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矿工的“乌金梦”
——记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刘辉

2018-08-25供稿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煤矿工作部

当代矿工 2018年8期
关键词:刘辉矿工巷道

供稿/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煤矿工作部

在学校里,他是认真钻研的好学生,在单位里,他是踏实能干的好职工。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学习钻研、革新工艺,各方面表现优异。2013年12月份,工作一年多的他,通过全矿竞聘方式被聘任为王楼煤矿大学生采煤队队长。几年来,他先后荣获临矿集团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省管企业优秀共青团员、济宁市最美青工、第三届感动中国百名矿工“十大杰出矿工”等荣誉称号。

义无反顾,扎根矿山不动摇

刘辉的哥哥是一名矿工,经常向他说起煤矿的脏、险、苦、累,这非但没有让他对采矿这个行业产生丝毫畏惧,反而激发起他努力的激情。他毅然的选择了学习采矿专业,因为他想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它们应用到现场,去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和降低矿工的劳动强度。

在学校里,刘辉比其他同学更加努力,每天在实验室里度过,与导师探讨相关专业技术,因为他知道要想离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近,必须内练自己,利用好宝贵的读书生涯。在校期间的刘辉,表现优异,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宋振骐院士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

2012年研究生临近毕业,大部分同学都去了科研院所或者去考了公务员,很少人选择煤矿,因为去了煤矿意味着脏和累,甚至是职业歧视。当时刘辉也有机会去科研院所,甚至去高校任教,但他还是选择了煤矿。

广接地气,克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当真正深入到千米深的采煤一线时,刘辉发现,书本上很多知识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应用于现场的,更不是“拿来主义”。虽然研究生期间下井多次,但真正地每天待在井下10~11个小时,艰苦的环境还是超出了刘辉的预料。论吃苦耐劳,他比不上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矿工;论经验,他比不过技校毕业的师傅。从研究生到工人,他一下子真正体会到了落差。

为了尽早地掌握生产技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刘辉像普通煤矿职工一样、走支架、打支柱、换液压管……由于很有亲和力,他很快和职工打成一片,在闲唠家常的同时,不时向老职工请教一个个工作疑惑,雄厚的理论基础加上现场的亲身实践很快就发生了“化学反应”,才工作两年有余的他俨然成为了一名技术能手。

就这样,通过现场不断地学习,将课本上学到的东西和现场对应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刘辉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学习能力强,在新工艺推广使用上,胜于旁人,另外,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使得他在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上也略胜一筹。

科研攻关,实现时代骄子的“乌金梦”

2013年4月,在13301工作面施工沿空留巷,采用新型高水速凝充填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局部充填。由于该课题较为新颖,现场人员将更多精力放在施工过程,而对留巷的效果和优化考虑很少。刘辉在学校的时候做过沿空留巷的研究,利用以前积累的知识和科研经验,他对现场实施方案进行了系统分析,每天对巷道变形、顶板离层、巷旁支撑压力等数据进行测量,发现原留设巷道存在变形偏大的问题。他提出在原巷道顶板补加锚索进行加强支护,在充填体侧每隔2米打一组锚索梁加固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施工后通过现场测量,巷道变形量和充填包变形量明显减小,有效地提高所留巷道的稳定性,减小了以后巷修工作量,沿空留巷技术的成功实施创造经济效益700余万元。

煤炭在开采后,如果采空区处理不当,会造成地面塌陷、建筑物受损等地质灾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王楼煤矿在11301充填工作面摸索矸石充填技术,也就是用“无用”的矸石去“置换”煤炭。刘辉带领大学生采煤队先后克服支架设计缺陷、顶板破碎、溜子下滑等困难,通过半年多的努力,11301充填工作面成功实现了充填开采,实现了矸石不升井,解放了矿井提升空间,同时有效降低了回采后地面下沉及对建筑物的破坏,实现煤炭行业所倡导的“绿色安全开采”。

2015年6月王楼煤矿七采区首采面27302工作面投入生产,他带领团队先后顺利实施综合制冷降温,克服了深部矿井冲击地压威胁、矿山压力大等困难,打造出了王楼煤矿首个“百万吨工作面”,成了王楼煤矿响当当的王牌军。

在刘辉的带领下,大学生采煤队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能力强,敢打敢拼的优势,积极推广新技术、新经验,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实施小改小革项目20余项,提出并实施合理化建议30余条,发表论文多篇,成为了王楼煤矿的“创新工厂”,科技创效达2000余万元。

2016年刘辉调任掘进一工区任工区区长,他带领团队通过优化设计、劳动组织、设备升级,实现了进尺的突破,打破了王楼煤矿原深部巷道大断面(掘进断面17.02平方米)280米的记录,月进尺达到了426米;大大缓解采掘接续紧张的局面,为矿井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工区荣获临矿集团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团队荣获临矿集团明星班组等称号。

模范引导,打造青年技术人才孵化器

在人才培养上,刘辉利用自身经历说话,引导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成长、成才。他每月利用集团公司开展的“微讲堂”组织一次大学生采掘技术研讨会,让队员畅谈在采煤一线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技术瓶颈,提出解决方案和攻关方向,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工作中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在刘辉的模范带头下,团队成员学习氛围浓厚、干劲十足、成长迅速。仅2015年一年便为该矿输出技术员3名、调度管理人员1名,近年来为该矿输出正科级干部2名,副科级干部5名,技术员8名,成为了王楼煤矿的“人才孵化器”。

在刘辉的带领下,大学生采煤队先后荣获山东省“青年突击队”,山东能源集团“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项殊荣。事迹被人民日报、东方卫视、山东卫视、香港大公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猜你喜欢

刘辉矿工巷道
Numerical study of converting beat-note signals of dual-frequency lasers to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by optical injection locking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金牌挖矿工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Special issue on selected papers from CEPC 2019
坚硬岩石巷道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应用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矿工老李
深埋断层与巷道相对位置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井下多功能巷道修复设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