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在国画中的应用

2018-08-27

国画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视觉效果国画平面

中国国画经历了上千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形成一套独有的美学规律。中国画在长期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构图元素名称。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布局章法”“经营位置”等,这些具有构成意识的国画构图形式在具体运用时与平面构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一些近现代的优秀国画画家的作品都体现出平面构成的特征。平面构成的主要特征就是把自然界存在的一些复杂的美学元素,通过分析、总结、概括,按照一定的秩序重新进行分解与组合,形成并创造出新的美学形式。近现代的优秀国画画家通过运用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对国画作品画面进行大胆的尝试,拓展国画的构图空间,丰富国画的构图形式,对国画的振兴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本文试从平面构成与国画构图的角度分析对比两者的共通之处,进而说明平面构成在国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与国画的布局章法、经营位置

布局章法、经营位置是国画艺术创作中重要的环节,是国画研究和处理画面主次关系的复杂创作过程,传统国画的表现形式有“起承转合”“宾主相让”等等,以反映画面的视觉效果和画家的思想深度。这样的构图形式历经了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定形式上已经产生了固化和呆板的印象,平面构成元素知识的引进与合理的运用在近代国画的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平面构成知识在国画中的大胆尝试可以改变传统国画在视觉上觉得“乏味”的印象。平面构成知识主要强调的是规律性构成元素在画面视觉冲击方面的优势。平面构成运用了重复、近似、特异、渐变、对比、发射、分散与密集、矛盾空间等形式,打破了传统国画的表现形式。用简单的点、线、面构成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组合排列,使原有的国画构图在画面形式上更加自由,在空间表现上更加新颖,在国画风格上更加多元化。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与国画的布局章法、经营位置的相互融会贯通,国画采用平面构成的各种元素可以把逻辑思维、直觉思维与视觉冲击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国画画面语言,可以更有效地同观众进行交流。平面构成也将不单单是设计的一种基本形式的存在,而将成为更具中国特色绘画表现的新鲜血液。

二、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在当代国画中的应用

重复与近似构成,是两种非常相近又各具特点的构成形式,重复构成是指同样的造型重复出现的构成形式,具有安定、整齐的美感。重复的形式可以有效地使观众加深印象,使画面主题被强化,是最富秩序感和统一感的绘画构成表现手法。重复构成的基本形式是重复每一个基本单位,然后进行设计、安排。而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具有同中求异、基本形产生局部的变化但不失大形相似的特点。不管是重复构成还是近似构成,都是一种人为的表现秩序的构图形式。在优秀的国画作品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运用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来加强印象的优秀作品。近似或重复构成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使画面统一,相互呼应,形成有规律的节奏美感。但太多的重复也会产生单调感,将画面加入近似构成就可以在统一中又有变化,产生丰富的画面视觉效果。如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画面中的神仙形态,都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庄重、大气,但又不会使观众产生过分呆板的印象。其中出现的神仙人物手持法器,服装饰物都各不相同,整体的构成符合近似基本形,画面主次空间分明,意境与构思高度统一。

三、特异构成与对比构成在当代国画中的应用

特异构成与对比构成,也是两种非常相近又各具特点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是指在多数秩序关系里,通过小部分不规律的对比,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或个别显得特别突出,营造出一种“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视觉冲击。对比构成则是通过比较,使画面中各相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的构成方法。特异构成多为少数与多数的比较,对比构成多为同样数额的比较。

在国画构图中打破单调或是想突出中心,在画面视觉上形成一种焦点突出的视觉效果,都可以采用特异性构图。在国画创作的语言形式上,特异性构图是打破了传统规律的构图形式,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手法。特异构成是在整体符合规律的情况下使小部分与整体不合,所以那小部分内容在画面构图中的分量就格外重要,设计感要分外精致,还要控制特异的那部分在整体构图中的大小、比例、质感等条件。就好像舞蹈中领舞与群舞的关系,领舞要格外精彩一样。因此,画家在设计特异构图时应特别注意对那小部分内容的把握。无论是在绘画内容层面,还是在绘画技术层面,都格外考验画家的艺术修养。通常在特意构图的绘画创作中,将那小部分一两项特意的内容,成为中心视觉元素,形成视觉焦点。把握得好,整个画面就精彩,让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反之就平庸了。例如:青年画家苏茂隆的优秀作品《女人》(见图1),画面中整体上在大面积近似基本形的书法中,特意安排了一个侧面的女性人物,女子的小面积身影反而显得更加突出,很容易就让观众理解此女子是一位才情丰富的人。同时也让构图产生了和谐生动的情调美,画面整体感强,又不乏味,视觉冲击精彩。

