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额教学背景下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26张红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张红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持续得到更新,相关教育实践探究成果也日益增多。然而,我国目前实行的大班上课制模式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结果并不利于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因此,本文先对我国大班额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阐述了分层教学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和初中生英语学习有何意义,进而就分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初中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教学策略;大班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61-01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的基本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和开发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都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英语学习更应该是个性化的活动,学生由于在性格、认知与行为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班级里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因此,探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水平层次不齐,教师难以做到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教学。

受教育者的家庭教育和自身特点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大,學生水平层次不齐,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学生喜欢一个人钻研问题并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问题;有的学生适合严厉的教学方式;有的学生适合和蔼的教学方式等。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尽可能地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但是,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使得教师很难选择一种适合全班学生的教学方法;班级人数多,也使得教师难以真正做到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教学。

2.合作学习形式化,效果不显著,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有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化学习形式化严重,效果不明显。各个小组内发言人固定,成绩较差或者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对话表达中参与度不高,甚至不参与;而活跃的学生则滔滔不绝,小组合作变成了个别人的表演秀,从而导致同一个班同一位教师授课,学习结果两极分化严重地情况。

3.教师任务重,教学难度大,教学方法单一。

大班教学背景下,一个班学生人数多达七八十人,多数教师往往同时担任三个班以上的英语教学工作。有的教师不仅跨班,同时还跨年级教学。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也增加了教师的作业批改难度。教学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与受教育对象进行感情沟通,但由于工作量的增加,英语教师几乎把所有的精力用到日常的备课和批改作业上了,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自身的专业素质发展,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都很少。因此导致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无法真正了解学生需要,疲于教学过程,忽略对教学的反思和对教学的及时评价。二、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国外的分层教学始于20世纪初期,为了教育大量新涌入的移民儿童,美国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照能力和以前学习的成绩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同时,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主张“因材施教”的理论。胡兴宏在《关于“分层递进教学”的设想》一文中提出:分层教学要求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来教育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追求用不断提高的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从而让学业水平较差的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让其他学生也能得到发展。

1.分层教学策略对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的意义。

对初中教师而言,分层教学策略能够极大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帮助教师做到尽可能全面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在课前,教师可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培训计划,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提前做出准备,从而加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同层次学生之间,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2.分层教学策略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意义。

就学生而言,教师分层教学策略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更加实际地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防止出现优等生做完任务无事可做,差等生跟不上教学节奏的现象。同时,通过分层教学策略的使用,使得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5]。三、大班额背景下分层教学策略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可行性建议

1.明确教学内容,采用分层教学目标,选择难易适度的教学材料。

恰当的学习内容,分层的教学目标,难度适宜的教学材料是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其中,教师是否合理把握教学内容,是成功的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选择难度适宜的教学材料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采用分层教学目标,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初中教师只有通过分层教学,才能切实有效的克服学生个体性差异所带来的教学方法单一,两极分化严重地情况。

2.教授学生学习策略,进行分层辅导。

研究证实,通过学习策略的教学,学生的认知策略显著提高,特别是中等生效益显著;经过学习策略的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和认知策略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教授学生一些学习策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培养学生集体意识,逐步营造老师带头辅导,学生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建立同学之间“利益共同体”意识,从而在大班教学背景下切实做到以优带劣。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感,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教师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

3.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组内角色轮流制”原则进行分组。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因为学生班额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尽量遵“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力求使每个学习小组综合水平保持均衡,从而有效调动每个小组的讨论热情,培养小组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友情。同时,坚持“组内角色轮流制”原则,争取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充当小组带头人,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方式来克服大班额教学背景下,初中教师难以估计学生个体性差异的弊端,达到高效组织课堂的目的。

4.合理编排座位,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编排座位是课堂管理策略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常规的有扇形编排法、双马蹄形编排法、“T”型编排法、田字格编排法、梅花形编排法等,每种编排法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多元化编排,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双向、多向、立体多向的多元化课堂交流方式。使教师有效融入学生群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强化教师在学生心中形象,促进生生信息交流,有效的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营造出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与班级风气。

5.及时反馈,合理纠错,采用多元化评价机制。

要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及时向学生反馈让其了解自身学习情况,采用多元化评价机制,合理科学纠错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采用“适时性评价”策略,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维持学生的内部动机,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和批判意识,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英语学习兴趣。对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行为、知识结构的建立,高效课堂的开展,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持久兴趣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结语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采用分层教学策略无论是对客观的有效管理还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于培养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都显得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伊翠端.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孙少丽.大班教学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英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

[4]刘彦臻.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

[5]石燕.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6]张燕军.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策略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7]王志丽.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

[8]黄丽君.大班制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与管理究[J].江西教育,2016(04):91.

[9]李晓.大班额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策略探究[J].教学理论与实踐,2016(012):43.

[10]肖连奇.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上海教学研究,2010(01):77.

[11]陈玉云.分层走班制——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62-64.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