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需要新观念

2018-08-26高改鱼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幼儿园教师

高改鱼

【摘 要】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不仅提升了幼师专业化程度,还对幼师师资培训进行了规范,对于我国幼师专业素养状况的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深入解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特征和指导理念,有助于幼师理解和把握各项要求标准,更好的贯彻实践。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教学思考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幼师专业素养是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新时代的新观念下,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师需达到其一定的要求。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教师教学重心和灵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表明,幼师专业理念和师德是最为重要的,它是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幼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幼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身心发展快且可塑性强特征的幼儿,所以幼师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职业基准线。其中明确提出幼师需接纳幼儿的独特性,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应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

培养教师师德,首先,应对公共课教育学的教育方案、教育内容进行改革,让公共课教育学在师德意识中得到充分发挥,注重师德的养成。其次,创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如《教师伦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意识。

二、专业知识: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幼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幼师专业知识,体现了幼师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是幼师专业能力、理念及师德的认知基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幼师需具备三方面的专业知识:保育与教育知识、发展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

首先,教师专业院校应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有利于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案。比如,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专业方向课件、综合实践教学、学科基础课等,并据此创立科学的知识构架。其次,对文化知识应引起重视进行重点学习,增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最后,要强化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自主进行人文社科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专业能力:幼儿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素质

幼师专业化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幼师完成职业任务所应有的保证性条件,也是幼师专业素养的素质关键。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了幼师应有的七个方面的专业能力:生活中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方案及施行、环境设立和运用、活动帮助和指导、合作交流、鼓励和评价、进步和反思。应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突出其专业的师范性质。其次,對课程进行灵活合理的安排,凸显专业性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可在教学中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件内容,让学生拥有选择的空间。最后,教师应注重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

综上所述,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去研究幼师的专业素养,不仅是发展教师自身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学前师资水平的需要,它不仅推动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也促进了学前教育的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端云. 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几点思考[J]. 科教文汇,2012(21).

[2] 宾晓亮.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云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幼儿园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爱“上”幼儿园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