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研究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探索
2018-08-25梁子瑜
梁子瑜
摘要 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就业竞争大压力大、就业期望值高,研究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当前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该探索提供了研究生就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及途径。同时需建立相关的研究生就业帮扶体系,研究生的培养要与就业单位需求相对接。
关键词 研究生就业工作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研究生就业指导
中圖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79
0引言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研究生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和热点。2005至2015年十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从367184人扩大到2015年的574300人,增加规模约56.41%。而2015年较2014年扩招14300人,增幅约为2.5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00万。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对本科生考研群体的调查数据统计,37665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群体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研究生就业期望值高,竞争压力大,并有少部分人抱着逃避步入社会的目的读研,是当前研究生就业难、就业慢的直接原因。
1当前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1当前研究生就业缓慢、就业率低
以笔者所在省份为例,截至2016年8月31日,省内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9%,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其中协议就业率71.3%,灵活就业率1.8%,升学出国率15.8%。分学历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81.3%,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7.7%,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7%。同一时间节点,研究生就业率较为低下,印证了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事实。
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对2017届研究生的就业意向统计,148人的调查群体中,25.68%的同学在毕业前两个月暂无任何就业意向,仅17.57%的同学存在有意向和单位签订三方协议。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从毕业前一年的9月左右起步,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离校,历时8个月左右。但由于大多数研究生需要忙于毕业论文送审、答辩事宜,对就业事宜关心不够,往往会错过就业的最佳时机,从而就业步履缓慢。
1.2当前研究生就业集中在地域和行业
根据对笔者所在学院研究生毕业生去向的研究,近五年29.36%的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仅有3.05%的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地区就业。根据笔者所在省份教育厅发布的就业数据,毕业生中近六成选择了留在本省就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本省南部和本省北部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差距正在逐年减小,但省外就业依旧集中在东部地区。
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对2017届研究生的就业意向统计,148人的调查群体中,高达39.86%的毕业生有意向去公务员、事业单位就业,正印证了43%的考研群体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继续升造。公务员、事业单位一直是人们口中和心中的“铁饭碗”,以岗位稳定著称。但相对于人数较多的待就业群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可谓是“僧多粥少”、“一岗难求”。
1.3当前研究生创业率低下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每年有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就业市场,是当前创新创业的优秀储备军。
当前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创业率为20%至30%,而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不足1%,创业率低下是全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对2017届研究生的就业意向统计,148人的调查群体中,有创业意向的研究生不到1%。根据对笔者所在学院毕业研究生去向研究,近五年,毕业后从事创业的研究生仅2.12%,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和电子商务行业。研究生通过较长时间的在校学习,积累了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较深厚的知识底蕴,但创新能力不足,得到的创业资源不足,是导致当前研究生创业率低下的直接原因。
2当前研究生就业工作中的探索
2.1做好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创业指导
2.1.1“延缓偿付期”实施心理干预
在发展心理学中,埃里克森(Erick·H·Erickson)所说的“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或“心理的延缓偿付期”(psycho-log-icalmoratorium)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时代从心理上、社会上不尽义务的特权时期,在经济上得到父母的资助,不直接接触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一心一意埋头于技术上的训练和知识上的获得。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思想、价值观,尝试着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理想,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身处18-25周岁“延缓偿付期”期间的大学生,面临着从不承担社会责任到以社会角色出现并承担社会责任的过渡时期。有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的调查中,就业压力大占52.4%,超过半数。研究生在长达若干年的“延缓偿付期”临近结束的时候,会因社会角色选择和变换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压力猛增,易触发较多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些执着于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研究生,在落榜后会产生应激障碍,负面情绪难以得到排解。因此,对应届毕业的研究生进行相关心理干预至关重要。学校应对应届毕业研究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就业团体心理辅导,普及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让毕业生们可以正视自己的内心,合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缓解由于毕业求职带来的负面情绪。
2.1.2指导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以笔者学校为例,全体本科生均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但研究生在就业指导课方面仍有空缺。研究生虽然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知识储备,但对当前社会就业环境认识不全面,自我认知也不够透彻,在校期间没有重点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有所偏差,对工作期望要求過高或自我认知水平较低,易造成求职中屡次碰壁。学校应对在校研究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介绍当前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同时对所有研究生开放自我测评系统,帮助其在兴趣、性格、价值观等方面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自我测评系统可包含以下心理测评(见表1):
2.1 3使用SWOT分析法指导职业决策
当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一个以上的选择而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可以指导其使用SWOT法进行职业决策,而不是过多追求行业和地域对行业、职业进行选择。SWOT是英文单词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威胁)的缩写。通过该方法可以指导研究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处的职业环境和备选职业的前景,确定自己的最终的职业目标及职业方向。
使用SWOT分析法进行职业决策分为构建个体SWOT矩阵和定量SWOT分析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构建个体的SWOT矩阵。根据表2中所列内容并结合研究生自身情况,列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周围职业环境的机会和威胁。通过填充矩阵可以使面临职业选择的研究生更加了解自身的优劣、提升自我认知度,同时也更明确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为弥补自身不足、提升自我提升现实依据。其次进行定量的SWOT分析,对SWOT矩阵中的每一项因素标出一定的权重值再进行量化分析。根据相同的加权标准,对每项评判内容同时赋予5倍加权或10倍加权为最高标准,依重要性而逐次降低。通过量化分析可以定量衡量自身优劣、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对个人职业发展影响程度,更加清晰地对职业决策结果进行评估,从而做出最佳的职业决策。
2.1.4创业指导及创业资源的给予
早在2012年,笔者所在城市市委市政府首次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见》,该《意见》围绕创新驱动战略部署和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总体目标,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高等学校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创业政策、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服务,鼓励和扶持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创业。该《意见》为研究生创业提供了实力雄厚的政策支持。同时,对于有意愿进行创业的研究生,学校应为其提供场地、资金和人脉的支持。学校可以让优秀的研究生创业团队进驻大学生创业园;学校可以为已经处于起步阶段的研究生创业团队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补助;学校可以为每一个有意愿进行创业的研究生团队设立创业指导老师,创业指导老师可以由校外或校内的老师担任,校外指导老师可聘请往届毕业的优秀创业者,校内指导老师可由已取得创业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辅导老师担任。
2.2建立队伍,做好重点帮扶
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在校期间,导师与研究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和定位,更清楚学生的理想及择业期望。在研究生就业择业期间,需建立导师一班主任一辅导员为体系的就业帮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骨干教师的力量,借助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影响力,邀请相关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各导师也需重视、督促研究生就业,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向自己的学生提供相关企业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并向相关单位积极推荐合适的学生。对于部分暂时未落实单位的研究生,班主任和辅导员也要与他们保持联系,定期沟通,了解他们的就业现状,促使他们及时就业。
2.3人才培养要与单位需求对接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笔者所在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最需要加强的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占调查单位总数的52.8%;认为应继续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方面的单位比例分别为33.3%、25%、27.8%。同时认为应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水平及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单位比例分别为47.2%、22.2%。该调查表明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此外多增加创新方面的训练,增设面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课题的数量,将创新能力与学术科研相结合,在求职过程中与单位需求无缝对接,增强自己的求职硬实力。
3结束语
当前研究生就业竞争大、广大研究生就业期望值高,研究生就业意向集中在特定的行业和地域,易造成研究生的就业缓慢、就业率低下。需对求职中的研究生提供心理疏导及援助,指导其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相应的创业指导。其次,结合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为体系的就业帮扶体系,帮助其顺利完成就业。同时,研究生的培养也需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对应,提高广大研究生的求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