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影响力

2018-08-26彭勇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体育教师

彭勇

【摘 要】 体育教师目前在很多中小学校从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结合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性、多面性有很好的作用,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益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的深思和注意。

【关键词】 体育教师;学校德育工作;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怕苦怕累,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面对教育抵触情绪较强,同时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跟不上时代要求。中小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不够成熟,社会上各种负面现象的影响,造成广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日常行为自我约束力差。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再加上各种教育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约束,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进退两难,显得很无奈。特别是面对那些行为习惯表现较差的学生,很多教师担心给自己带来麻烦,不敢管,也不愿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学生自流,造成恶性循环。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如何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未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服务于社会,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担起的责任和义务。体育教师随和的个人魅力,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青少年学生普遍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使得体育教师能够较好地与青少年学生交流沟通,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和各种体育活动中,能够比较直观的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一部分人影响一部分人,带动一部分人,管理一部分人,在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起到其他文化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利用好体育教师在青少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开展工作,多方面引导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可以使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体育教师大多性格开朗,为人和善直爽,社会活动能力较强,敢做敢当。虽然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评价体育教师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是在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或许正是因为体育教师的这种“梁山好汉”式的外表形象,深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和亲近。虽然这种观念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在实际工作中,它却实实在在拉拢了体育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距离,形成了师生能够平等和睦相处,又相互尊重和敬畏的关系,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较好接受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他文化课教师难以达到的。同时,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动态的,开放式的。与学生的接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体育教师健康的体魄,充满活力的气质,诙谐的语言,协调的动作和较高的运动水平,是很多青少年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观察中,不难发现青少年学生对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的喜爱程度占有很高的比例。这就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带来较大的优势。

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爱好

目前青少年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广大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在我国基础教育一切还是以分数高低论好坏、应试教育还很严重的今天,青少年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都很长,学习压力和负担都很重,每天能够自由活动和支配的时间都很少,长期处于这种竞争和压力状态下,青少年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滋生学生对自由和各种文体活动的渴望,体现出很多学生宁愿在操场上跑步和淋雨,也不愿回教室上文化课的心态。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广大学生迫切希望每天都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结合学生兴趣和爱好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和缓解学习压力,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三、体育教师如何在工作中开展德育工作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由于體育教学的特有形式和教材特点,加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所收到的效果是其它各学科无法比拟的。体育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新时期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加强自我学习和素质,以身为范,充分利用体育课这一特殊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1. 队列条例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重点。利用军训、体育课、两操和升旗,加强对学生队列条例的学习和训练,规范学生坐、立、行、走的正确姿态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制作课件观看国庆阅兵和天安门升旗仪式,目睹中国军人队列方阵的气势和精神,不仅能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能直观体验队列训练对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的重要影响力,同时也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强队列练习能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的重要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行为好动时期,自我约束力较差。体育教师在每天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队列训练和规范,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正确姿态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精神面貌的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个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教学过程和比赛规则,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则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球类项目的教学、比赛等特点和规则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则、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利用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使学生体会团结协作的意义和乐趣,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领会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避免一些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利用室内体育理论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紧级情况的应对办法,懂得如何珍爱生命和保护生命,灌输人际交往的正常心态和礼仪,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搭建师生和谐平等相处平台,以身示范,通过体育教师自己和学生体育骨干在学生心目中的号召力带动一部分人、影响一部分人、管理一部分人。体育教师性格开朗,为人随和,又具有较好的运动的技能,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和睦相处。在学生课余活动时间,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各类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带领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在活动中,体育教师要身先士卒,以身为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与学生友好相处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凡事都要讲规则、讲纪律、讲集体观念。指导学生体育骨干在体育活动中要强化品德教育,不能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引导更多的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来,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又能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步入正道,以免误入企途。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它牵涉面大,工作复杂,影响深远。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全员育人,事无具细,加强对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多给学生以正能量,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 孙阅丹.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4).

[2] 杨国杰,毕见巨. 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教学[J]. 学校教育研究,2017(13).

[3] 徐英川. 体育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浅析[J]. 散文百家,2015(4).

[4] 姜志会. 体育教师“德育教育”的换位思考[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Z).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体育教师
达州市初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体育教师的压力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