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2018-08-26廖根任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廖根任

【摘 要】 农村小学师资短缺,教师水平有限,客观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是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农村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探究性学习来弥补这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现实困境,本文将从小学生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展开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与接受性学习相对而言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一般的做法是在教师辅导下,学生自己策划、执行和自我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将知识和经验与现实需要的合理有效对接,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生不必考虑将要学什么。学习的内容基本框定在教材的范围之内,但是顺序、进度等问题由自己来安排。其次,不必考虑在哪里学习。教师、操场、图书室,只要学生觉得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的场所,理论上都是可以被支持的。第三,怎么學,也是由学生自己设计。第四,学到什么程度,也是由学生自己来预测、规定和检测。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能够充分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由如下:首先,农村小学师资短缺,学生人数较少。农村由于各项条件和资源的限制,出现农村留不住人的现象。其次,农村小学教学教师水平有限,适合师生共同研究性学习。理论上,为了教育公平,应该安排最优质的而教学资源到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处,但是实际上是农村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鉴于此,教师和学生就可以一起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农村小学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据笔者观察,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重视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对于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不容忽视,但是光有基础还不够,我们还得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探究的问题过于刻板化,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的层面,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具体生活和自然化境中。第三,研究性学习走了形式主义道路,有部分具有作秀的成分,缺乏必要的感性体验。第四,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良好品质的修炼,如坚强的意志力、远大的志向、毅力、自信心等。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想要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探究性学习活动,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出学生想要表现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作为引导,继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有不同结论的问题,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探究。

再次,还要将探究性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小学生是最具有学习潜力的群体,而开放学生的潜力则是我们全体教师的职责所在。

这种开发,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实现,如果可能我们还要将之延伸到课堂之外,如“九九乘法表”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玩游戏等方式将之记忆,并教授给他人听。

人才是最大、最好的资源,如果没有充足的物质资源,我们可以借助探究性学习来弥补。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农村小学的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必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张宜辉.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