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外行却不是傻子

2018-08-27

国画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龙灯经典作品文艺工作者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我开始跟着一位曾经学声乐,至今仍乐此不疲的年轻人学唱歌了。唱歌、画画本来都是我从小的爱好。只是学画的机会先于学唱歌的机会。于是我走到学画这条道上来了。可是,唱歌总也没离开我的生活。模仿是天生的学习方法:与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先是学样板戏,虽不能全套照搬,但主要的唱段是完全能依样画葫芦的。后来是邓丽君等港台歌星及内地(大陆)明星们的当红歌曲。尽管不在音乐圈里,隔行如隔山,可凡是优美动听、朗朗上口的曲子总是一下就能深入人心,漂到音乐界以外的各种圈,外行内行争相传唱,这就是美的力量。相反,某些看似很有意义但却毫无美感的作品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红不起来。什么原因?观众不是傻子。他们也许不会唱,更不知道你是怎么创作的。但是他会感受,会选择。也许他分不清好一点点和差一点点的区别。可是,好听和难听是肯定能辨别的。所以,这么多年的春晚成就了很多的明星,也唱衰了更多的调调。

我作画有个习惯:喜欢开着电视听节目。过去是听新闻,现在多听音乐类节目。听到动听的节目不禁放下笔专心倾听,有时候甚至被感动得不能自已,有时候则被折腾得忍无可忍。

现在有句业内常用语叫“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什么叫老百姓喜闻乐见呢?似乎就是锣鼓喧天、眼花缭乱、大红大紫。恰逢过年这一段可谓登峰造极:参加任何一个活动不分大小,铺天盖地一片红。打开电视,台上台下更是红色海洋。甚至翻开《书法报》《美术报》也都是鲜红版块。我好歹也算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常常为之无语。我不知道文艺工作者是不是老百姓。因为我被一再告知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既然要求我去为人民服务,那恐怕我就是人民之外的什么人了。不过,我认为除开绘画的领域之外,我又是一个标准的老百姓和门外汉,最多是票友,但我也有自己的选择与判断:我不喜欢千篇一律,不喜欢千人一面,不喜欢肤浅粗糙的快餐文化。我喜欢丰富多彩,喜欢竭尽全力的精致。我相信这种喜欢一定不止我一个人。随着信息时代的进程,这是一个越来越巨大的人群。因为更多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参加比较和选择。他们生活在当下五光十色的信息社会,哪怕是边远地区的人们,他们也通过手机或电视见识过国内国外无数的好东西。这就是需求,对高级经典作品的需求。试想,一边刚看过《厉害了,我的国》的观众又来看狮子龙灯式的节目,什么感觉?狮子龙灯的时代早已过去。硬塞给今天的现代观众这种陈旧、肤浅、喧闹的东西,以为老百姓不懂艺术就真傻啊?

要说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是什么?是人民币!能随时发吗?他们来到台下或展厅,肯定也不是来找人民币的。那我们能给他们什么?换句话说,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不是跟着曾经看狮子龙灯的人们后面继续演狮子龙灯,而是在他们前面上演更多精彩。那些表面的红火热闹已经看过了,他们想看更多更好看的东西。要想为人民服务、服好务,就要力求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不仅老百姓喜闻乐见,更要能引领老百姓朝向更新更美更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品。然而,这样的经典从哪里来呢?

答案很简单!锤炼!长期执着的、孤独的、艰难的积累。探索精神、研究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交融的总和!可能才会擦出一点点艺术的火花。

可是有的人不这么想,他们只要看上去热闹,只要一时能交差。反正国家有钱搞文化了,也不要他掏腰包。一顿“红红火火”!歌词干瘪空泛也好,曲调不堪入耳也好,全不在乎。只要“有意义,契合主题”,统统登台!要命的是管他好听不好听,好看不好看,台下一片掌声,跟傻子一样。这就奇了怪了!观众真傻吗?不是,那是礼貌。不信,你到现场试试。再难听你准保也得鼓掌。我试过,特难听也鼓掌。后来想起很奇怪,我也傻了吗?我相信没有。我还相信,老百姓心里是有数的。

我始终记住教我歌唱的老师的话:你要唱得美一点,再美一点就好了。

川东光雾山写生 50cm×50cm 2018年

猜你喜欢

龙灯经典作品文艺工作者
舞龙灯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为什么读经典
舞龙灯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
浅析儒家经典作品中的合作学习思想
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