图1

而在对比构成中,并不强调那小部分的特异效果,而更加注重画面整体的大面积的对比方向,强调整体的对比关系。如中国传统图案“八卦图”那样,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黑与白不分伯仲,而又相互衬托。青年画家羊草的《绝顶神仙会》(见图2)就是这样的构图。画面上半部分以空白为主加以黑色的小帆船、飞鸟。下半部分以黑色的群山峻岭为主加以白色的小河湾,通过对比构图的方式把山川衬托得更加神秘雄伟,湖面更加广阔空灵。

通过对特异构成与对比构成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国画创作中充分运用了构成原理与形式法则。体现并渗透着现当代的艺术家们在寻求发展着国画构图中新的形式,在寻求突破原有二维构图的局限,去探索更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国画构图形式的无限可能性。由此可见,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对当代的国画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2

图3

四、渐变构成在当代国画中的应用

渐变是画家在生活中反复积累的视觉经验,如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等。渐变构成的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透视感、延伸感、空间感。平面构成中的渐变是指以节奏感和韵律感为前提,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规律性地、循序地无限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节奏感和韵律感变化太快就会失去连贯性;变化太慢,则会产生重复,缺少空间透视效果。每一个基本形象可以大小渐变,可以位置渐变,可以方向渐变,可以骨格渐变,可以由完整至残缺地渐变,可以由简单至复杂,甚至可以由具象至抽象渐变成任何其他形象。如何使用好渐变构成在构图中的运用,主要依靠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力来实现。如:著名画家埃舍尔的作品《善与恶》,通过代表善念与恶念的黑白人物的渐变过程,预示着人性的多变性,在渐变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画面的规律美与秩序美的同时表现着画家的精细思想。渐变性构成在当代国画作品中的运用也较为多见,在继承平面构成的基础上表现较为含蓄,是使画面更丰富、更内敛的一种表现形式。例董婷竹《花坞纪事》(见图3)用渐变推移的手法来表现地面的起伏,树木从粗到细、从有到无的空间,从而在透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进深感,产生主次与透视关系,产生一种稳定的秩序感。在渐变性构成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只有在构图上产生新的变化才能让视觉效果变得更为丰富。

五、发射构成与分散密集构成在当代国画中的应用

发射构成与分散密集构成,也是两种非常相近又各具特点的构成形式,分散密集构成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图画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画面构图中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将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焦点。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在画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和节奏感。要注意的是,基本形的数量要充裕,形状可以是相同或相近的,大小和方向上可以变化,这样才可以形成有疏密、灵活的视觉效果。而发射构成的构图方式是基本形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以共同的中心点向四周重复,具有特殊的、动感的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如同光芒四射或水花四溅的视觉效果。另外,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分散密集。发射有显著的特征:1.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2.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3.旋转式发射构成形态。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发射构图和分散密集构成都是当代国画特殊的构图形式,都是可以将画面中的主形态强烈地聚焦在画面的某一个部位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产生出一种空间感和动感。

六、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平面构成的融入为国画构图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想,为国画创作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构图观念和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原理和国画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国画的构图模式,让中国画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不可否认传统中国画的构图重视以精神注入平面的视觉效果,平面构成的构图形式更多的是在二维空间内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我们要深刻认真地理解两者的本体语言,既不可盲目妄自菲薄,又不可顽固不化。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在绘画创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运用平面构成的有益元素来丰富、拓展我们的国画构图形式,让我们的国画艺术在绘画领域中创出新的活力,这也是我研究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在国画中的应用的意义所在。研究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在国画中的应用可以促使我们总结和发现绘画中一些规律性的优秀经验,从而使国画变得更加生动、立体,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而平面构成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还可以使观众通过联想进入佳境,对观众的欣赏情绪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平面构成原理与中国画的结合,一定要立足于保持国画精髓和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在创作中灵活地运用平面构成的有益元素,挖掘国画艺术的潜在力量和民族特色,不忘初心,让国画艺术在绘画艺术的百花园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视觉效果国画平面
国画《鲦鱼》
国画《鲿》
玩转高考真题——平面解析几何篇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国画欣赏
参考答案
商业插图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探究
昆腾高性能存储助力动画与视觉效果工作流
论《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后的版面设计及其视觉效果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