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018-08-24王晓霞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

王晓霞

摘 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早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性格、习惯更多是来源于父母的影响。试想一下,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玩手机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关键词:孩子;第一任;老师

一、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从小培养

现在的孩子处于一个多元化、信息开放的时代,很多孩子被一些现代化的元素迷住了眼,不是沉湎于上网聊天中,就是置身于电子游戏里,很难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不爱学习,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并且要从小培养,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得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因为年龄原因,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被五花八门的游戏、视频吸引,如果父母没有正确引导,放任自由,或者是父母本身也沉溺于手机游戏,在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再想要强制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就更不容易。因此,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趁早,更要亲力亲为,多带他们去图书馆、书店,多陪着他们读一些与年龄段相符的书籍。

二、老师不能保证每个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品行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而能力却难以掩盖品行的缺陷。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的课堂教育。

同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就会开始出现分水岭。因为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任务不重,老师还能基本兼顾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但是到了三年级,教学效果对孩子的生活经验有要求,更像是阅读的积累,生活的见识,和开阔的眼界,老师就无法跟进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就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家庭的氛围和家长的品行往往直接决定了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感,通过适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批评,可以教会孩子分辨好坏,长大以后,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守住底线。

三、孩子的情商教育非常重要

老师更多教给孩子的是专业知识,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要靠父母去慢慢培养。如果忽略了情商的培养,那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可能无法很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教育孩子遇事不顺的时候,要少发牢骚,少找借口。当一个孩子因为考试没有考好,同学关系处理不好而抱怨时,意味着孩子开始把失败原因推给别人,而不是深究自己,不敢直面自己的缺点,也就永远不会进步。让孩子去找那些充满热情和激情的同学,一起去学习和探讨爱好,这样既能调剂生活,又能净化心灵。

懂得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更是双方沟通顺利进行的基础,如果孩子不善言辞,一定要教会他“倾听”的本领,有助于他正确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维持良好的人缘。

胜败乃兵家常事,教会孩子去争取赢的同时也要让孩子输得起。现在很多孩子,赢了得意洋洋,輸了怨天尤人。想让孩子输得起,就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不要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对比,赢了不要频繁地夸赞,会让孩子沉浸在“我最棒”的喜悦中,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失败。

四、长久的幸福感更多依赖的是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在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心里阳光得多。美国哲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母亲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而“父亲则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大自然有阴阳二气,家庭教育中就应该有父教、母教的双轨并进。健康而健全的孩子,不仅应享有母亲的温暖、平和、细腻与慈爱,拥有更多安全感,也应能浸润于父亲的勇敢与阳刚、严格与宽厚,拥有更多价值感,从而确定开阔高远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60.7%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因此,我们呼唤缺位的父教能早日“回家”。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引导父亲们强化自己的家庭教育责任,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同时可以降低男孩的绵软脆弱,避免性格中性化甚至女性化,“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等问题。

家庭才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几年,但是家庭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家长不单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小学重态度,中学重品行,高中重品质,大学重成绩,将来重选择。对孩子教育来说,发现独一无二,让学习更有乐趣,这才是做父母的关键!总之一句话,用陪伴代替唠叨,用以身作则代替批评指责。孩子的成长之路家长不能缺席,孩子的成才之路家长应当领航。

参考文献:

[1]沈德良.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N].湖南日报,2015-06-05(2).

[2]沈丽芬.谈谈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J].考试周刊,2018(15):24.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