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2018-08-26李春梅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蚌壳沙粒珍珠

李春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

能实现美好的愿望”的高尚品质,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

前进。

2.指导学生按分好的段落

领悟每段的内容,概括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圆圆的沙粒》这篇童话故事,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顆圆圆的沙粒很想变成珍珠,于是他钻进蚌壳里,过了很久,他终于变成了一颗珍

珠了。

二、分段学课文

1.学习第三部分

师: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珍

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

生:珠光闪闪的珍珠。

(师板书:珠光闪闪)

师:当闪闪的珍珠出现在小姑娘面前,她会怎样呢?文中能找到这样的词语吗?

生:惊喜。

师: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

小姑娘惊喜的语气读出来?

师:我们如此惊喜,小姑娘如此惊喜,而同伴呢?

生:半信半疑,羡慕。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师:女生当小姑娘读 第10

自然段,读出惊喜。男生当同伴读第11自然段,读出疑惑。

2.学习第一部分

师:几十年前的那颗圆圆的沙粒到底是一颗怎样的沙粒?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师: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生:自信。

师:你还能说一些这样的词

语吗?

(生汇报)

(师板书:坚定、勇敢、异想天开、普通、平常……)

师:通过读书你们就读出了这么多的感受,真能干!你的这些感受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请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

师:你是抓住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呢?

生:我是抓住“十分真诚”体会出这是一颗真诚而勇敢的沙粒。因为他原来是一颗很普通的沙粒,现在居然想变成一颗珍珠,所以我觉得他很勇敢。

师:此时你就是这颗沙粒,请带着你的勇敢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读)

生:我是抓住“有用之材”体会出这是一颗有理想的沙粒。

师:什么是“有用之材”?

生:“有用之材”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里指沙粒要变成

珍珠。

师:这是一颗多么有理想的沙粒啊!你能读出来吗?

(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你们真会读书,能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交流。

(师课件出示句子:“可是,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了蚌壳里。”)

生:我是抓住“下定了决心”体会到这是一颗坚定的沙粒。因为前面提到同伴们都在嘲笑他,但他还是“下定了决心”,钻进了蚌壳里。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感

受呢?

生:我从“坦然”这个词体会到这是一颗坚定而自信的沙粒。

师:“坦然”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师板书:坦然)

(师指名答)

师:你真行,能通过查字典解释词语的意思。字典里,“坦”有两种解释。大家看。

(师课件出示:坦:①平坦,宽而平;②心地平静。)

师:想一想,“坦然”的“坦”应该选择第几个注释才对?为

什么?

(生回答)

师:同伴是怎样嘲笑的?谁来读读?为什么要这样嘲笑他?

生:因为同伴觉得沙粒变珍珠是不可能的事。

师:你是从文中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生:异想天开。

师:谁想再读一读这句话?

师:我听出有点嘲笑了,我

从你的表情中看出来真不错。

师: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能加上嘲笑的表情和动作就更好了。全班来试试。

(生齐读)

师:面对同伴的嘲笑,读——

生: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决心,坦然地钻进蚌壳里,这真是一颗坚定不移的沙粒。

师: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他是一颗坚定不移的沙粒?

(师课件出示句子: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他动摇了,爬出来是很方便的,因为蚌壳开着一条缝。)

生:我是抓住“听得清清楚楚”,说明同伴们的议论他是知道的,可他没有爬出来,说明他是一颗坚定不移的沙粒。

师:同伴们在议论些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

生:从今以后,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

师:多美啊!可是现在这颗

圆圆的沙粒再也看不见,再也听

不到了。我们为圆圆的沙粒感到——

生:遗憾、惋惜。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遗憾、

惋惜来读读。

师:同伴们还议论些什么?

生:他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

师: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生:可怕。

师: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

的,这里的“牢狱”对于沙粒来说是指什么?

生:是指“蚌壳”。

师:蚌壳里什么样啊?

生:蚌壳里地方很小,黑黑的,没有一丝光亮。 蚌壳里没有朋友一起玩耍,晒不到太阳,吹不到海风,见不到爸爸妈妈。

师:谁来读这句话,把可怕的感觉读出来。

(师指名读)

师:议论还在继续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不停地说,是这段话中哪个词的意思?

生:议论纷纷。我们一起来读读第4自然段。

师:尽管同伴们有这么多的议论,可沙粒爬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说他是一颗坚定不移的沙粒。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在写他是一颗坚定不移的沙粒。

生:第6~9自然段。

3.学习第二部分

师:圆圆的沙粒呆在这又黑又冷的蚌壳里,他将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请大家一起到大海里看看他是怎样生活的吧。

(师课件出示:漫长的岁月里,圆圆的沙粒受着孤独,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指名答)

师:假如你就是那颗圆圆的沙粒,请把你经历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生自由交流)

师:你真是一颗坚定的沙

粒,一颗能坚持的沙粒,一颗不动摇的沙粒。

师:时光伴着海波逝去了,所有的议论被海潮冲走了,圆圆的沙粒被他的同伴遗忘了。一切的一切,都浓缩在这……让我们轻轻地,慢慢地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配上舒缓的音乐,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几十年过去了,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变成了一颗珠光闪闪的珍珠。(板书:千辛万苦)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沙粒历经千辛万苦变成珍珠时的那份自豪愉快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教后所思】

1.在朗读中品味。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随文学词学句,在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课堂上,我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把多种读书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以获得独特的感受。

2.在想象中体会。语文课上,应重视为学生創设想象的平台,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本课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省略号,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交流进一步体会“圆圆的沙粒为了变成一颗珍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填补了课文中的空白,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第一部分的省略号,让学生想一想“同伴们还议论些什么”,第二部分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启发学生想象“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

3.在对比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三维目标”,强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本节课时,我注重抓住圆圆的沙粒和同伴们在情感、态度、生活场景、获得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深刻地感悟“朝着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谕亭小学)

猜你喜欢

蚌壳沙粒珍珠
河边寻宝记
沙粒变身芯片的漫漫长路
沙粒和水珠
想看山的小沙粒
“种”珍珠真神奇
长成一颗珍珠
关掉白天
雨珍珠
取珍珠
它们的壳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