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的初步探讨

2018-08-25谢海英黄远东吕娟邓保庆

科教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谢海英 黄远东 吕娟 邓保庆

摘要 “工程流体力学”是多个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基于传统的闭卷和笔试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给出了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的具体实施细节,并通过回访调查,给出了该考核方式的初步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能够认可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但还需要逐步适应。教学实践表明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能更全面、综合地考核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和真实水平,有助于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深入理解课程知识点和体系,减缓期末考试压力。

关键词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 考核方式多元化 过程性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18

“工程流體力学”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和能源动力类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结构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提高教学效果,各高校不断从多个角度开展教学改革,如提高学生内在学习动力、采用互联网辅助的教学手段、强化工程实践的教学理念、小班化教学等,但在课程考核方式上的讨论相对较少。

1传统的闭卷和笔试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由于该课程内容多且抽象,概念性强,公式繁杂,因此考卷中不得不缩减某些繁难但又较重要的内容,如黏性流体的内应力与变形速度的关系、不可压缩黏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这些知识点所涉及的公式大多繁杂,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往往被舍弃,但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更高的理论角度深入理解流体力学的内容体系;

(2)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认真,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好,考试时会紧张慌乱,出现忘记知识点、甚至整道题目无从下手的情况,导致最后的考核成绩较差,单一的笔试和闭卷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3)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认真,通过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的方式侥幸通过考试,由于平时学习缺乏投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必然肤浅,因此,考完就忘的情况也在所难免。

因此,有必要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探讨,更加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工程流体力学”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的实施细节

课程考核首先应调整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按照一般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该权重值约为70%,笔者认为可再调至60%。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能让学生把期末考试前的压力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端正学习态度,避免考前临时突击、考后迅速遗忘的学习风气。合理的权重值也有助于避免部分学生考试时过度紧张,影响正常发挥。

总评成绩中的其余40%可分解为以下5个方面:(1)课堂考勤;(2)课堂互动及讨论;(3)选定章节自学及讲解;(4)作业完成质量;(5)答疑情况。以下就这5个考核部分给出具体的实施细节。

(1)课堂考勤要占用教学时间,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具体隋况灵活操作,对于人数较多的大班教学,可分专业、选取学号尾数为奇数或偶数等情况进行抽查;人数较少的小班教学可由教师指定好学生座位,这样无需点名,即可对出勤率一目了然。课堂考勤一般约占总评成绩的10%,一般一学期的抽查次数应至少在10次以上。

(2)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即:先给出工程或生活中与流体流动有关的力学现象,再提出问题,接着引入相关知识教学点,最后完成前述问题的理论解释。在最后的问题解释教学环节,可点名学生完成或按名单指定学生完成,并用手机录音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回答情况,再给出成绩等地,成绩共分五等(A,B,C,D和E,A等为优秀,B等为良好,C等为合格,D等为不合格,E等表示在老师启发下仍不能给出任何回答)。该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能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但因课堂时间的限制,很难充分开展,因此,这部分成绩在全部考核中的比例不宜过高,一般取5%。

(3)选定章节自学及讲解可按小组方式进行,课前由教师布置好自学任务,一般取5人一组,并指定一位同学做主讲,课堂上由主讲同学完成知识点的讲授,组内同学可补充,其余组同学可提问,整个环节由任课教师主持。教师可根据各组完成情况给出成绩等地。一般该方式可在整个学期执行约5次,每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该考核方式的成绩占全部考核中的比例为5%,由于课堂教学时数的限制,该方式更适合小班化教学。

(4)作业完成质量是平时成绩考核中的主要部分,笔者一般在整个学期会布置约15次作业,作业量按照知识点要求掌握程度的不同略有调整。作业形式有选择题、判断题、画图题、问答题和计算题等,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一般侧重于考查知识点的理解情况,画图题和计算题则强调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为方便学生,笔者将作业做成电子版。对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核,除了要求按时提交、书写整洁等常规要求外,更强调作业的完成质量,如解题的分析过程是否清晰完整,是否独立完成,鼓励学生在作业上补充不清楚的概念和问题,由教师书面解答。对于完成质量较好的同学,教师可留言鼓励。作业完成质量占全部成绩考核比例为25%,需注意的是,该分值应根据作业识点要求掌握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不应简单地平均分配。如静力学部分作业占作业成绩的15%,即为总成绩的3.75%,而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部分占作业总成绩的25%,即为总成绩的6.25%,其余章节占总成绩比例可根据教学大纲具体要求由任课老师确定。每次作业题目可给出具体分值,方便统计。

(5)答疑辅导情况。目前,各高校普遍提高了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少高校推行了诸如“本科教学激励计划”等类似措施,加强教师在学生课时外的答疑辅导要求。因此,考核中增加了学生平时答疑辅导情况的考评。实际执行中,学生参与程度逐年增加,但也会有学生主观上愿意参与答疑活动而时间冲突等情况,因此,笔者创建了QQ群,教师可语音在线答疑学生的问题。该方式执行方便,效果良好。答疑成绩分为5档,根据答疑的频率及质量给分,答疑完成情况占全部成绩的比例为5%。

3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

(1)大部分学生认可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方式,能够理解该方式是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更真实的测评,但对该方式还不够适应,虽然任课教师在第一次课上明确和强调过课程考核方式的变化,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互动及讨论、自学和讲解以及答疑辅导情况环节的参与度不够,最终考核成绩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反,考核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则表示,该考核方式较全面综合地体现了学生平时在学习上的投入状态以及对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由于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因此,考试中的紧张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大部分学生对平時的学习更重视,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的掌握更深刻。

(2)大部分受访学生认可课堂互动及讨论问题的考核方式,认为教师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深入理解课程知识点,也有部分学生建议将各章节的问题在课程开始前以文档形式发给大家,方便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该建议说明部分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要求;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无法回答问题时会感到尴尬,不喜欢这样的授课模式,这说明教师还需要改进提问的语气和方式,学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适应。

(3)有近一半的受访学生表示在课后作业遇到问题时会复习相关知识点,争取独立完成作业,还有学生会在网上或图书馆查阅参考书籍;但也有部分学生承认遇到问题时直接查找网上或同学作业的答案。因此,学风建设仍是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4)受访学生普遍认可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和水平,认为老师教学有热情,并对课程讲解表示满意,尤其对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给予了肯定,教师在学生作业中解题关键点的批注和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点评让学生感到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4结论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有助于教师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课程学时分配减少的情况下,设计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和更精细化的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也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课程学习的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实现培养社会需求的实用和创新型专业人才的研究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