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2018-08-26刘玉珍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培养策略习惯

刘玉珍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较强的课程,良好的课前预习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铺垫,能使学生更好地思考与感悟课文,充分理解作者并和作者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策略

语文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对学生提出严格性的要求,多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要求老师将教材中极具吸引力和思考性的知识信息挖掘出来,以此来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真正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欲望的激发,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以下是笔者针对此问题的分析。

一、坚持预习四策略,引导学生科学课前预习

1. 读

这里所指的读是指读通、读快与读准。通过读,学生能够逐渐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逐渐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

2. 查

查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初读一篇课文时不可避免会遇到较多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此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随时做好笔记。

3. 画

画是学生预习时的必要环节,一般是预习时对于关键性词语、句子等做的特殊性标记。对于这些标记方式而言,老师需要教给学生各种标记技巧。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阅读中喜欢的内容进行标记,为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4. 问

问指的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提问。对小学生而言,学习预习中常会认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必思考,老师上课肯定会讲,这种惰性心理会局限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对此,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疑问进行标记,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提问,看谁提得既多又有价值。

二、巧借助预习作业,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预习自信

课前预习是一项自主性较强的活动,所以在此环节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预习自信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老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需要发挥好预习作业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积极作用。

比如在学习《荷花》课文时,应该从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来着手教学,设计问题情境:“学生们,夏天要来了,荷花快要开花了,你们知道荷花长什么样吗?”

此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热烈讨论之后,便可以给学生预留预习作业了。(1)动手查字典或上网查询以下几个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意思,如“活的画”“姿势”“随风飘动”等。(2)对课文进行几次通读,将文章的段落依次标记好,明确文章的段落数量。(3)认真研读课文,将文中跟荷花外观描写相关的句子进行标注,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4)将文中一些不懂的段落进行标记,下节课课堂提问,看谁提的问题更有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老师需要坚持预习的四大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并给学生预留预习作业,让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预习,将预习对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邵欢. 课前预习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品质[J]. 上海教育科研,2016(7).

[2] 李秀杰. 如何引导学生走出预习的误区[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培养策略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好习惯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