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养生与习练太极拳的环境

2018-08-26李天在

少林与太极 2018年8期
关键词:腹式丹田习练

文/李天在

太极拳之所以备受国内外人士的推崇,有其文化积淀和技击魅力的诱惑,但更令人神往、孜孜以求的还是其健身养生功效。

一、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效

太极拳养生结合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注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协调。

1.调节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养生功效

太极拳采用意识与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法,要求以意导体,精神集中,意念始终集中在动作上,这样可以松弛紧张的神经,使内分泌失调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衡得到调整,使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自我意识控制能力得到加强,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得到提高,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结合、节节贯穿、一动无不动的运动,下肢虚实分明,并将重心缓慢而连续不断地转换,要求动作连贯、圆滑协调;以腰为轴,全身各部分肌肉、关节都能得到锻炼,促进了肌肉紧实、关节灵活、防止骨质疏松及变形;肢体放松,有意识地将肌肉、关节和韧带伸展拉长,使肌肉、关节、韧带的韧性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调节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养生功效

练拳时内脏因腹式呼吸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肠胃蠕动加强能够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对防治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良好;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也使大脑各部分功能协调,各种内分泌适当,病灶自然受到抑制。

练拳时通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有氧运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肺呼吸机能,使肺活量变大,从而使肺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经常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增强体质,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和体温调节的功能,因此感冒、气管炎、肺结核及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3.调节循环系统和微循环系统的养生功效

习练太极拳像一般的有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可以使心肌纤维强壮、有力,心跳次数减少,增加了心肌储备力,改善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练习太极拳时要做到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这样能使心脏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有利心脏的健康。

太极拳主张“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强调体内气血的畅通。只要练功得法,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在行拳时就会产生出“气”的感觉,这实际上是人体气血循环加快,经膜和毛细血管扩张,也就是微循环加速的外在表现。

二、“三练”太极拳养生法

太极拳具有“练意、练气、练身”特有的动作规范和习练要求,使意念、呼吸和动作协调配合。太极拳作为一种养生方法,需要做到“三练”,即练意、练气、练身。练意指修练大脑,即练拳时心静神凝,专心一意,使大脑神经得到休息,做到身心俱健,是神精运动;练气指修练呼吸,即练习时自然地加深呼吸,特别是腹式深呼吸,是气血和内脏运动;练身指修练肢体,即全身放松,动作柔和缓慢,是形体运动。太极拳要求“意气合一”,即练意同练气合而为一,合成“内功”,练身的招式动作外显为形,内蕴为劲。

以腰为轴——练身。太极拳虽然强调处处要分清虚实,但总得有个主次。《十三势行功歌诀》说:“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全身的总虚实在腰,其次在胸。转换者,步随身换,命意源头在腰眼之间。向左转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向右转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腰隙管着两腿,步法的转换是由腰隙的内动来支配的。腰隙落实的一边,下边的腿也就落实,另一边的虚腿也就迈步轻灵。

腹式呼吸——练气。太极拳通过意气运行推动十二经络正常运行,脏腑正常工作,且太极拳是腹式呼吸,有按摩腹部作用。在太极拳的练习时,所采取的呼吸方法是非常符合人的生理特征的。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基。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所以,我们在打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的将我们的呼吸节奏调整好,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养生。

气沉丹田——练神。气沉丹田,就是要求练拳时尽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识地强行向下压气,呼吸要顺其自然。腹稳,呼吸自然就顺,下盘就能稳固。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以丹田为核心,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气周流全身,故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均得到锻炼。所以气沉丹田是练内功的前提条件,也是养生的必要条件。

以上三点,其最根本的是要用心意去练拳,所谓“意到、气到、力到”就是练意、练气、练身的结果。

通过“三练”,达到“三调”即调身——松体(调精)、调息——固气(调气)、调心——凝神(调神),就是将姿势体态、呼吸吐纳、心意神魂都调练到符合拳理要求。太极拳松柔缓慢,圆活自然,轻灵舒展,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全身各个系统、各种器官和组织在太极拳习练时都得到同时运动,使人的精神、气血、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锻炼,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

三、太极拳的环境养生

由杨澄甫口述、张鸿逵笔录的《太极拳之练习谈》中讲道:“练习地点,以庭院与厅堂,能通空气,多光线者为相宜。忌直射之烈风与有阴湿霉气之场所,因身体一经运动,呼吸定然深长,故烈风与霉气,如深入腹中,有害于肺脏,易致疾病也。”

1.自然环境。对于追求太极拳养生的人来说,打太极拳气的运行效果如何,除了功夫深浅的主观因素,就是周围自然环境的好坏。结合古人练拳对自然环境的要求,笔者归纳以下几点:

①空气清新。新鲜的空气可以直达肺腑,有利于肺部的健康,保持人体的神清气爽。

②环境幽静。太极拳练习环境宽敞幽静可以更好地使人做到精神集中、心平意定,更多地体会动作,感受身体的微妙变化。

③宜接地气。太极拳遵循天人合一之理,虚灵顶劲,百会冲天,上接阳气,气沉丹田,涌泉入地,下接阴气,能使人体内部阴阳与外部环境阴阳平衡协调,也就是接地气。公园、多松柏的露天比室内好,草坪、土地比水泥地面好,尽量接地气练拳,有利人与大自然能量交换。

④阳光充足。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光具有“微波”和“粒子”的两重性,即“光波两相性”。科学家认为,光是一颗颗“超微轻粒子”组成的,它能与人体内“超微轻粒子”产生光合作用,成为维护生命和创造新生命的元素。所以练太极拳的场地,要有充足的阳光。

⑤适宜和风。微风、和风、暖风,这种风是“气”之媒,适宜习练太极拳。大风、强风、寒冷之风,是中医学上说的“邪风”,是百病之首,能生百病,要避开。人体只有保持阴气充盈平和,阳气固秘,身体才能健康无病。

2.地理环境。沿海、黄土高坡、干躁潮湿、风湿度大的海边等都对打太极有影响。

当漫步在海边、瀑布和森林时,我们会感到呼吸舒畅,心旷神怡,身心轻快,心灵放松。

依山傍水的地方气场最佳。这是因为水能收拢宇宙之气而释放出人体需要的微波,再通过练太极拳把它输送到人体带水性的穴位,并随经络送遍全身,收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健体的效果。

3.背景音乐。

要保持环境的安静,这样有利于练习者情绪稳定,精神集中。集体练习可以适当的配一些舒缓的音乐,能使动作整齐,节奏分明,也有助于初学。

猜你喜欢

腹式丹田习练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