逻辑。董云川认为学科建设需要强调的是一种培育式、发展式制度设计,在设计框架之下,让学科多元发展、和谐生长[16]。学者们一致认为一流学科建设须在遵循知识生产逻辑的基础之上,再以经济逻辑为补充,追求两者的合理兼顾平衡。第二,现代大学制度是“双一流”建设的支撑。从政府层面来说,主管部门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引入清单制度,明确政府放权后和大学接权后各自的责任,构建政府与大学之间良性互动关系[17];从高校及学院层面来说,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学校在大学章程建设过程中,构建学校内部的科学、长效的治理机制,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出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及机制运行规则[18]。从社会层面来说,王洪才认为建立社会有效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是褪去大学管理行政化烙印、有效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的重要机制[19]。第三,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盛明科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制定评估指标,尝试委托第三方实行分类评估[20],针对不同学科,要依据其性质、特点、目标和建设任务,制定多维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21]。冯倬琳等学者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项目评价体系分析,认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需在“优”的标准、“专家”的选取、“比”的内容和“筛”的事件上精心设置[22]。第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形成有利于激发师资队伍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制度激励机制[23],如朱家德建议从教师的薪酬、教学评价、学术评价、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使教师获得足够的尊严体验。[24]韩洪生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应按照学科和科研的项目加大整合各类教育科研力量,打破传统的部门、体制限制[25]。

3.研究生教育研究持续受到关注。该热点中包括“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等关键词。学者们重点围绕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生论文和招生进行研究。第一,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关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尤其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2013年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以及2015年《关于开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中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首先,多主体培养模式成为改革的重要倾向。李圣等学者建议企业积极参与到所属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中,与高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26]。其次,实践能力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应在培养体系中增加实践和创新元素。学者们提出了强化实践实训课程,增强开展实践性的活动[27],基于课堂的案例教学系统和实训基地的现场教学系统,实施实践指向性的教学模式[28]。此外阎凤桥等学者从组织环境与实践能力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在工作环境中构造实践共同体,并以此为载体传播学科知识和默会知识,可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29]。

第二,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示器,提升研究生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部分。一方面要保证论文质量,推动论文内容及形式上的创新,鼓励学生尝试新的选题和研究方法[30],同时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新型的学位论文形式,如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学位论文新形式的改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与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1];另一方面针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制定不同的标准,按年度实施交替抽检[32]。李延建议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学科情况,分门别类制定相应的客观评价机制的框架内容[33],拓展学位论文的送审渠道,建立评审专家资源库,探索建立直送评审专家的双盲评阅方式等改善内部评估方式的措施[34]。

第三,从改革招生制度入手选拔优秀生源。在初试环节上,高校应修订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35],从选拔研究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两方面重新设置考试科目[36];在复试环节上,魏峻提出了应以完善复试考核办法和进一步落实导师招生自主权为抓手,实施复试选拔模块化考核[37]。段斌斌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招生程序尤其是复试程序的公开公示建设以及健全招生申诉和复议机制[38]。此外,从政府角度来说,叶晓力等学者提出了政府除赋予招生单位招考活动自主权外,还应从法律层面赋予招生单位招生方式以合法性地位[39]。

4.“新工科”研究成为新热点。这一热点中包括“人才培养”“新工科”“工程教育”“学科建设”等关键词。“新工科”这一概念是由吴爱华等人于2017年年初首次在其学术文章中正式提出,2月以来,相继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标志着以新工科建设为主题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在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的政策引导下,关于“新工科”主题研究与实践成为高等工程教育领域重要的聚焦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成为“新工科”研究的主阵地。学者们致力于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何为“新工科”;第二,如何建设“新工科”。

关于何为“新工科”这一问题,学者们紧扣“新”字解读。例如,李华等人认为新工科是指对工科注入新内涵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工科新形态,可表述为“工科+”,包括新理念、新专业、新结构、新模式、新体系、新技术等要素[40]。顾佩华把新工科理解为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的创新与进步、不同学科交叉与交融,所形成的新型工程学科或领域、新范式和新工科教育等综合概念[41]。钟登华则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概念,认为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42]。

关于如何建设“新工科”这一问题,学者们结合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等进行研究。第一,新结构。研究涉及传统学科专业的更新升级、新兴学科专业的布局建设,以及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关于新兴学科专业的布局建设,从社会外部要求来看,有学者提出了要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而建;从学校内部要求来看,应是基于自由探索氛围下学校的自主行为。对于促进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众多学者提出了师资引进多样化、开展校内科研战略联盟、组建科研团队、创设跨学科组织、采取大类招生等措施。第二,新模式。学者们从宏观层面总结及介绍了DBL、STEP、CDIO、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育人模式,并在传统工程教育育人模式基础上,开 展 了 如 OBE-CDIO、TOPCARES-CDIO、N-CDIO、STEP等基于设计和成果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有学者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等模式。从微观层面上,学者们对新工科建设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三,新质量。众多学者都认为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创新竞争力提升、对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实际贡献上,从工科教师、学生、用人单位[43]及市场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评价学习成果,形成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如赵继提出了建立基于“雇主”反馈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44],林健探讨的合作教育认证制度等等。第四,新体系。“复旦共识”将学校划分为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和地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尊重了高校类型、理念、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关于新体系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建设新工科和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5.创业教育研究逐步趋向理性。这一热点包括“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三个关键词。学者们围绕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创业环境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大学生是创业教育中的主体,要重视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的成长与发展。首先,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树立大学生群体中的创业典型,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自信,使其形成创业的内驱力[45]。其次,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要分类进行培养,结合创业能力中不同方面的能力形成发展规律而设计针对性的教育措施。[46]

