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路径探析
2018-08-24刘天英
刘天英
摘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一件大事,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和动员令。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积极参与和支持乡村旅游扶贫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高职院校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参与旅游扶贫的路径选择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乡村旅游扶贫;路径选择
一、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扶贫最早见于2011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首次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扶贫的方式与手段。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奋斗目标,乡村旅游扶贫是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形式,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需求旺盛,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次年均增长15%,到2020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40亿人次;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到2020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3万亿元,带动约8000万农民受益。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指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深入到每村每户,有针对性地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不是旅游和扶贫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与有效对接。两项工作结合起来会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
乡村旅游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的各种业态,与乡村扶贫工作息息相关。不仅激活了旅游业发展的新机制,开发了农村旅游的新资源,而且有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又可以促进城乡互动,城乡交流,为农村和谐稳定奠定良好的物质文化基础。有利于提升贫困地区生产力,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发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大事,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百姓的福祉、社会的和谐稳定。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是高职院校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责无旁货,义不容辞。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其职业性、技术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其与农村、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在支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对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高职院校在参与乡村旅游扶贫中的优势分析
(一)人才培养的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钱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培养目标的定位,能確保输送的人才用得上、留锝住,适合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二)专业优势
高职院校专业涵盖传统的三大产业(第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尤其是乡村旅游所涉及到的旅游管理、酒店、餐饮、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财务、金融,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环境保护等专业都是高职院校的主干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环境保护专业等都与乡村旅游有着密切关联,可以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人才优势
高职院校师资大多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而且还聘用了社会上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担任兼职教师。更有在行业中具有较高威望、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家、教授可以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资询和建议,参与旅游发展规划、设计及重大决策论证,这是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
(四)社会培训优势
高职院校有面向旅游一线员工开展教育培训的经验,与旅游业界建立了密切合作伙伴关系。管理队伍、师资队伍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为乡村旅游教育培训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高职院校由其性质和办学宗旨所决定的这些优势和有利条件,决定其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能够发挥中坚作用。高职院校应以勇于担当的气度,积极投身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高职院校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路径分析
多年来各地在乡村旅游扶贫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作法,高职院校在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路径选择上,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扶贫先扶志,把思想扶贫放在首位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居住分散,信息闭塞,对国家形势、政策不甚了解。许多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愿受穷。有的认为扶贫就是上级给钱、捐物,“等、靠、要”思想严重。因此,扶贫首先要解决贫困地区和人口思想观念问题。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讲形势、讲大局、讲政治、学习先进典型和经验,讲本地和个人脱贪致富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认识,响应习近平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克服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国家政策和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二)治贫先治愚,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搞好智力扶贫
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旅游服务及管理水平相对较差,其从业者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旅游从业知识培训,对旅游业缺乏正确科学的认知,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职业操守,更缺乏旅游规划、设计、经营管理能力。针对乡村旅游从业者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加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政策和措施,资助贫困地区子女上学,让贫困子女能上学,上得起学。改变贫困家庭世世代代不上学,没文化的历史。举办乡村旅游经营者、旅游扶贫带头人、技术人员、贫困农户培训班。开展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针对乡村旅游中的薄弱环节,开展餐饮服务、客房服务、旅游接待服务及旅游产品推介等业务技能培训,通过清晰的示范与指导,以及规范化的条文、标准,让乡村旅游从业者掌握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村民夜校,专题讲座等形式,请学校教师、行业专家介绍乡村旅游知识、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等业务知识,提高贫困地区人口文化和业务素质,掌握从事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本领。村里也可以选派一些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分子,到高校跟班学习或参加短期培训,以提高旅游理论知识和旅游服务技能。还可请外地乡村旅游扶贫先进典型到落后地区现身说法,介绍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经验。组织乡村旅游从业者到学校的专业实践基地(饭店、景区)等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规范经营及服务行为。学校还可组织村民开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多方面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智力支持。
(三)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调查研究,发掘当地旅游资源
调查贫困地区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及其特色,摸清贫困人口数量、素质状况,脱贫的方式和途径,掌握各种资料和数据,为精准扶贫奠定基础。积极参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村落,培育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开发以田园风光、农业休闲、文化古镇、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健康养生、乡村休闲度假等为特色的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和提升旅游附加值。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论证,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四)参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参加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的制订和论证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本着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的原则,组织学院专家教授结合旅游扶贫实际,选择课题,开展教学科研,协同有关部门共同搞好乡村旅游开发的总体设计,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加强乡村旅游宣传,开拓乡村旅游市场
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落的宣传推介,通过网络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大力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进高校等宣传,把乡村旅游点变成“社区的活动中心”、“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介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美景游、民俗风景、农家乐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六)把“对口帮扶”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学院工作议程
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教育全院教职工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主动参与帮扶地区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选派责任心强、熟悉乡村旅游、有组织能力的干部、教师到乡村旅游扶贫点驻村蹲点帮扶。根据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需要,将相应的帮挟任务分解到各系、部和专业教研室,纳入相关专业建设总体规划,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确保扶贫工作质量。校方根据自身条件,向对口扶贫单位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支持。
五、总结
乡村旅游扶贫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教学资源优势,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与配合,为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澈,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参与扶贫[N].中国教育报,2016,01,23(001).
[2]吕腾飞,高等院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7,10,17.
[3]程华东、刘堃,高校教育扶贫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