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多元化策略
2018-08-26沈海峰
沈海峰
【摘 要】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学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应采取多元策略从情境教学、课堂整合、师生互动等方面提高学生倾听、表达等口语交际的能力,促进学生交往交流、文明礼貌等行为方面的提升。
【关键词】 口语交际;能力;交流;合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从多元策略进行思考和探究口语教学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寻找根源 有效应对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教师要切实根据学生现状进行分析,以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
1. 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度薄弱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虽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更多的是把口语交际当做口头作文来对待。
2. 学生欠缺主动交流的愿望
在口语课堂教学上,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理解不正确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过程,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语文课型。教师没有准确理解口语交际的实质内容,错误的将口语交际当做口头作文课,没有发挥口语交际的实效性。
二、多元策略 提升能力
《课程标准》在对“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为此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促进学生语文口语交际的能力。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要树立准确的师生观念,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
2. 挖掘教材 注重整合
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口语交际资源。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勇于创新 注重变化
口语交际的形式要富于变化性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如:讲故事、朗诵诗歌、演讲比赛等,交际范围也是多变的,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教师根据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交际活动形式,会让学生对口语交际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正确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质和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挖掘教材资源,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參考文献】
[1] 曾凡根.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 中国人民教师,2017(6).
[2] 刘丽娟. 浅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 小作家选刊,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