第二,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中核心。针对课程内容,林成华等人提出了应以提升产品领先能力、提升市场需求对接能力、提升可持续运营能力三大核心需求为导向构建精准式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47]。针对课程体系,学者们提出了要兼顾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点面结合设置不同层次、兼具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创业课程[48]。

第三,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其一,建立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园等专门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规范的创新创业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场地支持、政策咨询及技术支持等服务[49],完善机构的结构,配备专门领导团队和工作人员,推进机构工作和人员的常态化[50]。其二,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李硕豪等人建议政府和学校多开展一些企业家式活动与项目,通过真实模拟塑造企业家精神[51],努力构建创业实训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在做中学”的机会[52]。其三,整合高校内外部资源,大力支持创业教育。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主体作用,构建渠道广泛、形式多样的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体系[53]。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税收减免、拓宽融资渠道或构筑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鼓励及支持大学生创业[54]。

四、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热点的特征

第一,从研究热点来说,五个热点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延续性。其一,时代性体现在四个研究主题都是面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回应时代要求、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加内外部动力的关键着力点。“双一流”建设是继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目的在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党十九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一致的,体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新工科”是工程教育回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动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改革方向,是深化工程教育范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与社会、国家以及经济紧密相连的重要研究主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创业教育关乎高校人才的素质问题与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这都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学者们一直探讨的话题。其二,延续性体现在五个研究主题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焦点。五个研究主题都非短时间能取得成效的,需要高校在不断的尝试与改革中完善自身,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建设重点,许多高校在制定“双一流”实施方案时,其建设时间明确到未来几十年,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建设路径、本科教育、高校教师等方面仍然是“双一流”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持续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此外,实践育人将成为高校努力的方向;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金字塔塔尖,其专业学位研究生仍是未来关注的焦点,其有效的改革经验将应用于更广范围的高校;“新工科”中的人才培养未来将重点关注培养模式、学科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创业教育将更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及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完善。

第二,各个研究热点的研究主体有明显的群体特征,一方面以高校研究人员为主,另一方面,因热点研究主题的领域不同而导致其研究群体有显著的群体分布特点。以“双一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工科”这三个热点的研究主体为例。其一,涉及“双一流”建设的学术文章共有160篇,其研究群体最为广泛,来源于214个单位(每篇学术文章中同一研究单位不重复计算),91.6%的研究人员都来自高校,涵盖了高校的各大学院、党政部门,因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及广泛性,各部门需通力合作才能建好“双一流”;其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文章共有264篇,包含了290个单位,高校占91.4%,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占31.7%,党委、团委、学工部、公共课教学部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直接关系的教学与行政单位占31.3%,教育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其他学院占12.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体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团委、学工等党政部门的人员为主。其三,关于“新工科”研究主体的文章共有127篇,作者共来自185个单位,研究主体的93%都来源于高校,其中学院或科研中心名称中含有“工程”二字的单位共有49个,占28.5%,如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及工程教育研究中心等;教育学院和高教院(所)有54个,其中一级单位为理工类及行业类高校的单位占88.9%,其他学院如人文、马克思学院及高校的行政部门如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占24.6%。其他非高校单位如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公司及企业占7%。由此看出“新工科”的研究群体主要来自与工程教育相关的学院及研究机构、且研究机构所属高校多为理工类及行业类高校。

第三,从科研合作程度来看,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多为个体“单打独斗”,跨机构合作不足,尤其省域及国际之间合作缺乏,14种期刊的合著率也存在差异较大的特征。其一,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科研合作率为50.6%,总体来看,与王小梅等人统计的2016年18家教育类核心期刊统计的两位作者以上的科研合著率51.3%相比基本持平[55]。同省份内不同研究机构之间作者的合作率为16.9%,跨省合作率为13.2%,跨国的合作率仅3%,由此看出,高等教育研究中以同机构、同地区作者的科研合作为主,科研合作形式也是以两人合作居多,缺乏多人的团队合作形式。跨地区以及跨国合作率较低,说明高等教育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视野不够开阔,国际化程度较低,这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其二,以崔鹤等人统计的近几年18家教育类核心期刊的合著情况为参照对象[56],14种CSSCI期刊的合著率排名与去年相比有较小的变动,整体来说有小幅度的提升,其中《教育研究》的合著率升幅最高,由51.03%升为今年的57.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合著率依然最高,为75.2%;《中国高等教育》的合著率最低为33.4%,整体来看,14种期刊的合著率差异仍然较大,工程教育偏自然科学类,其领域内团队合作形式较为常见。高等教育研究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类,学者之间的科研合作相对不足,近年来,以项目、课题为纽带的团队合作形式出现渐多,应提倡跨地区、跨学科之间的科研合作。

从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来看,2017年呈现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研究相对平衡的态势,但从高等教育学学科角度来看,缺乏对学科自身的关注,未来应溯本求源,更注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如对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建立与规范的探索、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科学运用的关注都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科研合作也将逐渐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地域与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会越来越多。随着跨学科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目的,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终将翻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藩篱达成科研合作的一致性。另外,基于今年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工科”等方面的研究将逐步趋于常态化。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内“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有关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也会持续下去,未来学者们将重点围绕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改革开放40周年高等教育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等具有时代性的热点主题开展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工科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